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病夏治:三伏贴敷及食疗药膳(养生堂节目)

 蔡灸哥 2013-06-20

冬病夏治三伏贴及食疗药膳

 

冬病夏治:三伏贴敷及食疗药膳(养生堂节目)

(养生堂节目)

 

 

    2011年7月14日、15日,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制作了一期"冬病夏治”的健康节目。邀请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房繄恭)以及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边永君) 做客节目中,一起来聊聊如何做到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受到广大患者的追捧,说明预防保健、健康长寿是人们的共同心愿和追求。冬病夏治疗法有严格的适应证,并非包治百病。


    冬病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疾病,而是具有一类共同特点的疾病总称。所谓冬病主要包括体虚易感、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冬病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有助于大家初步判断是否属于冬病的范畴,第一个特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类疾病通常在冬天表现为病情加重,或者是疾病发作,甚至反复发作,而到了夏天,表现为病情明显减轻,或者很少发作,有的甚至表现的跟没病一样。第二个特点:通常以受凉或者气候突然变冷为诱发因素,引其上呼吸道感染,从而导致疾病复发或者病请加重。比如支气管哮喘,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寒哮和热哮,寒哮患者一般冬天容易发作或者病情加重,夏天病情减轻或者处于平稳状态,热哮患者一般夏天病情较重,冬天病情较轻,所以寒哮属于冬病,热哮就就不属于冬病范畴了。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一般以背俞穴和募穴为主,为人体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调节脏腑功能之重要穴位。目前常用的穴位主要包括被背部和胸部穴位:背部穴位以膀胱经的背俞穴为主,包括大椎、或者定喘、肺俞、膏肓等穴位。胸部的穴位以中府、膻中为主。有的医院采用背部穴位为主,有的医院采用前胸后背结合或者交替用的方法,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在贴敷之前,建议大家尤其油性皮肤患者去医院之前洗个澡或者清洗一下局部皮肤。另外建议患者去医院时随身带一小毛巾备用。进行贴敷之前,一般要用毛巾,将患者贴敷部位的汗液擦干,便于粘贴牢固,防止药物脱落。贴敷的当日,最好穿着宽松、深颜色、容易清洗的衣服,这是因为穿宽松衣服便于暴露贴敷的部位,深颜色、容易清洗的衣服,是因为贴敷之后药液容易渗出,污染衣物。提醒大家一点,最好不要穿特别贵的衣服,沾染在衣服上的颜色有的时候不容易清洗干净。


    对于胶布过敏的患者,贴敷之前一定提前医生,每个医院都有准备的脱敏胶布或者绷带,用于固定药膏。


    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贴敷时间是成人患者4-6小时,小儿患者半小时到两小时。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因为药物的组成和配伍比例不同,也会有所不同,只要遵照各自医院的规定即可。当然,上述时间只是一个笼统的要求。还要结合个人体质特点,同样的药物在不同体质的人体反应也各不相同。可以根据贴敷后的皮肤感觉适当缩短或延长贴药时间。若贴后热辣、烧灼感明显,可提前去药,以防灼伤皮肤;反之贴后有温热舒适感,可适当延长贴药时间。所以到底贴敷多长时间应酌情而定,使其恰到好处,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会给患者造成额外的痛苦。


    药膏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洗贴敷部位,最好也不要用沐浴液等化学制剂,清水最好,淋浴后用毛巾轻轻吸干穴位上的水。有的人有洗冷水澡的习惯,建议贴敷期间不要洗冷水澡。


    由于三伏季节,天气炎热,回家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去挤公交车,以免拥挤和出汗,造成药膏脱落。我们在临床中经常碰到,有些患者刚刚贴完,还没到家,膏药都已经掉了,药渣衣服里面满处都是。


    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回到家以后,尽量避免过度吹电风扇,避免在过冷的空调房中长时间停留,更要避免空调冷风直接吹到贴敷部位。因为遇冷毛孔会收缩,影响药物吸收。最好的方法就是待在阴凉的地方,或适当用电扇微风吹吹。但室内温度也不能太高,否则大量汗液分泌,也会影响药物固定和疗效。同时也要注意避免雨淋、露宿在外或者晚上在窗口睡觉。


    饮食方面也要注意,贴敷期间,要饮食清淡,少食辛辣刺激性食品。贴敷的当天不宜进食海鲜、鱼虾、羊肉、蘑菇等发物,也不可以过分进食生冷食物,如冰啤酒、冰棍,冰西瓜等,其他饮食可与平时一样。

 

 

冬病夏治(1)

 

 

 

冬病夏治(2)

 

 

 

 
大椎穴取穴方法:
  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冬病夏治:三伏贴敷及食疗药膳(养生堂节目)

 

 

肺俞穴取穴方法:
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二指宽)处。

 

 

冬病夏治:三伏贴敷及食疗药膳(养生堂节目)

 

 

 膏肓穴取穴方法

  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或左右四指宽)处,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

 


冬病夏治:三伏贴敷及食疗药膳(养生堂节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