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山匠人:循规蹈矩的雕刻师

 苏迷 2013-06-14

 愿干这行的本地年轻人越来越少

香山匠人:循规蹈矩的雕刻师

  冯留荣向记者介绍修复的古建老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遗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 姑苏晚报

  本报记者 邵群 摄影 远山

  列入我市首批古建老宅保护修缮试点工程的南石子街潘宅近日竣工验收。这座著名的清代宅园曾无比辉煌,后历尽沧桑,一度被用作工厂、招待所、民居,如今终于拂去尘埃,重现生机。

  “修缮前,老宅部分木构架虫蛀朽烂、油漆和粉刷层剥落,局部楼梯甚至改建到了天井里……”,昨天,负责修缮工程的香山古建园林工程公司董事长冯留荣在现场接受采访时如数家珍:“大到木构架、梁柱,小到榫卯、花窗,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了香山工匠的智慧和技艺!因此,我们进行修缮时必须小心谨慎,修旧如旧,保证古宅原汁原味。”

  作为土生土长的香山工匠,冯留荣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山古建公司在传承上下了大量功夫,每年修复的园林、文物古建工程量大概在1.5—2亿元,其中包括上世纪90年代境外最大旅游开发项目———美国佛罗里达“锦绣中华”公园及“苏州街”。“每一个古建工程都是有榫有卯认真做出来的,这个行业必须按传统规矩操作,否则很快就会做垮掉。”他说,这个行当分工细,自己手下100多个技艺精湛的木匠、泥水匠、漆匠、砖细匠、石匠,大多散落在民间,每年根据工程量临时招用。让人忧心的是,眼下本地愿意学、愿意从事这个行当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
 照规矩干,屋架不可能搭不起来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传统木匠的古训,也是一个匠师心中的“圣典”。“我18岁入行当学徒,22岁才开始入门,一开始就知道‘规矩’对于手艺的重要。第一道手艺就是‘画圆’,即‘制作圆木’,用刨子、斧子、锯子、凿子,把拱状、大肚状的木材整成一根圆柱。”50岁的冯留荣清楚记得,当时因为无从下手,自己常常急得满头汗,“师傅一句‘关键是选圆心’,让自己琢磨了大半年时间。比如,做一根直径18厘米的圆木,两头得放出去4-5厘米,圆心选不准,根本做不成,即便做成也太浪费,这个就要靠经验了。一般的话,直料多作柱头,拱形木材多作大梁、桁条。”“划线”是木构件制作的重要一环。1985年,随施工队到杭州拱墅公园做木结架梁架工程的冯留荣,壮起胆子跟师傅提出“想单独承担一部分‘划线’活”。“不想老跟在后面做,心里憋足了劲,压力也不轻,万一划不好,一点面子都没有。”

  一座完整的木结构骨架,包括柱、梁、檩、板、椽、望板、斗拱等多种构件,其功能、形状、所在位置都不同,构件之间凭榫卯连接,而榫卯的形状、大小、连接方式也存在区别。冯留荣说,“那是一座明清厅堂的木结构,当时自己心里只想一条,那就是只要严格按规矩去划,就不愁屋架搭不起来。结果证明,“规矩”是件法宝,我的坚持是对的!”

  俗话说,“墙倒屋不塌”。古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木结构承重。也就是说,用木柱、木梁构建屋架,房顶、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到立柱上,墙壁只起围护作用,并不是承重结构。冯留荣说,“古建特别强调空间立体结构,这就要求工匠熟悉每个构件的位置、尺寸,及其与周边构件的关系,榫卯合不合缝,比例均不均称、受力均不均匀,互相之间都有内在关系,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才行。我现在只要一看到施工图,我脑子里就会立马跳出整个屋子的立体架构,哪个部位该做什么活、做到什么尺寸,我心里都能快速计算出来。”
美国工匠用摄像机学手艺也做不像

