分享

【画中兰亭】《富春山居图》前世今生

 电脑万象 2013-06-14


        《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名作。黄公望一生坎坷,年过五旬隐居富春江畔,师法董源、巨然,潜心学习山水画,出名时已是年过八旬的老翁。

《富春山居图》正是他晚年呕心沥血所成,世传乃黄公望画作之冠。公元1347年至1350年,当时隐居富阳的画家黄公望耗费三年心血,创作了《富春山居图》,画卷为六接的纸本,宽33cm,长636.9cm,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云山烟树,疏密有致,变幻无穷。


画家沈周丢了名画

完画后,黄公望将此图题款送给他的挚友无用上人,《富春山居图》由此有了第一位藏主。

明成化年间,《富春山居图》传到画坛大家沈周手里。因当时画上没有名人题跋,沈周便把画交给一位朋友题跋,结果被朋友的儿子偷卖。

追悔莫及的沈周后来凭借记忆,将图从头到尾画了一遍。他的摹本“画得很准确”,而且是完全本,现存于北京故宫。

一把火烧成两幅画

辗转流离后的《富春山居图》被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收藏。董其昌晚年又将其卖给了收藏家吴洪裕的爷爷吴正志。

清顺治年间,吴洪裕继承了《富春山居图》。据史料记载,吴洪裕于“国变”逃难时置其家藏于不顾,惟独随身带了《富春山居图》和另一幅书法作品。

据北京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著名书画鉴定专家杨新介绍,吴洪裕临终前想仿效唐太宗把《兰亭序》带到来生的做法,嘱咐家人烧掉此画,而且一定要在他的床前烧。家人不敢违抗老人的意愿,只能点火烧画。在老人偶一闭眼的时候,他的侄子冒险抢出了这幅珍贵图卷。好在画卷投入火中时间不长,主体还在。

此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后人将大概一尺长的火烧部分裁掉,将画分两部分重新装裱。

从此,稀世国宝《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

一半在杭州一半在台北

其中较小的一段经吴家子弟吴寄谷重新装裱,因画中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而得名《剩山图》。1669年,《剩山图》被清初大收藏家王廷宾购得,此后辗转于各藏家之手,直到1938年被上海收藏名家吴湖帆用商周青铜器换得这个残卷。

1956年,吴湖帆被当时供职于浙江省博物馆的著名书法家沙孟海的诚心感动,同意割爱,从此《剩山图》落户浙江省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而保留了《富春山居图》主体内容的另外一大段,便是后来乾隆皇帝得到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1933年,为避日军战火浩劫,《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运离北京故宫,在此后的15年中辗转运抵四川、贵州,抗战胜利后运抵南京。

又于1948年底,被运至台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