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读书要有计划

 雪峰读书 2013-06-21

1、读书要有计划

人生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刻开始。而没有规划目标就无法实现,人生也就很可能一事无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读书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这对一个人读书很有导向作用。读书是一个过程,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要有计划,才能有好的读书效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浩瀚书海是无涯的,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我们读书要有计划,不能毫无目的地乱读一气。 在众多优秀的书籍当中,东读一本,西读半册,获得的知识只能是一鳞半爪,毫无体系可言,虽然也可获益,但是事倍而功半。如果有计划地读书,明晰先读哪本书,后读哪本书,不致眉毛胡子乱抓一起,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很少有时间一口气吧一本书读完,这样,就需要进行实践规划,否则,本来兴致冲冲买来、借来要读的一本书,结果到头来一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年过去了,还翻不到一半。什么原因呢,就是没有总体的时间安排和执行时间计划的毅力与恒心。读书好比探险,没有一条真正的已成的道路,也不能全靠别人知道,而要自己发功夫费心思去搜求,这样才能一路走好。读书计划应包括所读之书目、读书的时间分配、地点的确定、进度的安排、要解决哪些问题以及解决的程序,等等。既要订出短期内小范围的读书计划,读什么内容的书,采取什么措施,达到什么要求,用什么标准和方式来衡量读书成效等,更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诸如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理想追求等,制订出长期的大范围内的终生读书计划,做到活到老,读书到老,从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能日有所学,日有所获,日有所进。当然,读书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所需要的书籍材料,又往往受财力、环境以及体力的限制,一个完整而不受阻碍的计划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有一个大体的计划,也就可以用时间和方法来补足一切的缺憾,消除其阻力。其实,读书的方法很简单!积极地读书,读积极的书;有系统地读书,读有系统的书。所谓积极地读书,是要有主动的读书态度,不能在别人逼的情况下才读书;而读积极的书,则是指书的内容,应该光明、向上,而不能消极、颓唐。至于最后两句话的意思,则是说应当先拟定一个读书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来,书的内容更应当选择有系统、有组织的,才能收到最佳的读书效果。我的读书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阅读书目。制订阅读计划,一定要开列必读书目,要注意把各个方面的相关优秀书籍列入自己的阅读范围,不能仅仅限于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领域。如果只是专注某一方面的书籍,就会把自己的视野和思维囿于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失去了广阔的知识海洋。要完善自己知识体系、健全自己的人格,就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书籍。但是也不能漫无边际,不分轻重缓急。过去在学生年代,我曾请语文老师和专业课老师给我开列过课外阅读的必读书目。参加工作后,我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定必读书目。我认为,开列必读书目,选择阅读内容:一要明确阅读目标。比如说,在学生时代,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理解课内所学的知识,拓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进而由一斑而窥全豹,由一点而窥全面。二要请师长指导,帮助有目的的选择必读书目。比如说,在校学生的课外阅读难以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也就很难得到有益的指导,特别是许多名著,尤其是外国名著,内涵丰富,其写作背景或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要想理解其深刻的主题,对于青少年学子来讲,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兴趣;而且,如果缺少指导,在课外读物选择上也会存在盲目性的弊端,一味地以有趣为选择标准,以猎奇和消遣为目的的阅读心理,导致阅读热点为武侠、言情、警匪之类的小说,而对其他书则趣味索然,以致于所读书籍的品位较低,甚至一些坏书也成了手中的常客。由于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有较大差异,有的喜欢流行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尽赶时髦有的喜欢名人的,不管歌星影星,出名就行;有的喜欢读那些大案要案、红墙秘闻;有的喜欢读那些风流韵事、奇闻异趣;当然,也有喜欢读文学作品、时文报章的。要明白,只凭个人兴趣而不考虑知识需要的阅读,最终会导致发展不平衡、知识严重倾斜。开展课外阅读,虽然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并非所有的书都适合学生读。看课外书首先要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决不能想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尤其是现行出版物多如牛毛,若没有一个计划,老师不加指导,由着学生感觉,良莠不分,信手掂来便读,不仅时间不允许,白白浪费时间精力,而且势必走入误区,严重的会被一些书教坏。我看到2000年推行的语文教学大纲,认为有一点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它给中学生列出了十大名著二十大名著的目录,对中学生需要读的名著作了比较明确的界定。这样,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阅读一些虽然兴趣不大但非常重要、能终生受用的读物。与此同时,考虑到学生个体的阅读爱好,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根据其兴趣特点、阅读能力,推荐于其有益的一定量的课外读物供其阅读,以发挥其特长。对教材的阅读应是学生阅读的主体和重点,课外阅读应围绕课内阅读来展开。这样老师在选择读物、进行阅读指导时,就会有意识地拓展课堂阅读内容。三要切合实际。要读多少书,读哪些书,必须根据实际制订一个计划,开列一个书目,划分一个明确的读书范围,规定在什么时间读什么样的书。目标不要订得太高。太高了,实行起来比较吃力,或者根本无法完成。这样,时间长了,落空的次数多了,就会丧失信心,使读书计划成为一纸空文。开始时,不妨先把标准订得低一些,这样,实行起来比较容易,也有利于培养读书兴趣,积累读书经验。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从而把计划安排得更加合理,使读书的效果更好。在选择专业科目的必读书目上,既要顾及各门学问的完整性,又要顾及读书人的多种层面和多种可能。不要把书目开得太多太长。如果必读书目太多太长就变成了重要书目,可能一辈子也读不完。有的还需要寻找一种更有针对性的小书目。四要有能反映事物的特点的相关的作品进行阅读。经过阅读后,在查阅资料、提出问题、探究阅读的过程中,自己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积极性也会充分调动了起来;这样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累多了,写作时,就能厚积薄发,旁征博引。比如说积累了丰富的文学素材,使得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也大大提高。

