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家好

 promisedland 2013-06-20

近来总有一只鸟,天天窗外叫着:“家!家!”声口短而急促,高亢的调子在一大堆嘈嘈切切中脱颖而出,执着得很,叫到最后,它终于压倒一切独领风骚了,于是满室满耳全是,家!家!家!

这也是禽言吧。

禽言一说,自古有之。杜鹃的叫声像“不如归去”,鹧鸪叫的是“行不得也哥哥”。冯云鹏所咏二十二禽言中,知堂觉得新奇的有六则:拆鸟窠儿晒,修破屋,叶贵了,锅里卖屑粥,半花半稻,桃花水滴滴。鸟语近于人语,读来是很有意思的事,学着鸟儿的声调读一读,就更有意思了。

我是极喜欢听鸟鸣的,每天清晨被鸟儿叫醒,实在是种幸福。但窗外这只鸟的叫法,却不大悦人,音的高低长短几无变化,又整日整日叫着,从早到晚,反反复复就那一套,整天听下来,也让人颇不耐烦了。

想必单调的声音是不太讨人喜欢的。但凡事皆有例外,有一句单调的情话,只三个字,重复千遍也不让人厌:我爱你。

当然前提是受者同时爱着。否则,那也是让人不安,讨人嫌,要被视为纠缠的。据说某国已立法,追求一个人只能表白三次,三次不成功就拉倒,多了即算骚扰。所以“鸟”语好听与否,不仅关乎时势,还关乎听者的心情,或心境。

《广新闻》里有一则记录说,时值大旱,人们望雨心切,忽有小鸟数十,黑质白章,叫声如人语:“家家叫化!”家家都要逃荒讨口,这还了得!于是奋起捕杀。后来下了一场雨,第二天此鸟仍鸣,但叫声不同了,变为:“家家好!”

雨前雨后,两种不同的声音,这到底是鸟的叫声变了,还是人的潜意识作怪,是心情使然,不可知。或许都有吧?

这几年兴起的微博,上面也不大说“人”话了,充斥着各种鸟语,敏感词多,骂声也多。骂个人,骂政府;骂中国,骂外国;左派骂右派,右派骂左派,不左不右的,也要被归为怯懦派,骂你黑白不分,无是非原则。好像无事不可骂,无人不可骂,而且骂得花样百出。说美国好的,是狗汉奸,卖国贼。夸政府好的,是奴才,五毛。有的骂得直白,他妈的!有的比较婉转曲折:“我去年买了个表”,去年买了个表,你以为是陈述句么,错了,是拐着弯的脏话咧。

反正是“家家叫化”。

经济发达了,文化却堕落了,这个社会四分五裂。人们有的是理想和主张,却没有了慈悲、包容,和起码的尊重,甚至,连趣味也没有了。没有几人愿意做绅士,人们热衷于仇恨,分裂,热衷于践踏他人,独霸话语权,热衷于谁都别想好好过日子。

其实何苦来。生活与理想之间,灵与肉之间,人与人之间,总有通道,里面那些真实,无边,温柔的东西,总会在。为什么不理性一些,有风度一些,好好说,好好沟通呢?

对于不同的声音,换种心态去倾听,去理解,不就“家家好”了吗?把别人的劝诫,政客的承诺,理念的分歧,都当鸟语和情话听,倒也不失为生活的一种法子吧--尽管有自欺之嫌,尽管鸟语有多义性,情话有夸大性和欺骗性。

我就干过这样的傻事。窗外的鸟叫声,我第二日听去,就成了:“佳!佳!佳!”再把它想像成两只鸟儿,缠绵着说情话,层次就更丰富了,居然是一问一答:

“佳?”

“佳!”

滋味真是好。

鸟窝儿湿了,晒一晒。屋子破了,补一补。在这桃花水滴滴的“春天”,我们干吗不温和一些,半花半稻地睡到天明,看阴影怎样离去,看太阳怎样覆盖田野,去交接下一个黎明呢。

生活不是诗,但并不妨碍我们成为一个诗人。人生并不全是美的,但我仍然愿意看到美好的那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