  入行32年,从当学徒做起,到自个儿“独当一面”,再到带领着一班工匠干,冯留荣说,已经记不清做过多少项目了,要说最成功的,应该是美国佛罗里达“锦绣中华”公园及“苏州街”。仿照深圳华侨城“锦绣中华”景区,按1∶15的比例建造的佛罗里达“锦绣中华”公园,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内建50余处中国景点。其中的“万里长城”长600米,另有一条集中商业服务设施的实景式“苏州街”。冯留荣回忆,这个项目于1992年3月开工,自己带着一支香山工匠队伍飘洋过海,“从设计图纸、选料、开料、划线,到制作构件、安装、拆卸……这个工程也是自己从头到尾掌控所有流程、工序的第一个项目。”

  慢工出细活,“香山帮”凭的是手工,凭的是精雕细刻。冯留荣说,有一种叫“矮柱”的古建筑构件,宝瓶状,一座完整的木结构要用一二十只,甚至更多。“靠着一副‘手工模子’,香山工匠制作出来的几十只矮柱,像一个模具加工出来的,看不出有一分一厘的误差!这就叫‘绝活’———至今现代化设备也不能替代。”“制作矮柱时,选料、取圆点、划线等都要经过精确计算,电刨、斧头、锯子、凿子等工具一样不缺。“冯留荣说,刚学的时候,一般一天只能做一只,2-3个月以后才能半天做一只,不少人一辈子也学不好,关键看个人对技艺的悟性。他记得,当年在佛罗里达“锦绣中华”公园工地上,美国人看香山工匠做工,惊叹我们是“雕刻师”。不少美国工匠端着摄像机,把整个制作过程都拍了下来,可回去还是学不像。

  不光是矮柱,古建木构架工程每一个环节都一样。冯留荣举例,选备料时,木材的含水率、髓心有无腐朽及节疤、裂缝等都要注意。一般含水率超过25%,木材要作干燥处理。敲击时发声沉闷,代表木材内部结实。如果髓心腐朽,可改用作符合要求的小料等。这些都有严格的规矩,古建老宅修复时都必须一一遵循。
入门难挣钱少,这行有点“青黄不接”

  “和其他古建公司一样,自己手上有一批骨干,但大多数工匠是根据每年的工程量,临时从民间招用的,采取一种松散型的用工方式。”冯留荣扳着手指算了算,目前,公司除管财务、行政、招标的外,固定的工匠只有10多个,加上临时从民间招来的,最多时也就100多个师傅。其中,木工四五十个,泥瓦工30个左右,油漆工10个左右,砖细工、石工10人左右。“这行入门难,最快也要五六年时间。一般入行七八年后,才能单独承担为整座木结构划线的任务,而且学艺还要有悟性。100个学徒中,淘汰率达到60%,只有40%能学好”。冯留荣告诉记者,木匠每年一般出工260天到280天,收入大概在五六万元,“正因为入门难、体力消耗大、挣钱不多,而且修缮古建筑的规矩多,忽悠不得,这行有点青黄不接。”

  冯留荣的另一重忧虑是,公司外地工匠占一半多,眼下本地愿意从事这一行的、肯吃苦耐劳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他说,“也不是说外地工匠不好,关键是他们的文化背景不一样,他们对苏州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不少是为了养家糊口来的,大多定力不足,见谁给的工资高就奔着谁去,有的只学了一两年,仅学到一点皮毛,就转行谋出路了。”

  冯留荣担忧地说,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要靠“人”这个主体,确保能工巧匠不断档已成当务之急。“我们50岁上下的人,几乎没有徒弟了!如果现在招不到合适的苗子,几年后香山古建工匠会出现人才枯竭,传统技艺就濒危了!”他一直有个想法,希望由政府部门牵头,出台扶持政策,在苏州成立一个古建劳务公司,专门负责古建修复技艺方面的培训、从业资格的认定、人才推荐、劳务管理等,把香山工匠这支队伍拉起来、管起来,把“香山帮营造技艺”这块牌子擦得更亮、打得更响,一代一代传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