二是读书时间。首先自己先看一下书的目录、前言和后记,了解这本书的大体结构和写作意图等等。清代学者王鸣盛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张之洞也说:倘若读书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目录学乃一学科之纲,纲举乃能目张。在了解目录之后,尽量掌握辨伪与鉴别的本领,剔除伪冒与无价值之书,把精力集中于读有价值之书上。具体到阅读每一本书也要有计划性,譬如,合理地确定每天读多少页,或者是多久读完一本书。接着把一本书分为几部分,然后开始规划,每天晚上要看到第几章、第几节、第几页,明天早晨、中午、傍晚、晚上等等分别看几页,后天、大后天、下星期等等直到把这本书在头脑中规划完,用铅笔把时间注在目录上。然后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雷打不动,要是有事拉下了,那今天的内容就相应地增加到明天的学习任务去。就这样,最后提前完成了读书计划。所以,真要学习,就要按照既定目标规划读书时间,这样,自己就心中有个方向,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了。如此日积月累,学问就与日俱增。我到党校工作后基本上养成了一个读书习惯:清晨,在开始工作之前,我总要读一会书或报刊,内容不外乎是有关自己从事的专业科学知识和时事政策,因为这类书籍报刊是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而且对于清新和集中注意力的头脑有好处,这样我的一天开始了。当一天的工作完毕,心情轻松,又不想再从事激烈的心智活动时,我就读历史、散文、评论与传记;晚间我看古今中外的小说。在床头,我放一本字典和心情一点不受影响的书,可以随时取看。习惯成自然,生活过得有滋味。

三是读书方法。读书要针对阅读内容和自己的读书条件选择读书方法与技巧之外,我认为还要注意:(1)所列的书籍有的当然是需要仔细阅读,精心研究的,如唐诗、宋词、《红楼梦》粗读等一系列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化典籍。其中的文字虽言有尽而意无穷,需要认真揣摩,而且有些精彩的段落要会背诵。但有些书籍并不需要读原著,有些书只需泛读以获取轮廓梗概、大框架、大线索的了解,或只需要进行摘要性的阅读。(2)学会感悟。感悟是主动读书、创造性读书具体表现,是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课外阅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优美感人的或是富有人生哲理的精制散文、诗歌等,也有许多反映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应学会感悟,唤醒情感体验,再利用已有的生活体验,调动想象、联想去再现、再造文章情境,使自己在和谐愉悦的阅读审美情境中,徜徉于感悟的文化走廊上,开阔视野,丰富想象,进而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提高感悟生活的情趣和能力,同时也享受读书的快乐。所谓通过阅读来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会阅读。阅读能力也只有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在自主感受、自主理解、自主鉴赏、自主感悟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促进和提高。(3)读书计划一经制定,就要认真实行。有的人计划订得不错,可一遇到事情,就把计划丢到一旁,还自我安慰说:今天晚上情况特殊,明天再读吧!要知道,今天遇到这样的事,明天也可能遇到那样的事。这样下去,怎么能够完成读书计划呢?正像一首诗所说的那样,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培养有计划地读书,坚持不懈的读书,不仅能够提高读书效率,而且还能锻炼我们的意志,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