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读书要多读经典原著

 雪峰读书 2013-06-21

记得在我刚进大学的时候到校图书馆借书,我请教一位图书馆管理员:我刚进大学读书,应该借些什么书阅读呢?他说,先找一些名著垫底吧!旁边有位年老的图书馆的管理员笑眯眯地告诉我,他能从一年级学生的借书卡上预测这些学生将来的成就,几乎是百试不爽。毫无规律胡乱借书的很难有希望,借书卡上过于疏空的当然令人叹息,借书卡上密密麻麻的也叫人摇头。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是走向精神成熟的起点,因而先要做一点垫底的工作。垫什么样的底,就会建什么样的楼。因此尽量要把底垫得结实一点,但时间不多,要寻找一种省俭方式,而最省俭的垫底方式,是选读经典原著。我听了很感动又受启发。从此,我自觉地多借多读经典原著,逐渐认识到他们讲的很有道理,自己在读经典原著中也总结出了多读经典原著的道理和方法。

我前面说了,读“杂书”,成为“杂家”,天文地理、三教九流知识、人生百态中的理儿都应该懂得,这是必要的。如果不多读书,就没有个比较,就不容易知道提高到哪里去。我们常常一方面要提高质量,一方面又不十分清楚提高到怎样一种境界。就像一个跳高的人,假如没有前面横着的那条杆子,凭空跳去,缺少一个看得见的努力的目标,就不容易长进。古人说“开卷有益”,这话有它的道理。然而要达到知识的系统整合和灵活调度,使丰富广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的信手拈来,从苏格拉底、庄子、黑格尔、海德格尔到伽达默尔系统哲学乃至禅宗的悠然意会,从孔夫子、陶行知、夸美纽斯、第斯多惠、杜威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心有灵犀……都要一一探求也是做不到的。唐以前,一个博学的学者,可以读尽天下的书。宋代有了印刷术,再博学的学者,穷毕生之力也读不完所有的书。人生在世,短短数十春秋,真可谓寸金难买寸光阴。如何更快的使自己脱颖而出,更有效的迈向成功之路,是我们都在思考的问题。其实答案很明确,就是提高效率,专注追求。与其花时间去挖无数浅坑,不如专注的去凿一口井。因为甘甜的泉水总是深埋在地下。在有限的时间里,越广博只会越浅薄,到头来你都无法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因此,读“精品”才是可行之路。

