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观第165期——无厘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皖林专栏 2013-06-14
世界观策划 No.1652011.10.12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已经产生了。然后几乎同时,每年一度伴随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争议同时产生了:这个后来设置的(本不是诺贝尔遗愿中的奖励领域之一)奖项是否仍有存在的必要?在这个金融问题横行的年代,经济学家是否对人类做出了(如诺贝尔遗嘱所说的)巨大贡献?[你怎么看这件事]

诺贝尔经济学奖:无厘头的奖项?

经济学奖还有必要存在吗?它本不在诺贝尔遗愿的五大奖励领域之内,而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

金融危机的发生让奖项不断失色

经济学奖年年不落,但是有评论称,在过去的20年中,经济学家没能预测准美国任何一次重大的经济转折。

学科的理论与应用两面如何平衡

学术理论方面的研究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作为权威的奖项来说,更应该鼓励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的出现。

  
 诺贝尔经济学奖:无厘头的奖项?

  诺贝尔经济学奖争议频出。包括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在内的四名获奖人,曾呼吁废除此奖。哈耶克领奖时表示,倘若当年设奖时征询他的意见,肯定不建议设奖。此外,经济学也被部分学者认为是一门并不严谨的科学,更接近哲学。而经济学奖的颁发,被质疑违背了诺贝尔遗嘱中“对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要求。因为,经济学家的贡献不见得名实相符。[我来说两句]



  设“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愿的一部分 

  诺贝尔在1895年的遗嘱中并未设立经济学奖。瑞典国家银行在1968年增设此奖项,1969年起开始颁发。经济学奖评选标准与其他诺贝尔奖项相同,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与其他诺贝尔奖奖金出自诺贝尔基金会不同的是,经济学奖奖金由瑞典国家银行支出。而自经济学奖创立以来,得主几乎全都是欧美出身的学者,尤以美国人最多。截至2010年的67位得主中,非欧美出身者只有3位,且其中2位具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唯一的非欧美籍得主是1998年获奖的印度学者阿马蒂亚·森。[详细]

  没有经济学家告诉我们,怎么去解决问题
  经济学奖虽已“名花有主”,但遗憾的是,面对全球经济低迷和欧美债务危机,却没有经济学家告诉我们,怎么去解决问题。英国媒体今晨报道称,尽管两位新出炉的经济学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分析奠基人,但谈起至今仍在折磨欧洲的债务危机,他们也表示,找到解决方法没那么简单。路透社评论称,萨金特主要的研究结果就是控制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整个政策的一些预期。西姆斯是对整个市场会有什么样的波动进行一些预测。这两个人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所以现在来说,在时间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详细]

 
  有人在问:“开出药方”是经济学奖的任务吗? 

  每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都会被受到期待,那就是为世界经济问题把脉问药。但诺贝尔经济学奖能胜任吗?随着经济问题日益突出,这些年经济学奖内容往往涉及当下的热点话题:2008年是自由贸易对全球经济影响的话题,2010年,三位经济家都因为有关研究失业的问题而获奖。也许正是因为经济问题突出,当失业、发展乏力等问题来袭时,人们像求医问药一样希望专家给出明确的药方,但这应该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任务吗?[详细]

  答上问:如果现实指导意义大降,更违背诺贝尔奖初衷
  经济观察院院长清议:既然是获奖,就是说你的理论已经得到了实践的验证,这才是获奖的一个理由。原来有一个说法就是说你要是20年-40年之间的验证这样才能获奖,不能验证就获奖,那它这个奖本身的一个指导意义就下降了,反而让大家都热衷于一个所谓热门领域的研究。至于这个研究的成果是不是能够解决问题,它的现实性,现实指导意义大大的降低了,我想这个不应该是诺贝尔奖的一个初衷。[详细]


