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印第安文明的精神家园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13-06-15

走进印第安文明的精神家园

我们有幸,能走进印第安文明博物馆。
    印第安文明博物馆是菲尼克斯市众多博物馆中,最有特色也是外来参观者丰富的一个博物馆。
    同菲尼克斯市这座沙漠里的城市所有建筑一样,印第安文明博物馆是一幢低矮而平凡的建筑,平凡得外界以为这里只是一个仓库。直到走博物馆院内,看到那组“印第安风味”极浓的雕塑和郁郁葱葱开着花的树林,才确定的确没有走错地方。
游走北美03:走进印第安文明的精神家园
    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印第安人体态丰满的中年妇女,她不停地滔滔不绝地解说中,我们知道了印第安极其不凡的历史。衣食住行,陈列的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是一段辛酸的故事。
艺术缘于生活。印第安文明博物馆里,那些精美的雕塑和器皿图案常令人拍案叫绝,艺术的征服力,真让人叹为观止。而那些看似美轮美奂的图案上,往往都与水为主题,因为农业文明是“水”灌溉出来的,他们对水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游走北美03:走进印第安文明的精神家园

作为世上最古老文明和人种的一支,他们无不让人尊重。
    印第安人对人类的贡献有目共睹,以玉米为代表的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和栽培,使期成为世界农业文明的摇篮之一;以太阳神金字塔为代表的建筑艺术,让人类瞠目结舌,是世界建筑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以藏羽冠为代表的民族服饰,色彩鲜艳,做工精巧,为世界民族文化增添了亮丽的色彩;纳斯卡荒原巨画为代表的令人不解的“斯芬克司之谜”,至今仍让人感到神秘莫测,激励更多的学者去探索和破译。

游走北美03:走进印第安文明的精神家园

一直以来,大脑皮层储存的关于印第安人所有信息,都寄存于那一根根可以直通天地的遍布全世界的图腾柱,还有图腾柱上夸张而有趣的艺术造型,印第安人的天生艺术细胞表露无遗。总觉得他们离我们太过遥远,所以也就没有太深入在意。
    直到突然造访印第安文明博物馆,看到他们作为“土著人”在北美这块土地上创造的辉煌,才不得不肃然起敬。博物馆里那些林林总总的器血之上,精美绝伦的艺术图案让人眼花缭乱,像守护祖先和神灵一样,他们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自己民族最本真的那一分灵感。让世界为之感动和骄傲。

游走北美03:走进印第安文明的精神家园


    纳斯卡荒原巨画、拉文塔族石脑、百慕大三角区、印第安人水晶头骨、复活节岛巨石人像等印第安人文明的七大不解之谜,一直成为世界仰视这个民族的最好见证。

在亚利桑那州,仍有大片区域为印第安保留地,作为原住民,政府提供给他们不少优惠政策,比如他们不用缴税,可以经营赌场等。因此很多印第安部落十分富有。
    一个天边染霞的傍晚,我们特地驱车40公里,来到印第安人开设的赌场,里面服务的几乎全是印第安人,包括保安和警察。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与拉斯维加斯也相差无几,秩序很好。

游走北美03:走进印第安文明的精神家园


    翻阅印第安人的生存史,他们先前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美国被公认捍卫人权的典范,常常以优秀的人权记录视人,也以人权作为一张重要的“牌”,巡视世界。但就包括美国人也不得不承认,他们一度对印第安人是不公和蔑视的。
    没法否认,这里是印第安人永久的家园。一切后来者,都是印第安人的客人。
可以肯定的是,殖民者在到达美洲之前,广阔的北美大陆已经有大量的印第安人居住、经营并开发,北起最北的格陵兰岛,南至最南的火地岛,都有大量的印第安人的足迹。
    而历史却常常不认“家园”这个词。

游走北美03:走进印第安文明的精神家园


    欧洲殖民者进入美洲以后,不仅侵占和掠夺了印第安人的土地,还对他们进行血腥的杀戮。最为著名的就是葡萄牙人的几次灭绝种族的斩杀,但,不屈的印第安人的生命力却出奇的旺盛,像韭菜一样生生不息。遍及全世界各地。仅在美国各州大体就分为7个文化圈,加拿大的印第安人绝对数虽然不多,但他们自称是加拿大“第一民族”,意即自己是这块土地上最早的主人。

游走北美03:走进印第安文明的精神家园

在美国,“保留地”是印第安人能够茁壮成长的关键所在。1786年美国开始为重新安置印第安人,特别设置了保留地,即政府为印第安人保留的地方。根据美国官方的解释就是:“保留地是一度遍及大陆的印第安土地的最后残余部分。”18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印第安人迁徙法案,强迁印第安人到密西西比河西岸贫瘠的土地上。多年以来,印第安人被限制在保留地上,他们的生活习惯与宗教信仰等也被禁止。

