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至食疗养生篇

 博览606 2013-06-18

             夏至食疗养生篇  

 

 

夏至食疗养生篇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夏至食疗养生篇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时令物语

  斗指乙为夏至,万物于此皆假火面板至,时夏将至,故名也。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大约在每年农历五月间,阳历6月22日前后,从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开始。《汉学堂经解》所集崔灵恩《三礼义宗》记载:“夏至为中者,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助阴气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三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半球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此时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滋长蔓延,农村忙于加强田间管理。华中地区农谚:“夏至棉田草,胜似毒蛇咬”。夏至节气三候为:

  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说明这一时节可以开始割鹿角;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植物逐渐繁盛开花。

  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我国南方有夏至后“数九”以示气温变化的歌谣,名日“夏九九”,这种风俗在明清时代便有明确记载。古人认为“九”为极数,夏至一阴生,九日一变,经九九八十一天后,阳气衰退而阴气逐渐旺盛,于是天气由暑转凉;而冬至一阳生,经九九八十一天后,阴气衰退而阳气旺盛,天气由寒转热。

  《夏至九九气候歌》说:“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出汗如淋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上床寻补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急。”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夏至养生经

  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夏季炎热,要保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与此相反,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跳,都是不好的生活习性。《养生论》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主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息,常如冰雪在。静,炎热不于吾”,“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另外,夏天进补,冬病夏治,也是夏季养生保健的一项重要措施。自夏至至立秋后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之阶段,也是人体调补和治疗宿疾的最佳时刻之一。夏至是一年中阴阳气交的重要关键,冬季易发的慢性疾病,利用夏季病情平衡时期进行调补,对治愈或减轻慢性病的复发有较好的作用。故祖国医学对冬病夏治非常重视。古书云:“春夏养阳”,即是说在夏天调补时要偏于温补人体的阳气,顺应春夏阳气旺盛的变化,这对于易感受阴寒之气及阳虚病人尤为重要。

夏至食疗要点

  在饮食调养方面,有夏至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之说(五行的观点),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根据五行(夏为火)、五成(夏为长)、五脏(属心)、五味(宜苦)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

  夏至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

  因此,夏至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夏至起居宜忌

  夏至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睡补充夜里的睡眠不足。而老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缓解疲劳之感。

  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利于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热,胰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用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易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症、黄汗等多种疾病。

请点击以下博文:

常见病夏至调治法 夏至 — 时令果蔬谷排行榜 夏至进补食疗方

 

 立春食疗养生篇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立春食疗养生篇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立春食疗养生篇 - 杨凤弟老师 - 杨凤弟老师的博客 

素材:网络  编辑制作:杨凤弟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