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音不全的父母,也可以让孩子爱上音乐

 昵称936669 2013-06-20

五音不全的父母,也可以让孩子爱上音乐

6


 

学乐器的费用越来越昂贵,但百万琴童的队伍却不断壮大。

 

家长们内心涌动着热情和期望,也交织着疑虑和困惑:是否越早学越好?是否学得好坏全在名师指点?对音乐知之甚少的我们,除把孩子交给培训机构外,还能做点什么呢?

 

台湾儿童音乐教育家郑又慧说:“你并非数学家也能教会孩子数学,所以,你不用是音乐家也能教好孩子音乐。”在她的新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乐老师》里,用无数生动的事例告诉家长:身为父母,即使你五音不全,对音乐只有一知半解,也能帮助孩子学音乐、爱音乐。

 

音乐暖身期:培养孩子一双善于听的耳朵

 

无需你投巨资,只需动动手为孩子播放CD。教孩子音乐,尽量用耳朵“听”而不是用眼睛“看”。

 

我们家是绝对不开电视的。但在餐厅、客厅和孩子活动区都放有录音机,随时听CD。无论两个女儿是做手工、玩拼图,音乐是她们永远的背景。

 

我比较推荐莫扎特及巴赫的古典音乐。开始时,我们可选择单一的器乐曲,以便孩子熟悉每种乐器的声音。例如,小提琴独奏曲、钢琴曲等。在此基础之上,再去听编制较多的曲目,比如交响乐、协奏曲等,孩子才不会觉得“不知所云”。民俗音乐和儿童歌谣也比较适合孩子。我为女儿放过各个国家的民谣,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孩子们在听到不同语言的唱腔时,也刺激了学习外语的脑部语言区。

 

如果妈妈家务繁忙,经常忘记换碟也没关系。小孩都喜欢反复听同一张光盘。听的时间长了,他们也会选择自己喜欢的。

 

着重于“听”音乐时,还可配上一些创造性的肢体律动。我和先生就经常在家陪孩子玩一些音乐游戏。女儿们经常披着丝巾、戴着帽子,在优美的音乐中,翩翩起舞。有时,我还会点一根温馨的蜡烛,伴着橘色的小光,和孩子感受音乐的空灵。或者邀请孩子的朋友们到家里来,几个小朋友天马行空地编音乐剧,即兴能力和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孩子有一双敏锐的耳朵后,父母可以带他去听现场版的音乐会。可以先听免费的音乐会,因为不是专业级别,一般办的比较热闹,能吸引住小孩。

 

不过,也和孩子的个性有关。我的大女儿就常中途退场,二女儿则会从头到尾听完。于是,几乎每隔一周,我都会带她去听大师级别的音乐会。门票不菲,因此当时我基本是“月光族”。同时,只要有机会,我们都会去看地方戏剧、民俗舞蹈、庙会等,让孩子接受宽广多面的音乐刺激。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话蛊惑了无数家长的心,让孩子在很小时就开始学乐器。但这是一种误区:学音乐不是直接学乐器,也非越早开始学乐器越好。6周岁之前的儿童,视知觉尚未发育完全,对视谱教学感到困难,手指肌肉也无法胜任键盘的细动作,不建议开始弹奏乐器。

 

5岁左右,孩子们可以上音乐团体班,学习简单的敲击乐器(各种鼓乐,三角铁等)。在团体里,孩子的压力较小,对家长而言也较经济。如果直接选择专业的一对一钢琴、提琴的学习,其实就是提前结束孩子学音乐的过程。我每年教授一两千学生,学得早的孩子,95%都提前结束了,甚至短短几个月,孩子就再也不愿碰任何乐器,非常可惜。越早学夭折率越高,回头率越低。所以,建议先让孩子们在团体音乐班“暖身”两年左右,再进行专业的乐器学习。

 

从蜜月期到厌倦期,了解孩子的规律

 

等到孩子小学阶段,可以请专业的老师来教授乐器。但家长千万不要觉得松了一口气:“把孩子完全交给老师,就没我什么事了!”

 

父母一定要陪孩子一起学一段时间。

 

家长亲身体验,了解其难度和窍门后,就不至于在家里训斥孩子:“这么简单的,你怎么都不会呢?”同时,一起学习,回家之后一起切磋交流,会让孩子有多了一个同伴的感觉,学起来比较轻松愉快。初学时,我们也可以帮助孩子纠正手腕的姿势、手指的角度,甚至坐姿。两三个月后,当孩子学习情绪稳定,能掌握学习状况时,父母陪同与否就不重要了。

 

不过,对许多孩子而言,对乐器新鲜好奇的“蜜月期”很短暂。当他听到优美的音乐时,会幻想自己也能弹得那么好,但实际操作比较难实现。可能他学了很长时间,连基本音符都弹不好。

 

如何让孩子从乐器“蜜月期”过后的失落、沮丧走出来,尽早进入“适应期”呢?