所谓读书要读“精品”,就是要多读经典原著。我认为经典原著,虽说不上一句顶一句,但它的思想内涵和知识含量是非经典所不能比拟的。经典著作一般艺术性、趣味性很强的,常读常新,读多了,潜移默化,便会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学识、品位等。哪怕只是一瞬间,它都会使人从中感受到一部分生活的意义;那怕读“精”虽量不大,但读后根基扎实,学识精纯,给人的印象反而是读书很多。人们常说要提高某种事物的质量,但这个质量的标准不应当是个抽象的,而应该是具体的、鲜明的标准。比如说,要提高作品的质量,提到什么水平呢?这个水平不能是个抽象的东西。一般来说,精品书籍往往具有如下特征:超前的预见性,超强的概括性,深邃的思想性,丰富的哲学内涵,或寓意深刻、或具有科学性、或鲜明的时代特征,或将之融合为一体。时间最无情,历史最无情。中国的经典文化囊括了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历史大浪淘沙,经受住时间考验而留存下来的书,是世界上亿万读者多少年来为从中得到特别启迪而阅读的书。不是很多书都能经受住这种考验的。试想一下,现在一年之中有多少“畅销书”在我们面前呼啦啦的赶过去了,三年五年几十年,没有多少能够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下来,成为“经典”。一部经典名著不管是不是够格,总是时间和空间节选的结果,我们可以不在乎经典名著,却不可以不在乎时间和空间。经过那么多年流传下来的、经过多少代人检验过的经典书籍,之所以没有被日新月异的社会所淘汰,当然有它们优秀之处,总会有它们闪光的地方。这些文化没有时间的限制,永远都会对后人有所启迪。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诗经、九歌、汉赋、唐诗宋词们,已经穿越过时代的光芒,给了我们一种仰望人类文明的机会。比如,罗曼·罗兰的很多作品读完后,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感受到某种道德的熏陶。近日读报看到,武汉大学信息与管理学院王三山教授,在该校举行了一场“中国传统经典中读出文化自信”的讲座,他引用了国外的一个观点,外国人认为读经典名著是进入精英阶层的必要条件,对提升个人素质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他认为,对于中国的大学生来说,应该具备以下素质:专业知识技能,专业以外的文化修养,人生的学问以及传统民族文化的责任心。他建议,进入大学后,大学生不仅要应考,更要多阅读经典充实自己,读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这是很有见地的。他说,作为中国人应该有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史记》、《红楼梦》、鲁迅的小说,不能不读吧?唐诗宋词不能不读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这些激动人心名句,有什么理由不充满自信呢?所以,我认为,读经典原著,至少有四点理由:第一、经典名著开阔眼界。第二、经典名著资助成长。第三、经典名著帮助了解生活,认识自己。第四,经典名著可以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从别处得不到的。第五、读经典性的书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读经典性的著作,一定要“进得去,出得来”。进去了方可寻觅家园,而灯火阑珊处的风景只等待慧者。读书中生出的快意,使得生命感领着本真的欢喜与虔诚、透悟与识见,如此方能在溪清如许中觅到源头活水。一部经典原著,一旦读进去了,它会把读者带到更高的境界。书,尤其是世界名著,那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所在。一个没有比较艰深著作的民族是不深刻的民族。真正的艰深,不是因为它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是因为它直面世界本身的复杂。一部好书就能带着读者去自己所无法到过的世界,像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兴衰史的描绘,展示了广阔的清王朝封建家族生活的场景,整本书包罗万象,像建筑、园林、服饰、器用、饮食、医药、礼仪、习俗、宗教哲理、音乐美术、戏曲文艺,包括是诗词歌赋、对联、灯谜、酒令……真是应有尽有,无不一一毕现,整个旧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活画面都被它真实地刻画了下来,让我们有如身临其境般地领略到两百多年前所发生过的一切。因此,有人就说它是“中国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这是由于古代语言的优美,还是因为伟人的品性使其作品经古常新?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像这种具有百科全书式的社会认识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的名著还有诸如法国雨果的《悲惨世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作品集(这是一个包含91部小说的庞大作品群,它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俄罗斯列夫·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等。所以,许多有识之士,杰出人物就是凭着大量的阅读与深入研究艰深的著作,练就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本领。俄国19世纪哲学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有一本小说《怎么办》,在当时影响很大,因为小说中写了几位那个时代的新的人物,其中最杰的一位名叫拉赫美托夫。这位拉赫美托夫读书有一个习惯,就是只读经典著作,例如文学就读果戈理,物理学就读牛顿。他说,其他一些著作,我只要翻一下,就知道它们是果戈理的模仿,或是牛顿的模仿,有的是很拙劣的模仿。正因为他读的经典著作,所以在同样的时间里,他的收获比别人大,他的进步比别人快。唐代诗圣杜甫曰:“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宋时苏轼也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多读些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对如何提高读书质量就有一个可以摸得到的标准,对自我文字水平的高低,也就会有点具体的感受。多读经典名著,经常接触经典名著,经常聆听大师,可以把自己的品味提上去。如今,我们中国人,穿洋服,染洋发,吃洋食,过洋节,说洋话,乐洋人之乐——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没有了!——这是失去了文化身份、没有精神归依的灵魂漂泊的民族的悲哀!没有科技不足以强国,没有文化则足以亡种。”一部似乎并不怎么样的作品居然被时间和空间首肯,这本身就是一个极有文化深度的悬念,光凭着这个悬念也值得去读一读。更重要的是,名著因被很多人反复阅读,已成为当代社会词语的前提性素材,如果不了解名著,就会在文化沟通中产生严重障碍。名著和其他作品在文化方位上是不平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们,很大一片土地就不在话下了。对于专业之外的文化领地,我们没有时间去一寸一寸占领,收取几个制高点就可以了。对于名著不能平均施力,一个时间只能死啃一本,附带着集中阅读与它有关的书籍,务必把这个制高点完全占领。这是一个似慢实快的办法,书桌上不堆放多种类别的书,更不要摆出博览群书的派头一目十行、一天一本。如果本本都是泛泛而读,到头来就像愚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满地狼藉却食不果腹。应该反过来,慢慢地啃一本是一本,神定气稳地反复咀玩。每一本又都是高水平的作品,那么用不了多久,其学问规模就影影绰绰地成型了。何况不是人人都懂得如何选择好书来读,倘若读了坏书反而有害,而经典名著至少不会是坏书。而有不少当代读书人很少在经典名著方面下功夫的。甚至有人认为,这是“老古董”,是“落后”。这些意识严重阻碍民族文化的传播,严重影响精神文明的发展。“问君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当今社会的发展,只是尤为重要,而书籍只是这知识的源泉!源泉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推动历史发展,承载人类文明,这是大家都明白的。而今,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取源”的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读书不在多,能精就行!这里的精是指在某一领域的高、精、尖;是指在追求时的专注;是指辩证的吸收与扬弃。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各行各业的深入发展,分工越来越细,各个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是空前的高涨。我们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呢?我认为,还是要从经典原著读起,使自己作到一进入就站在一个高的起点上,进而要读那些新书。

