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漯河发现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墓葬群 百余墓葬如蜂房

 luduan 2013-06-21

漯河发现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墓葬群 百余墓葬如蜂房

A-A+2013年6月21日07:44大河网-大河报3 条评论

宏大的挖掘现场,只是墓葬群的冰山一角。 宏大的挖掘现场,只是墓葬群的冰山一角。

  □首席记者 刘广超 通讯员 王辉 文图   

  本报漯河讯  “今年4月9日开始发掘,用了65个工日,共开挖119个,发掘面积1350平方米,前几天才完工。”昨日上午,墓群发掘负责人刘晨告诉大河报记者,在千余平方米的范围内,竟密集深埋着这么多座墓葬,着实令考古人员惊喜不已。

  “这是漯河市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墓葬群,此次发掘对研究城颍邑和临颍县城的历史,以及漯河古代历史具有重要考古价值。”漯河市文物局考古所所长张柯说。

  百余墓葬如蜂房 只是冰山一角

  近日,记者随漯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来到位于临颍县固厢乡的墓葬群发掘现场(如图)。

  “虽然现场墓葬分布密集,但整体布局有序,排列规整,显然是有意规划。”张柯告诉记者,“现场没有发现一座被盗的墓葬,所有墓葬均保存完整,显然经过事先规划,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信息。”   

  “这只是冰山一角。”有关考古人员告诉记者,紧挨着已发掘的墓葬旁,至少还密布着千余座墓葬。    

  “经初步统计,共出土陶、铜、铁、骨、贝、玛瑙等不同质料的文物412件。”从事考古20多年的刘晨告诉记者,其中陶器264件。

  “墓葬群中出土的文物,为研究战国至西汉时期墓葬习俗以及城野布局、人口分布、社会生活等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刘晨说。

  “黄泉见母”地 城颍邑何日掀盖头

  据考古专家介绍,墓群向西约1.5公里是临颍县固厢乡城顶村,该村是西汉初年(公元前201年)至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的临颍县城所在地。“后来由于发大水,临颍县城才搬迁至新址,这个墓葬群究竟和临颍老县城有什么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墓葬群的发掘工作对研究城颍邑(西汉初年始于城颍邑置县,因临颍水故名临颍县,属豫州部)和临颍县城的发展变迁历史,以及漯河一带古代历史均具重要考古价值。

  城颍邑是著名典故“掘地见母”或“黄泉见母”的事发地。

  目前,经过专家多方论证,墓葬按年代可分为战国至西汉时期,以战国时代墓葬为主,其次是汉代墓葬,只有两座为元代墓。“下一步将通过勘探,进一步弄清墓群分布范围。”张柯说。

  线索提供 王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