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读书要激发兴趣

 雪峰读书 2013-06-21

    5、读书要激发兴趣

    听一位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多年的老师说:“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们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使学生对读书达到入迷的程度,从而自发地去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我认为这两句话是很有见解的经验之谈。一个人只有首先有兴趣读书,才能谈得到读书方法,一个对读书不感兴趣的人,同他谈读书方法岂非白费口舌。试想:如果厌恶读书,把读书看成是一种负担;或者只是奉命被动地读一些书,其他什么书都不看,那怎么能养成“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的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呢?我们在学校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同学在课堂上偷偷摸摸地在底下看些课外的书,有鬼话连篇的神鬼书,有爱得死去活来的口袋书,有破案的侦探书,有江湖恩仇的武侠书,等等。这说明这些同学也是喜欢读书的。只不过他们喜欢的是课外的书。为什么喜欢课外的书呢?因为不要考试!如果要考试的话,我相信没人会喜欢。还有就是上课的书,就像不长树木的山峰不想攀登,不长草的沙漠不想超越,没有绿秀没有水,像个七八十岁老秀才满口“之乎者也”,一听就打呵欠,一看就想睡觉。如果是青山绿水,每个同学肯定是留连忘返,恋恋不舍,就像到旅游的地方和漂亮的姑娘和小伙子在一起载歌载舞,跳到天亮也不觉得累。可见,兴趣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据此,我把衡量一个人真正养成了读书习惯的标准,归纳为一句话:永远不会觉得读书是苦事,而觉得是乐事;即使精神上已感觉不支,但无论如何都不觉得书是讨厌的东西,并且相反,觉得津津有味;除非不得已,总不愿自动放下它不看。那么,怎样激发读书的兴趣或嗜好?

    我的体会是,一个人对书籍的兴趣或嗜好,是带有很强的个性色彩的。适合你的书,不一定适合我,也不一定适合他。我喜苏格拉底,我并不禁止你厌苏氏;你喜李太白的浪漫主义,我偏喜杜子美的现实主义,半分强求不得。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正如南方人爱吃米饭,要北方人也须跟着爱吃米饭,岂不可笑、可气?人之气质各有不同,俗语所谓“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品”和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便是。口之于味,不可强同,不能因我的所嗜好以强人。先生不能以其所好强学生去读。父亲亦不得以其所好强儿子去读。只要自己喜欢,感觉好,大可以读得不吃饭,不睡觉,忘乎所以,达到那种“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境界。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所以,读书不可勉强,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要义。有人一讲到读书,就请人开“必读书目”,硬着头皮咬着牙根去读,殊不知读书全由兴趣而发,须求气质相合;有人一听说某书是名著,因为要做通人,也是硬着头皮去读,结果必毫无所得。遇后思之,如作一场恶梦。甚且终身视读书为畏途,提起书名来便头痛。萧伯纳说许多英国人终身不看莎士比亚,就是因为幼年塾师强迫背诵种下的后果。许多人毕业离校以后,终身不再看诗,不看历史,亦是旨趣来到学校迫其必修所致。所以书不可强读,因为学问思想是慢慢胚胎滋长出来。其滋长自有滋长的道理,如草木之荣枯,河流之转向,各有其自然之势。逆胜必无成就。树木的南枝遮荫,自会向北枝发展,否则枯槁以待毙。河流遇了矶石悬崖,也会转向,不是硬冲,只要顺势流下,总有流入东海之一日。我觉得读书都是首先从兴趣出发的,而触发自己产生惊奇心理的往往是课堂中提到的新鲜事物、书本中的一知半解、或是自己生活中灵感的火花;接着通过各种手段,比如上网或是查找相关的书籍,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就像连锁反应一样触发下一个联想点。这种无形中知识的增长,就好比以这本书为圆心逐渐触及周边的书籍,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期理解更多的书。其实,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读书和自己的志趣有关,而一个人的志趣,又常常因为时代、环境的变化有所改变。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有你所应读,我所万不可读,有此时可读,彼时不可读。即使有必读之书,亦决非此时此刻所必读。见解未到,必不可读,思想发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读。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少读古文尚书,挨打亦读不来,后听同学说《左传》甚好之,求授左传,乃易成诵。他在《史通》中称赞说:“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语言之精要已成为后代楷模。《庄子》本是必读之书,然假使读庄子觉得索然无味,只好放弃,过了几年再读。对庄子感觉兴味然后读庄子。至于其他世俗或名人判定的选择标准,统统不要理,也不该理。只能读那些你读得下去的书,其他的无论名气多大,无论牌子多响,无论标榜多么光彩渊博,统统不要理,也不该理。你觉得这本书适合你的口味,你读了能增长见识,能动情感,你乐意接受这些见识和情感,你就读;反之则放弃。读书是自己的事。没有什么应该读不应该读,只有个人喜欢不喜欢读。比如有些书一直被公认为了不起的杰作,似乎人人都应当早就拜读过了,可惜,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不过,也有一些杰作,所有最好的批评家都已予以评定,文学史上已经给了它们一席之地,可是,除了专业的文学工作者仍然将它们奉为经典之外,如今多数人已不再欣赏这些书。时代不同了,鉴赏的眼光起了变化,夺去了它们原有的光彩,今天除了有相当坚强的意志的人,一般读者会觉得它们实在难以咽下。同时生活在繁忙的现代,很少人有时间博览群书,除非与他们直接有关的书籍。对于这类书,各人都有自己的鉴赏标准,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会与其他人全然相同,至多不过有点相似而已。不论学者们对一本书如何评价,纵然他们异口同声地大加赞扬,若是它不能真正引起你的兴趣,对你来说,这本书仍然没有多少味道或仍然毫无作用。要知道批评家不见得句句正确,文学批评史上,有许多明显的谬误出自著名批评家的笔下。阅读的一本书究竟有多大意义,只有自己最清楚,也只有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读一本书的意义,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会与别人完全相同,最多只有某种程度的相似而已。要是认为,对我来说具有重大意义的某些书籍,也该丝毫不折不扣地对你具有同样的意义,那未免就太武断了。我想,谁能保证使某个人快乐的事物肯定也会使其他人快乐呢! 就我而言,凭兴趣读书不一定要读完一本再换另一本。有时倒觉得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无法每一天都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一本书可能对整体缺乏乐趣,但却可能被隽永的篇章深深吸引,也可能被精彩的情节深受感动与启迪,可善加选择其中有兴趣的部分阅读。