每个学科都有若干经典名著,这些经典名著都是每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每个学科都有一批大师,这些大师的著作也充满了智慧。读这些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就是为了吸收他们的智慧,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使自己更快地成熟起来。我在读经典名著中比较注意想象和联想。因为再抽象的理论表述,在进行思辨理解的同时,要把它还原成日常生活的图景,有些需要现成的联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构造。我一直认为,无法进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认为理解抽象概念,这个概念在他那里也已经是一个死的东西了,既没有联结能力,也没有生成能力。读经典名著中强调了想象和联想,从而在生活中与人交流中,在教书育人中,在科学研究、著书立说中,才能“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均任翁张”,才能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妙语连珠,得心应手。这都是一种熏陶,一种潜移默化。今天的书市像时装一般迷离。稍好一点的小说马上被拍成影视作品。受电视剧的诱惑,我看也突击性地看过王海玲的《牵手》,海岩的《玉观音》以及其它如绵绵、张小娴等一些美女作家的作品。充满时尚的味道,但这些作品,读过则读过了,像鸟儿在天空飞过不曾流下翅膀的痕迹,什么时候你都很难再想起其中的人与事。当然,与麻将之类的运动相比,这种阅读仍不失为一种美好的消遣。但唯有中外名著的光芒会照亮人的一生。那里面的主人公是那么鲜活,仿佛随时都可能站起来与你对话;书中的人物的命运,不时在向你预示着人生的无常,叫你笑对人生;背景是那么的宏大,让你走进一个史诗般的年代;作品的思想是那么的深刻,时时激起你的共鸣;语言是那么的华彩,不得不叫你惊叹文学的神奇感染力。“你以为我穷,我不漂亮,我就没有感情吗?你错了,我们是平等的,正如你和我一样最后都站在上帝的面前”。多少年岁月的沦桑,简爱在罗切斯特面前那充满自尊、闪烁个性魅力的表白都在我心中铿锵作响,挥之不去。那么,如何读好经典原著?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有一套精选读书法。他在《基督山伯爵》中,塑造了一个博学多识的人物――法利亚长老,并通过长老之口谈了这样的读书方法:“在我罗马的书房里,我将近有五千本书,但把它们读了许多遍以后,我发觉,一个人只要有150本精选过的书,对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可齐备了。”在这里,他认为150本书就能囊括“人类的一切知识”,显然不够科学。但是,大仲马注重“读精选过的好书”,却是值得借鉴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道:据估计,一个最勤奋的读者,毕其一生所能读完的书也不会超过两千本。因此,我们作为为教师不仅要会读书,还要会严格地挑选书籍并善于指导读书。教师的读书,有别于社会上的阅读喜好,教师读书要有一定的指向性,除了要广泛涉猎报纸、杂志,以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外,更要多读专业方面的书、教改方面的文章,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的论著。同时在读书时要勤思考多观察,不要成了“读书匠”,要做到开卷有益。现在,有一些青年人对经典原著有一种逆反心理,为了保持自由而故意避开,这是孩子气的举动。当然,经典名著学问深理论厚,特别是古典深奥难懂很难读。要精读一本经典著作或一本前辈大师的著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有时要花很大的力气。在这里,我概括地归纳一下名人名家读经典原著的方法,出些主意,打开这个奇妙的世界:

