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盛德:金砖国家或爆发另版危机变豆腐砖国家2013年06月21日 10:04 来源:凤凰黄金

 成为亨特 2013-06-21

世界没有奇迹,局部或阶段性奇迹,都是人为塑造的;别人都走过的路,没有人会错过,都将经历一遍。面对暗流涌动的各种危机或捉襟见肘,面对各种资产价格摇摇欲坠,面对民生凋敝日渐明显,接下来需要讨论的重点:金砖国家的未来,是金砖还是豆腐砖?

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块(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后,南非被加入,其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 这个词语最早由华尔街高盛提出,虽然华尔街每年都有许多新词语诞生,但是金砖国家这个词语一经创造,迅速风靡全球,并被广泛接纳,可谓出尽风头。金砖国家从最开始的概念,到后来的组织例如金砖国家峰会,再到实质的例如金砖国家银行等,可谓名副其实了。

但是,金砖国家未来是否还是金砖机会?未必!

当众多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还钟情于金砖国家概念时,可能全球性的重大投资机会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大转移。乾坤大挪移。从全球的经济结构看,特别是从美国的经济特点看,包括美国的货币政策看,然后再对比金砖国家所面临的重大潜在风险,金砖国家的投资者未来可能无处可逃,横竖都是要遭刀子的,或许比发达国家的希腊与西班牙会更痛苦。

先从美国看,最新一期的美联储议息结果已经出来了,美联储开始明确指出了之前实施的量化宽松的退出路线图,尤其是退出的时间上,已经给予的信息是非常明确了,也符合笔者去年年底以来的判断,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在今年年底开始退出,最早在十月份,最迟在明年第二季度。目前得到的结论是将在今年年底退出,有可能在十月份前后开始着手这件事情。美联储的量化宽松退出肯定是基于美国经济的复苏状况作出的。美国经济率先复苏是因为美国经济率先挤泡沫,2008年的金融危机由美国的次债危机引发的,不过从目前看,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步入挤泡沫后的良性运转轨道了。炼金术(AIC)研究总经理何盛德(James)认为美国经济的复苏并不是由制造业回流美国带动的,美国经济的复苏是由美国的房地产等市场苏复带动的,这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事情。才短短的四五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美国私营部门的去杠杆化就非常理想地达成了。美国经济的内生性活力正在进一步加强,相对其他国家而言,依然是熠熠生辉。当然这样讲并不是盲目夸奖美国,而是说美国的自身修正能力很不错,真正的民主、法治、市场经济国家,自我修复平衡能力都不是一般地强。但是更为关心的是,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虽然对金融市场会带来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对非美风险资产而言更是如此,美国量化宽松的退出背后的逻辑,就是美国经济的内生性活力,尤其是房地产市场,有增强了,这将导致全球资金大转移。

资金从哪里撤出?从欧洲吗?从非洲吗?从日本吗?从澳洲吗?不是!

自2003年高盛提出“金砖国家”以来,全球资金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这些新兴经济体国家赚取了大量财富,炼金术(AIC)研究总经理何盛德(James)认为过去十年的全球热钱包括产业资金从三个方面已经赚得彭满钵满:一个是这些国家的利率长期高于欧美国家,吃利差赚大钱;一个是这些国家的汇率过去十年出现了典型的升值机会,吃汇率升值赚大钱;一个是这些国家的畸形产业发展造就了高泡沫的资产,吃资产价格差赚大钱。现在看,汇率、利差、价格差三种收益都是时候该获利了结了,全面撤退了,特别是美国机会来临后,更会如此。三个方面的原因支持这种判断:

第一个,这些所谓的金砖国家,真正具有全球性竞争力的产业不多,大部分国家之所以过去十年成为了高速成长的经济体,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人口红利,制度红利,产业转移迎来的红利等。十年过去了,这些国家的人口红利已经在逐步消失,廉价劳动力概念开始变得模糊,这些国家的制度红利例如对外资优惠也正在迅速消失,反而是在不健全的法治和市场经济环境下,外资逐渐被强势的内资政府企业不公正地对待,同时这些国家迎来的产业大转移也开始再度面临产业大转移,这一次不是转入,而是转出了,其中有一部分是回流美国,一部分流到东盟经济体等。这注定了资金的回报率开始在这些国家变得困难,相对美国的环境,投资环境和投资收益变得越来越难,如果这些企业是美国的,假如采取适合本地的一些灵活政策比如善意行贿,又将面临美国的司法追查。当美国经济开始自主复苏,这些资金回流美国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第二个,这些所谓的金砖国家,对于这些国家的靠近权力的部分人而言确实是金砖,因为用十年到二十年的时间积累了西方国家财团需要四五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够积累的财富。但是,这都是活生生地“抢劫”使然的,例如这些国家的股市都是绞肉机,例如这些国家的产业畸形,一部分产业例如像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造成了一个行业繁荣万个行业枯萎的世界奇观。而出来混的都是要还的,没有只涨的资产,也没有一直朝阳的行业,更没有高度透支的价格还可以长期泡沫化脱离基本面,这些新兴经济体中特别倚重固定资产投资的国家,都已经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了。如果通过进一步的货币政策刺激固定资产投资释放经济增长动力,将进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就像给一个过了徘徊在生死临界点的虚胖的人继续吃高热量的食物一样,短期快感会迎来长期悲痛,虚胖的人本来就很虚弱,将有死亡危机;而不通过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真实地大幅回落不可避免,同时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在所难免,这就像给一个虚胖的人提出了短期超负荷运动减肥计划一样,短期痛苦,而且不一定坚持得过去,长期虽有利,但似乎希望也渺茫。这种两头都要撞墙的局面,注定了这些资金将出逃这些国家,因为这些国家注定需要经济瘦身计划,稍微有点理性的人都会这么做,但将是刮骨疗伤般的痛苦。这注定,资金回流美国将一直持续。

第三个,世界从来都没有奇迹,奇迹都是人为的。过去十年的这些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济蓬勃发展,实际上不可能独立于欧美国家的发展轨迹的,特色模式并不存在。美国经济在2008年迎来了次债危机,导致经济崩盘。这些新兴国家呢?有次债危机吗?从现实来看,这些国家的债务危机,影子银行,隐形次债危机要比美国严重很多。从这些新兴经济体的国家货币膨胀量和信贷规模增长量来看,要远远高于美国,甚至高于全世界许多国家加起来的总和。同时,从今年来看,美国开始要退出量化宽松了,经济不需要货币政策再扶上马送一程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虽不完美,但其效果了。而这些新兴经济体恰恰相反:一方面是天量的货币发行不但没有刺激到经济良性运转,实现产业升级,反而是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畸形发展,拉大了贫富差距;另外一方面是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开始钝化,信贷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但经济增速却不断地下滑,开始出现货币政策和经济增长的背离局面,这是货币政策失控的明显征兆。就这一点,跟日本相比,日本的激进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要更加有效一些,比新兴经济体那些国家。这导致了两个结果,一个是真实高通货膨胀的长期化,消化天量货币供应;一个是经济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发生美国式的次债危机一样的结局。但,美国发生次债危机,四五年时间就恢复过来了,日本发生衰退,二十年时间还未恢复,这些新兴经济体发生类似的大萧条大衰退,带来的影响将远远超过美国的次债危机,日本的大衰退,特别是对这些国家的国内的影响更是如此。资金没有理由留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接受长期不确定性的洗刷,自己国家的富人都财富大转移了,国际热钱更是将推出这类市场,同时美国机会又再度出现了。

从这几个角度看,新兴经济体,尤其是“金砖国家”从今年开始的日子将不好过,经济大衰退和高通胀长期化将在所难免,资金出逃将是一个明显而又持续的过程。金砖国家中,或许有会平稳过渡,从金砖国家变为火砖国家,或许有会在劫难逃,要变成豆腐砖国家了。

而对于金砖国家的人而言,无论投资什么,本币现金、房地产、股市、债券、期货、保险都将挨刀子,横竖都是要割肉。或许买点真正的金砖,尤其是乘价格下跌过程中分批吸入一些,未来割肉会少一点,内心踏实会多一点。

风险提示:文中内容均不构成个人化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凤凰财经立场。本文或其任何部分不应被视为任何买卖的邀请或诱导。凤凰财经不能保证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文中的任何错误都不能成为向凤凰财经提起任何申诉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