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凹语:说写作(四)

 雁南飞香 2013-06-15

凹语:说写作(四)

 

凹语:说写作(四)

 

37

写短、中、长篇小说和散文,并不想到要证明我什么都行,我是觉得写长就长,写短就短,完全凭自在而为。回过头来,我喜欢写中篇。写散文是心情不好才写的。我写作有快感,并不累。我不认为我这是齐头并长,也不认为这样写是对实现一种大境界的耗费。或许,一切,都是试验,是试验着走近(不是走进)一种大境界吧。我也想磨出最锋利的尖,每写一个作品都感觉不错,过后则摇头了,我只能期待下一个作品。或许到头空空,那就该怨我没有宿命了。

......
的小说名差不多都是两个字。我不喜欢作品名太花哨,太表面的诗意和刺激,我喜欢笨、憨,但有嚼头的命名。一切的比喻再好,都不如不比喻。
......
我是挑着鸡蛋筐子过闹市,不敢挤人,只怕人挤了我。最大的自由是心的自由。
......
文人是天才和小丑的混合体,是上帝和魔鬼的作品,伟大而低贱,他最能吃到好果子,但总是吃不到。现在的形势下,危机和机会同等,就看具体人了,但既然是文人,最最关键是有好作品,有好作品了才能谈得上别的。
——《答〈生活〉杂志编辑部问》
 

39

我看来,文学也像其它任何行业一样都需要天分在里头,虽然这样说容易打击一些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积极性,但事实的确如此。就像有人精通中文,有人精通数理化一样。拿张爱玲来说,她16岁时写的东西基本就成熟了。一些少年作家十几岁写的东西就相当不错了。所以,天分是很重要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很早就开始创作,或许是我不能完全挖掘其他方面的才能,也许是我适合吃写作这碗饭。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工作能保持一致,是我觉得最幸运的事。写作是我兴趣最大的事情,其他如写字、画画都只是业余的事。

我安身立命的事就是写作。

 

40

作最初,成名的欲望并不强烈,只是想能发表,那时寄出去的作品十分之九被报刊社退回来。但是,对写作没有产生过动摇。面对着一碗饭,人是会感觉出这一碗饭自己能不能吃完的,我那时自信我还能写的,总有一天会发表的,因为我读一些别人发表了的作品,常常并不满意它们的写法,我感觉我的想象力和文字要比他们好。

 

41

上的作品与刊物,不外乎消受和消费两种。晚上睡觉失眠了,又不肯吃安定片,拿那一本来看看,不知不觉地睡去,哈拉水就滴在翻开的一页,天明起来叠被子,被窝里也便掉出一捆乱糟糟的纸来;或者坐在马桶上出恭,随便取一本了,手眼总不能闲着,末了撕一张揩屁股了事。这样的作品与刊物是永远上不了书架的。而供我们消受的,则是打扫了房间,沏上了清茶,静静地坐在书案前,读得全身心地都受活起来,或是不断地骂“这龟儿子会这么写”,生许多嫉妒,或是数天里沉默了,胸中闷得透不出气来。这样的好作品、好杂志,给了我们无比的智慧,遗憾的是我们有些消受得了,有些却消受不了。譬如很野的那一种,好深刻,好沉重,总在杞人忧天,使原本已够沉闷的人生越发地累了。一切的哲学和文学都是在指导着人好好地活着,活得很好,当到处都从事喜剧,作浅薄无聊地轻松愉快,悲剧的出现是高层位的,那么再高一层呢,就该是超越悲剧的喜剧了。写文章的和读文章的,都是有闲或者忙里偷闲,超越了低层次的喜剧,也超越了浮躁和激愤,虚涵才能得天地之道,闲静才能知人生之趣。

 

42

凡艺术作品,比如一首诗,一支歌,一篇文学作品,当然也有画,其中都有秘结的。秘结包括了回忆,思念,向往,或者愤恨和哀怨。我们读李商隐的诗,读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所以觉得好,它勾起了我们自己的情事,但是,李商隐这首诗决不是为我们写的,古人也不会像我们现在的作家为写作而写作,他一定是给具体的人写的,一定有着一个凄美的故事发生着,遗憾的是李商隐和那个具体的人死在了唐朝,我们无可再知。

 

43

尚的说法有人说“为革命写作”、“为人民写作”、“为社会写作”,实际上都不是,最早都是为兴趣而写,任何艺术创作的动力是兴趣,它只是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才带有一个使命感。如果一开始就是为了责任感,为革命而写作,为人民而写作,一个字也写不出。

 

44

今的中学生写作,语言表达都鲜活,富于个性,知识面也宽。和我读中学时完全是两回事。我们读书的那个年代没有书可读,社会也闭塞,更谈不上信息量,知道天高,不知道怎么样高,知道地厚,不知道怎么样厚,知道世界很大,不知道怎么样的大。现在的中学生坐在电脑前,把鼠标一点,想知道的基本都能知道。这是时代的进步给今天的青少年带来的幸运。但同时也际遇着新问题,社会丰富了,价值观多元了,时代在改革中,新旧观念混淆在一起,这就需要具备与之相应的判断力和辨别力,不仅仅对文学写作,这对今天中学生的成长也是大事。

 

45

术里的“视野开阔”一词,指的不仅仅是眼睛看的宽,不仅仅是看世界,看宇宙,看太空,更多的东西不在头顶上,而是在心里,艺术里讲的高度多指深度。一棵大树,它的根在地下的延伸是深而且广的。沙漠里有一种植物,地面的高度是低伏的,但在地下的发展是在几千米之外,因此生命力非常顽强。

 

46

学当然是一种事业,但首先是一种天性,不以此炫耀,不以此另有所谋,如书法一样既是艺术又是一种健身活动,它的成功常常是在刻心铭骨的热爱和废寝忘食的劳作后不期然而然的。

 

47

果世上不灭绝文学,真正的文学作品它还是有人在读的。无论有各种蔬菜,各种水果,各种营养品,米和面到底是主食么。至于我以后的写作,我会尽量写得“好看些”,但我不会为好看而去好看,因为我年龄大了,许多东西也难以改变,也还自信仍有相当的读者,万一读者都离我而去,那我写了东西就自己看--其实,我的写作从来都是先给自己写的,写的时候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不能去出版,或许就不写了,去弄书画吧。话说到这里,我想说这么一层意思,《尤利西斯》现在不是仍有人读吗?《红楼梦》不是还很热吗?不是单责怪文学作品没人读了,没耐心读了,还要问问,我们的作品写得怎么样呢?不关痛痒的作品,粗糙的作品,不读是活该的。

 

48

有一些有才华的人因为太恃才华,结果作品只注重了外表,不在境界上琢磨,文章就轻佻油滑了。任何好的文章背后都站着人,这个人就得是崇高的,饱满的,大气度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