一是对经典原著要 “熟读玩味”,就是说要放慢速度,反复咀嚼,读懂,读通,读透。一个人要提高文化修养,打下做人、做学问的根底,必须精读几本书。精读,换一种说法,就是细读。人们对于一些前辈大师的著作往往读得很粗心。细读那些前辈大师的著作,可以读出许多新的东西,可以读出许多对我们今天仍然很有启发的东西。如读中国经典名著,首先是读知识。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如《唐诗三百首》,里面就包含了很多常识和民族的思想。中国古典书籍,始终贯穿一条红线,那就是宣扬“忠信孝悌”,宣扬“舍身求义”。长期的耳闻目染,使这种思想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脑海中,从而铸就了我们的民族魂,从而养育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从而使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在挫折中前进,逐渐摆脱孱弱走向强盛,傲然屹立在地球村的东方!其次读出人情味。工业时代使现代人慢慢机械化了,而多读富有人情味的古代经典名著,会使心情变得舒畅,压力得到缓解。

二是读经典原著,不能太性急,不能贪多求快。熊十力先生曾经说,过去一些名人传记往往称美这个人“一目十行”,其实这种人在当时不过是一个名士,很少能成就大的学问。所以读经典著作不能求快。相反,要静下心来读,要放慢速度,要充分消化,把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充分地吸收到你自己的头脑中来。对经典作家的著作,一年能读两本,就是很大的成绩。如果坚持下去,10年你就可以精读10本,20年你就可以精读40本,那就了不起了,人人都要对你刮目相看了。

三是读经典原著,要善于抓住书中最精彩的东西,抓住最有启发性、最有包孕性的东西。所谓最有启发性,就是能够启发智慧,推动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所谓最有包孕性,就是作者提出了某些很有价值的思想和命题,这些思想和命题有着极为丰富的内蕴,可以发生出许多新的思想。经典著作和大师著作的价值,就在于这些富有启发性和包孕性的思想和命题。这就是精华和灵魂。我们要善于发现,要善于抓住,要善于挖掘。但是有的人读书的时候不善于抓住这些东西,而抓住的往往是一些很一般的东西,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在别人的书里也都有的东西,对书中真正的精华、活的灵魂似乎视而不见,一点也没有抓住。这就是理论思维能力的问题,也就是理论感的问题。一个人缺乏理论的直觉,就抓不住别人著作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那样虽然也读了很多,但真正的收效并不大。就像一个人进了一座钻石矿山,发现不了真正的钻石,却费了好大劲抱了一大堆普通的石头回来。