游走北美03:走进印第安文明的精神家园

游走北美03:走进印第安文明的精神家园

游走北美03:走进印第安文明的精神家园


    1824年,美国印第安事物局颁布禁令,禁止印第安人在公开场合使用本民族语言,禁止40岁以下的年轻印第安人按照印第安人的传统生活方式生活等。
    到了20世纪,美国对印第安人的态度和政策有所改善,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是生活在保留地,还是离开保留地,但是故土难离,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生活在保留地。所以如今在保留地内印第安人传统的风俗、语言和服装等都保留了下来,成为美国多元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游走北美03:走进印第安文明的精神家园


    因为世代从事着农业等传统行业,所以普遍相对贫困。穷则思变,印第安人在他们的保留地上经营着赌场等暴利行业,赌博在美国是违法的,但这些赌场坐落在印第安人的保留地上,在这里,普通的法律不管用。
    亚利桑那州离州府菲尼克斯不远的帕克镇十分富有,科罗拉多河印第安人部落在法律上拥有他们“自己的政府”,这意味着他们拥有自己的学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税收、警察和法院,并且他们可以经营自己的赌场。
在美国,有一些设置和关系让我们很奇怪,也很搞不明白。

游走北美03:走进印第安文明的精神家园


    尽管在印第安保留地内实行自治,但经营赌场仍然需要与州政府签订所谓的“合同”。在某些保留地,部落成员每月可以从赌博利润中获取最高达7000美元的个人救济,他们已经放弃了农业。
    保留地印第安人经营赌博在创造就业机会、减少印第安人对政府福利的依赖方面取得一些成就。赌场的赢利彻底改变了很多部落及成员的生活水平,增加了印第安人的收入和就业机会,建立的一些学校、供水和排污设施、公路、社会服务中心等都是美国不同地区的很多印第安部落从未梦想过的。
    大多人认为经济收益的好处远远超过了消极因素,至少从短期看是如此。但也有不少专家学者表示忧虑,即保留地赌博业所培养的物欲,在本质上是与印第安人部落文化背道而驰的,并对印第安人的价值观、行为和传统构成了威胁。

游走北美03:走进印第安文明的精神家园

    今天,印第安人的一切都会成为最好的旅游资源。红色的平顶山矗立在沙漠中,色彩鲜明,主要包括奇特的砂岩地貌,印第安内瓦和部族领域和四州交界纪念碑。到这里旅游可以探询美国西部的历史,了解美国印第安人的历史。
    特别是在大峡谷,很多人都是冲着这里的“土著”而乐此不疲前往的。今天的印第安人大都还是生活在大峡谷深处,是如此厚重的峡谷,养育了他们坚韧的民族性格。
    作为山的儿子,他们一直以山为伴,成为最忠实的山的守者。他们很纯朴,所以到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游客,也可以住在那些印第安人的家里,这样的世外桃源般的世界,他们以大峡谷主人的身份热情接待着世界各地的游子,到此你大可放心他们的人品,绝对不会被宰的。他们一直在恪守大峡谷的尊严。

游走北美03:走进印第安文明的精神家园
    大峡谷底,没有绿色,没有食物,甚至没有生命……有的只是漫山的赭红色的巨石,还有没完没了的阳光……真不知道这里的印第安人是怎样生活过来的。

印第安人究竟有多少,就是专家学者也众说纷纭,有认为只有2000多万,而更有学者认为有8000万至亿。
印第安人在外形上具有亚洲蒙古利亚人的特征:头发硬而直,汗毛较细弱,颧骨突出,面庞宽阔,肤色比较深。由是,遗传学家还测定出蒙古种族人体中线粒体DNA的四类变体基因俱全,而美洲印第安人身上的DNA也有四种变体,各代表一种突变形式,这更加证实了印第安人与亚洲人血缘特征的同一性。
当然,这此都是科学和科学家们的事。但说明一个问题,世界是一个大家庭。

游走北美03:走进印第安文明的精神家园
    少了工业的洗礼和秩序的培养,我们在加拿大和美国一些城市的大街上,常可看到一些游手好闲的印第安人。
当然,这些真实的历史和现实,我们都无法从印第安文明博物馆中看到。

临别,博物馆特地赠送我们每人一件精美的印第安人手工项链饰品,煞是好看。我小心翼翼地接过来,佩带在胸前……
    感谢印第安人,又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世界人文历史课。

游走北美03:走进印第安文明的精神家园
转自博文 章夫 新浪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