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读书要巧用环境

 雪峰读书 2013-06-21

11、读书要巧用环境

有的人不怎么读书,是因为他把读书这件事看得过轻,觉得不读书没什么,所以他会找出种种理由不读。奇怪的是另一些人,他们不怎么读书却是因为把读书这件事看得过重,觉得读书是要郑重其事地对待,读书必得有很好的条件才成。譬如读书要有完满的时间、要有不受干扰的环境、要有良好的精神气氛,诸如此类。我认为,这后一类人的理由,说出来其实和前一类人的理由差不多。不一样的,只是后一类人往往还期待着将来,他在心里对自己说,等到条件都完满的那一天,我一定会好好读书。这其实是自我欺骗。因为条件总是很难达到,不是这里不如意就是那儿不称心,远也不会有什么都完满的一天,所以结果也一样总是不怎么读书。即使有,到时候还是会找出不称心如意的地方。再说,一个人不好好念书,那么,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不读书的理由,而任何理由都不是真正的理由:房间太冷,光线太强,声音太吵,蚊子太多,这样的抱怨不过是为自己开脱而已。有的人心情坏的时候不想读书,心情太好也不想读书,心情不好不坏时觉得没劲,还是不想读书。不想读书,一年四季都可以不读: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过了秋天又冬至,收拾书箱过新年。所以,读书的环境是个观念问题。读书的观念问题解决了,读书的地点问题也可以找到答案。我认为,读书没有合宜的地点,读书没有理想的大环境,也没有理想的小环境。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一个人知道读书的乐趣,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会读书。其实,读书不是一日之功,天天读则见识广;实践千日不嫌长,常常做则本领多。读书没有大小环境之分,也没有四时之别。古人云,读书不择地,专精必有成。曾国藩的家书中多处谈及读书的环境,在一封家书里写道: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实为精辟之论。古人,有的把柴掮在背后,拿书在手里读;有的骑在牛背上,将书挂在牛角上读;有的在如蚊声如雷的夏夜,囊了萤照着读;有的在寒风冻指的冬夜,捧着书映着雪读。看似在这种环境中读书条件太差,也太苦了点,那么为何还孜孜不倦?道理很简单,兴趣使然。处处皆书香,时时可用功。一般说来,读书有个好环境能够读得心情愉快,读得有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读书环境不尽人意,也要想方设法创造好的读书环境和巧妙地利用各种环境读书。从我的读书生活来看,小时候,家在农村,家境贫寒,谈不上创造个好环境;在中学、大学,读书环境只是随机就缘;到参加工作后,上世纪七十年代及以前在县城工作,居住条件的限制,读书环境还是不算好,八十年代后调到省委党校工作,各方面的条件逐步变好,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创建读书环境。我除了精心设计建造一个好书房外,还在如下方面花心思,创造条件,改善环境:

一是书桌和书桌摆放的地方。在罗田工作时,开初连饭桌也没有,用几块砖头搁上废旧的小黑板当饭桌,就谈不上有什么书桌了。到省委党校工作后,我首先想到的是要添置一张书桌。1982年有了住房,我找木工新制作了一张像样的专职书桌。随着住房条件逐渐改善,我的书桌从无到有,二十多年来已更换了五次,一次比一次宽大、适用。书桌摆放在什么位置,我也用了一番心思。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有一张书桌已近乎奢侈;有书桌而临窗,则是步入了读书的天堂。过去住房小,无书房,书桌只能摆放在卧室临窗的地方,有书房后,就更不用说了。光线好,是临窗书桌的最大好处。蜗居一斗室,读书写字连白天也要开台灯,虽光亮,但总有昼夜不分的荒诞感。从斗室中走出,眼睛晃得生疼,恍如从监狱中出来放风;又如武陵人进入桃花源一样:初极狭,过一会则豁然开朗。当然,给读书人豁然开朗的自然是这临窗的书桌,它把人引领进书中的洞天福地。最为重要的是,看书看倦了,写作写累了,在临窗的书桌前抬眼即可看到近处的树、远处的山,触目皆绿,让人心旷神怡。绿叶丛生中,偶尔可听到一二句鸟声,更添情趣。极目远天,山与云的交界处,水乳交融,隐隐绰绰,平添一种雾里看花之美。更多的时候,是坐在这临窗的书桌前静读,默思,遐想。思绪纷飞中,神与物游,不知心之所向,意之所之。有书又有桌,有书桌而又能临窗,谁能说这不是读书人的莫大喜悦和欣幸呢?这时,我不免会想起古代的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一个字说明他们也是坐在临窗的书桌前苦读诗书的;而一个字则说的是读书人的清冷和孤寂。聊以慰藉的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不过,那么多的读书人,又有多少人能一举成名且让天下知呢?如此一想,便可知今天读书人的幸福了。临窗的书桌前,浩浩荡荡的光阴在流走。所幸的是,另一种光明也同时浩浩荡荡地进驻并植根于心灵的窗前。而这,正是读书人在临窗的书桌前手不释卷的不竭动力。我原本素喜桌上干干净净,不喜堆杂物。这样看起书来才会心情舒畅,真正达到窗明几净的境地。因此,在书桌上只摆一两本想看的书。案头书少,胸中书多,才是读书人追求的高境界。书少,书桌就宽了。光洁平坦的桌面泛着米黄色的光,一两本书摆置上面如同大海中行驶的一两只小船。笔,自然成了划船的桨或橹;如若写作,则一行行的横格是一条条通往知识海洋的航线。独处时,或站或坐,随心所欲;读书时,可多可少,无拘无束。这样的自由似乎只有临窗的书桌前才会有。但自从买了电脑之后,书桌上放的东西就多了,怎么清理过些时又乱了。好在房子大,读书看报的地方多了,根据需要不时交换场所读书,大脑与各个场所产生联想,在那个地方看的这种记忆会使记忆内容更鲜明。读书场所清静固然好,但在一种环境下呆久了,心理刺激慢性化,读书效率会下降。之于这种考虑,从此,我也就不怎么计较书桌临窗窗明几净了。

二是床头桌柜的设置。我有一个多年养成的习惯,午休也好,晚睡也好,早起也好,半卧在被子中也好,总要读一下书!即使一会儿的工夫。斜倚枕上,背靠床头,台灯闪亮,手捧书卷,默默阅读,有时合上书掩卷长思;有时闭上眼倒回去品味;有时禁不住会心而笑;有时由不得眼眶潮湿;有的书中夹着书签,随手翻到继续读;有时读着读着累了,顺手取出一张纸条或收拾起来的衣裤上的标签夹在里面;有时读着读着打起呵欠,放下书,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所以我的床头柜上,放着随时可取可读的书籍报刊,新到的杂志。就如著名科学史学家江晓原教授出的一本文集的书名借用卢照邻的诗句:《年年岁岁一床书》,不说一架,而说一床,读书人的散淡与自负跃然纸上。就如赵皇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眠,但是书却可以堂而皇之地置于枕畔,堆于身旁。我体会到,床头放着书,睡眠读下书,人睡得更香甜。有时会觉得摆脱了世俗纷扰的纠缠,沉浸于书中描绘的世界,带着对美好事物的憧憬,酣然入睡。睡梦中的情境都是书中的人物、场景,有时自己也成为了其中的主角,飞天入地大显神通;枪林弹雨毫无畏惧;驾车乘船走南闯北;生的平凡却当主角。甚至梦中发现许多的爱书,连书的名称都记得一清二楚。确实古人读书把枕上作为读书的大好时间,想一想不无道理。休息前的读书,会对休息产生催眠作用;没有读书的休息,一定不是最佳的休息。不过,于书而言,若非伟人毛泽东之大榻,不可多置久留。床头柜上的书也不宜太厚太大。整本大套的大小十二开的精装书放在书桌上慢慢翻阅,而床头看的书要薄一些,轻一些,侧着身子读才不太费劲。如果说,结了婚的夫妻俩,如果是新婚,卿卿我我,甜言蜜语,可能有话说也说不完,顾不上读书;那么,老夫老妻还有多少话可说呢?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柴米油盐,唠叨没完没了,天天如此,那有什么意思?睡觉前读书,有时也会发生一些冲突,甚至要吵起架来,我解决这个问题是:任你东西南北风,我耳聋不收台,自默读书岿然不动。这时我会联想到那些没有结婚的年轻人,精力旺盛,睡不着,读书更是最好的选择。看看报,读着书,何其美妙的夜晚啊!早晨赖着不起床,在被窝里翻来覆去无所事事,哎,来本书读嘛!马上就会平静下来。明朝左光斗左忠毅公题在自己书斋上的对联是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我也体会到,枕边山水枕边书,床头有书睡梦香。睡之前读会儿书,让书香伴你进入梦乡,多美呵!