 

我会选择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吸引孩子。钢琴的琴键很复杂,音符太多,我就让孩子们在琴键上贴上贴纸。将音符分组并贴上不同颜色的贴纸,如DO音贴红色,RE音贴蓝色,音符立刻类化为简单的事。我记得,小女儿4岁多,小手还握不稳笔,都抢着将贴纸写上音名。先建立五线谱的基本概念,学乐器就会轻松许多。

 

我也常用奖励的方式,慢慢帮助孩子养成独立练琴的习惯。小女儿直到6岁时还未拥有自己的芭比娃娃,因此相当羡慕其他小朋友。于是,我们就约定:每弹一次琴就能得到一个贴纸,30个贴纸就能换到一个芭比娃娃。为此,她练得又勤又高兴,一个月内就得到了礼物。

 

每天练琴,是父母和孩子面临的重大挑战。老师一般会要求每天练习一个小时。但孩子们很难了解长时间练习的意义,常常无法坚持。

 

我为女儿们换了一种方法:不以时间来限定孩子,而是以“次数”来帮助她达到目标。初学时,每天将一首曲子弹两次,会比较轻松愉快。随着年龄和学琴时日增加,慢慢增加次数,例如一首曲子弹三次四次……但别增加太快,以免反弹。

 

但即便我用尽办法,两个女儿在练琴两年后,同时从“适应期”走到“厌恶期”。

 

“我最讨厌钢琴!”“我再也不想学钢琴了!”面对女儿们的怒吼,我深刻地反思一番。可能是我觉得她们有音乐天分,加过量作业而导致的后果。我冷静地考虑,并和她们协商之后,决定暂停3个月,这期间她们可以完全不必碰钢琴。但每天,家里还是继续播放音乐。

 

3个月后,姐妹俩分别都说:“妈妈,我还想继续弹琴!”这次,我相当谨慎,每首曲子只要求她们练习3次。这段过渡期,姐姐每天练20分钟,妹妹练35分钟,但比之前每首弹六七次好许多,并且她们都是在愉快的心情下练习的。

 

大部分孩子都有学琴的“厌倦期”,家长一定要沉住气,千万别催促指责:“已经花那么多时间和金钱,不学不就白费了吗?”事实上,学过的已经渗透在孩子脑海之中,基本是不会忘记的。而且,当孩子停一段时间再回来时,他会有另外一种领悟和心境,会弹得更好。

 

被音乐丰富的人生更多彩

 

从小听音乐、接受音乐训练时,孩子练就一副好耳朵,听语言就会有额外的收获。

 

记得小女儿上幼儿园小班时,家里来了客人,她还困惑地问:“爸爸,今天的叔叔讲的英文,和上次来的叔叔讲的不一样!”原来,上次来做客的是美国朋友,而这次则是从澳大利亚来的。因为女儿练就了一副敏锐的耳朵,所以她在日后学习英语和法语时,都学得又快又准。

 

音乐学习过程中,孩子们的即兴力、模仿力、节奏感和创意能力都得到了开发。

 

小女儿小学二年级时,我原本准备带她去考一下学校的音乐班,结果因为我的马虎,错过了报名时间。于是,就让她去舞蹈班试了一下。女儿完全是“裸考”,之前从未接受过任何舞蹈训练。老师放着音乐,让她表演一个捡东西的动作。结果因为女儿的即兴能力还有节奏感都很强,一下被选中。此后,女儿迷上了跳舞,跟着专业老师学习了7年。虽然很少有时间再弹琴,但听音乐一直是她放松的方式,而且她之前学过的也一直没有忘记。前段时间,我们家新添了一架钢琴,我邀请她四手联弹。小女儿只用了10多分钟,就慢慢熟练地弹起来了,她很惊喜:“哎呀,妈妈我真的没有忘记啊。”

 

我的大女儿在高中后,因迷上了科学研究,也没有继续学钢琴。但在大学期间,大女儿组织了一个乐团,她负责弹键盘,经常演出。音乐为纽带,让她的领导力和创造性都得到了体现。儿时的熏陶和浸染,已经让音乐自然地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家长直通车:

 

Q:如果孩子到厌倦期,实在不愿意学了,家长该放弃吗?

 

A:完全可以不用学,你将省下的学费带他去旅游。你们约定一个空档时间。这期间,你可以继续让他听音乐、带他看音乐会、听亲朋好友弹琴等。如果他有兴趣的话,过了这段时间可以继续学,如果真的没兴趣就放弃。

 

Q:学乐器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呢?

 

A:功课以外的兴趣,并不会耽误功课。对于会安排时间的人,学习乐器不但不耽误功课,反而成为他们读书的调剂品。教会孩子如何利用时间,也是父母该学习的功课。

 

Q:作为家长,我们对音乐不太了解,能否通过考级来衡量孩子学得如何呢?

 

A:我的两个女儿都没考过级,但都十分热爱音乐。即使家长不懂音乐,当看到孩子投入地弹完一整首曲子,你就应该替他高兴。如果考级,需要反复练习一支曲子大半年,可能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建议您等孩子学几年之后再开始考虑考级。本刊记者/王小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