 
  金融危机的发生让奖项不断失色

  如上所述,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的相关领域往往在获奖之后会成为热门。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可以引领研究的方向。如此说来,经济学奖就更应该选择一些更具现实意义的经济学成果(选择对了领域但是无助于实际问题的也难言尽美),至少可以指出一条道路。在学术的层面闭门造车、自我满足,只能让诺贝尔经济学奖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失色。[我来说两句]



  20年中,经济学家没能预测准美国任何一次重大经济转折 

  曾有评论指出:诺贝尔经济学奖确实常常颁给那些无用的、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学说。经济学奖原本的初衷是奖励那些在经济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可是批评人士认为,现在的经济学奖简直是弊大于利,在过去的20年中,经济学家没能预测准美国任何一次重大的经济转折,事实上授予诺贝尔奖等于认可了一些事实上可能非常有害的理论。而事实上,一些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理论恰恰推动了这个社会走向更糟糕的境地。[详细]

 
  一家之言:“经济学家是唯一永远犯错却还会被视为专家的人” 

  路透社专栏作家曾有评论指出:与物理、化学以及医学专家不同,经济学家似乎有些许的预测能力。近来,人们热烈争论为什么经济学家未能预测到2008年经济危机。不过只要回顾下经济学界的历史,你就会发现,如果他们能预测到危机,那才怪了呢。在过去的20年中,经济学家没能预测准美国任何一次重大的经济转折。正如劳工领袖乔治-米尼(George Meany)所言,经济学家是唯一永远犯错却还会被视为专家的人。


  实例:一些曾获诺贝尔奖的经济理论成为导致市场崩溃罪魁之一 

  路透社的评论继续称:“有的曾获诺贝尔奖的经济理论,论恰恰是导致数次市场崩溃的罪魁之一。1987年,人们广泛认可的布莱克-斯科尔斯-默顿期权定价模型,对华尔街股灾负有责任,并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该模型後来遭到交易商抵制,但10年后,罗伯特-默顿和麦伦-斯科尔斯却获颁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们再看看重要的风险管理模型VaR,这种模型在1998年和2008年危机中都难辞其咎。


 
 学科的理论与应用两面如何平衡

  理论方面的学术研究当然重要。从学术层面来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获奖至少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但是如上所述,诺贝尔遗嘱中要求“对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而现在经济学奖对学术领域作出了贡献,但是实在无法吻合“对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这一标准。有人可能会说,要的是这种治学的态度。这话没错,但是如果研究出来的总是屠龙之术,终究欠妥。[我来说两句]



  社会条件不断变化,单纯的理论研究不够 

  屠龙的典故,出自《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於支离益,单干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实际上,经济学通常是从一定的假设出发,以经济模型为基础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如果论证本身的逻辑足够严密,那么在理想的情况下,这些分析的确可以反映出经济现象的本质。而同时,经济学家熊彼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经济法则’确实比任何自然科学的‘法则’缺乏稳定性”。所以,对于这个随着实际情况不断变化中的学科,单纯的理论研究是不够的。


  专家们要做的不是大众眼中的“广义经济学” 

  对于相关领域的专家来说,经济学应该是一门指导人们生产的技术。不同于幽禁高墙深院中的传统经济学,也不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那种融合了金融、投资、理财、商务等等学科大杂烩的“广义经济学”。历年来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论可能在研究经济现象等方面确实可以起到助益,但是相对于紧张的经济形势来说,可能就缺乏了一些现实意义,步骤过缓。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反思:“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 

  在过去,许多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者在理论方面并没有太多新意,例如2010年诺贝尔奖被指“只是重复了市场交易靠博弈的一些基本原则”,而这些原则“搞得越细,越抽象,越没有实践价值”。有专家指出,欧洲中世纪哲学有个论题是“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数百年争论不休,当下的西方经济学正在步其后尘。给出模型和公式很重要,但是给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更加重要。2010年,两位曾经一度被看好的行为经济学家的落选(其中一位还曾预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就已经证明了一些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