三是卫生间的安排。我还有一个多年生成的习惯,就是蹲便池或坐马桶时读书看报。所以我家卫生间总有一堆书和一叠报纸。在我家的行为艺术史上,应该记一下这个忽有一日。那是2004年的一个寂寥苦夏,已经上小学读书快两年的小孙子——广广坐在马桶上忽感无聊,喊我立马送本书去,那是一本过期的画报,色彩斑斓,看得精精有味。我看他老半天没有出来,就吼他说,你怎么坐在厕所里不拉屎?干什么?他说,我在看书学知识!从此 我家流传一句歇后语:彭广宇蹲厕所不拉屎——学知识。我记得清,因为这小本画报是一个标志,广宇坐在马桶上阅读生涯进入便读的时代。还有一次我外出回来,看见广宇仙坐马桶上,面前赫然摆了一个小方凳子,上面放一大本书,怡然自得地读着。这一次,他看的居然是我新买回来的《中国少年儿童智力开发百科全书》,单就书名,还有比便读更贴切的阅读方式吗?我高兴得大笑起来,哈哈,广广在马桶上搞智力开发,说不定我家卫生间会走出一个科学家哩!说真的,自从广宇迷上阅读,全家人都松一口气。告诉他某个角落有本书,吃饭的时候到那个角落找他就行了。如果没有,就瞅一眼床上;如果还没有,那就去敲卫生间的门,一定会惊喜一个清秀美少年,他正与书、与马桶、与阅读浑然一体,不知有汉,何论魏晋。我从一本行为艺术的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每一个成功的行为艺术家背后,都有一个不称职的家长。所以我一贯主张:施教后代,30%靠遗传,30%靠身教,30%靠言教,还有10%,不管不靠,身教重于言教。大人们养孩子以便利为前提,只要小孩不找麻烦,一般就不要管。但是小孩到了无书不便的地步,就要管管了。有一次,我记得是2005年的冬天,屋子里清冷。广宇意起,先把绒裤褪下,弯着腰露着腚撅在书柜前找书看,大约一时没找到合适的书,便一头钻到书柜中翻将起来--真正的顾头不顾腚了。等他夹着书哈着腰迈向厕所时,虽然小脸是喜上眉梢,小腚却已然紫如淡茄。我亲了他一口,说道:孙子,何苦来哉?但是,广宇他安知其乐。有时,广宇便读尚可容忍,站着茅坑不拉屎就让人受不了了。广宇经常抱着一摞书进站,半天不出来,能把我们逼得步履蹒跚。绝望之时,忽如一声门拉开,他却春风拂面地,心满意足地,皮笑肉不笑地,很职业地,捧着书,跩着无需擦拭的小腚,出站了。马桶上纳新不吐故,对广宇而言,这是常事。我认为,马桶上的人生决定马桶下的人生。便读自有便读的道理,马桶上阅读,清净,顺畅,不走神,独立自主,妙在不言中,这些都是阅读的福音。我也听一些育人专家说:环境、兴趣、注意力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得一塌糊涂的条件。这样比照起来,厕所不比书房差,尤其是侧所门连着卧房门兼书房门,方便更方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