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悟痴除 性定动正 原文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注释 浓淡之境:此指享受各种美味佳 肴的心境。浓淡,泛指各种美味。 译文 如果在吃饱喝足之后再来品尝美 味佳肴,那么食物的所有甘美味道都 体会不出;满足了色欲之后再来回想 淫邪之事,一定无法激起欲念。所以, 如果人们常常用事后的悔悟心情来解 除眼前的痴狂迷妄,便可以保持自己 纯真的本性,在行动上便会有一定原 则, 而不至于出轨。 评析 佛教中有“白骨观”之说, 即以观死人之白骨,悟人生 之无常和虚无。这是一种以 果推因的思维方法,对于了 解事物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有一定的帮助。所谓“饱后思 味”、“色后思淫”,也是如此。 一个人如能经常以这种方法 来反思自己,就会少犯许多 同类的错误。 咀嚼菜根 以智慧习心。 ——《华严经》 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 ——《华严经》 清净无欲,节色少事。 ——《孛经》 菜根典故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他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 面的时候,与周围的人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一定会危险啦!”襄王听 了很不高兴。庄辛又说:“如果你一直宠信这几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 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庄辛到赵国才住 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时,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 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庄辛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才想起猎犬,这还 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楚襄王此时幡然醒悟,如果自己能早日 反思,也不至于落到兵败流亡的境地。 人生也是如此,如果你能常常事悟而痴 除,在事前就体会到事后可能的悔悟 之心,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 那么就比“亡羊补牢”更高一 着,对人生世事的把握也就能 更进一步。
|
|
来自: Brave Heart ... > 《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