    读书与乐趣是有绝对必然的关系,然而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是可以培养的。现在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不讲兴趣。有的人读书毫无乐趣可言,一个有音乐天赋的,偏偏要浪费大好光阴来读所讨厌的土木工程;一个雄辩的,偏偏要不舍昼夜地去研究食谱;一个有志于哲学的,偏偏要硬着头皮去读经济学概论……诸如此类,强差人意,理由堂而皇之:要博学多才。另一种是全凭自己的兴趣。有些人读书,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一年之中可以时而习天文,时而研究蜜蜂,时而读莎士比亚。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书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其实,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记得我在大学学习时就听人说:平凡的老师只是照本宣科,优良的老师能深入浅出讲解,卓越的老师以身示范,伟大的老师则意于启发心智。我在学校读书时就经常找自己信赖的师长作一些必读书目方面的交谈,交谈中要把自己的兴趣、欠缺和已读过的名著告诉师长,以求获得有的放矢的指导。读书的兴趣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绝对概念。实际上也有许多事逼着非要去读许多书,有许多书,也是逼着非要去读不可的,有些有趣的书须得牺牲。比如:我在中学时,喜爱读文学书籍,想做记者当作家,高考时阴错阳差,被湖北大学政治系录取,学校规定的政治专业的必读书目,尽是一些经典原著,晦涩难懂,初看很枯燥,读起来一点兴趣也没有。但又不得不读。于是面对它、了解它、认识它、接受它,咬定牙关去硬啃,培养读这些书的兴趣,久而久之,啃出滋味,就爱上它,喜欢读,而且成了习惯,永生不渝。当然,在读书的过程中,如果有很好的老师给于带领与指引,那么学习效果会更好,快乐与兴趣也必然隨之而来。再比如:现在家家家里兴家电,不看说明书就不会用,这些说明书读不读?就要考试了,既然要考就应该考好,许多教材读不读?就要为晋级写论文了,写不好论文晋不了级就长不了工资,许多参考书读不读?人作为一个个体,要吃饭,要活命,为了能化解经济的威胁和压迫,有些帮助活命的书,读不读?所以,我认为读书的“兴趣”与“习惯”是相辅而行,缺少其中一项,就很难读出它的味道。所谓“读书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这话一点也不假,因为书处处皆有,无字的书更是众多,如果我們能多去读它、欣賞它,不仅可以修养品德,求取知识,更可以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不过要做到这些一点也不难,只要我们有心去做,且自动自发,那这一切就具有价值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