四是读经典原著,要截断众流,不要读那些二三手文献。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著,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1884年8月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格奥尔格·享利希·福尔马尔给恩格斯写了一封,说有一位女士对社会主义感兴趣并打算研究社会科学,但不知进哪一所高等学校才好。恩格斯复信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大学里每一门科学尤其是经济学被糟蹋得很厉害,关键是要自学,并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恩格斯在信中说:“从真正古典的书籍学起,而不是从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国经济学简述读物或这些读物的作者的讲稿学起。”“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习从重农学派到斯密和李嘉图及其他学派的古典经济学,还有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著作,以及马克思著作,同时要不断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说,要系统地读原著,因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从其阅读过的书目来看,他虽然也读过大量的通俗小册子,报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读得最多的还是那些经典原著。他认为,系统读原著是从事研究的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可以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发展过程,了解这一理论的全貌。我常听到人们说:原著总是艰深的,“名著太难懂了,我啃不进去”,不如读第二、第三流的作品省力。虽然这也是一种读书方法,但只能辅助作用。如果一个人老读三四流的著作,就会被那些著作把自己框住,自己的情趣;格调;眼光、追求等等也会慢慢降低。我承认读原著会是很难的,其实,第一流的作品由于逻辑比较清晰,表述比较果断、个性比较鲜明、形态比较优美,阅读起来不见得比第二、第三流的作品费力。即使费点力,因你内心深知其足可以一当十,也会感到值得。毕竟注释本和今译本隔了一层。有文化基础好的人,最好少看赏析类著作,应从解释者的角度跳出来,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心去体悟原著。但是也要考虑具体情况,如对于历史性的作品,可以考虑节省时间读翻译的作品。

五是在具体方法上,按照下面的步骤去读:(1)要知道正需要读什么,是一部哲学著作,是传记或历史,还是小说,剧本?而要想知道这一点,查一查目录,读一读封面和前言,或者在《读者百科全书》中查一查题目或作者。(2)不要躺在床上读。读精典名著必须思想活跃,器官敏锐。如果你躺在床上读,你就想睡觉,那么当你开始打瞌睡的时候,你就会埋怨那本书。(3)不要被众多的人物所左右。比如:曹雪芹在他的《红楼梦》一书中写了众多人物:清朝嘉庆年间姜祺统计共四百四十八人;民国初年,一部署名兰上星白的《红楼梦人物谱》的书出现了。这位作者对《红楼梦》的人物仔细地理了一下,精确地说出了里面出现的人物数:总收人数721人,还提到了古代帝王23人,古人115人,后妃18人,列女22人,仙女24人,神佛47人,故事人物13人,共262人,这两类加起来有983人。这么多的人物,让每个人物都形象清晰,着实是一件难事,更难的是还要用他们来婉转地表达些什么。难怪有很多人说,读“红楼”读了这么多遍,连书中的人物也没有搞清,更不要说内容看懂了。我的经验是在这些人物中只围绕五十多个主要人物的生平和故事来阅读就可以了。再比如: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的第一章中用了22个又长又复杂的名字。使你脑袋发胀。这时,不要急着往前翻,坚持看下去,渐渐地,这些人物就会变得清晰。你会觉得和他们在一起,就像和你的老朋友在一起一样。你记得你的许多朋友,在结识前也是陌生人。(4)给作者一个机会。不要过早地说“我看不懂”,要坚持读完。有时也许是你对你要读的那本书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如读啃马克思的《资本论》要啃三遍,才看懂。如果你认真看了但确实看不懂,你就把它放到一边,搁一天或一年,先去读另一本书。(5)大段大段地读 ,别小口小口地啃。读的句子越长,就越能进入书的节奏和感情,从中得到的乐趣也就越大。(6)读作者读的书。例如,莎士比亚为了写《尤力斯.凯撒》、《仲夏夜之梦》,曾仔细阅读了诺斯的《蒲鲁塔克传记集》的翻译本。任何一个作家都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产物。了解当时的历史、作家及其他人所面临的问题和他们的态度会帮助你理解作家的观点。作家的观点不一致。没关系,起码它使你思考。(7)阅读有关作者生平的书。对作家的个人经历知道得越详细,就越明白他为什么写他所写的作品。就会开始明白隐藏在作家作品中的自传性的花絮。一个作家不可能暴露自己。人们关于莎士比亚的大部分猜测都是从他的剧作中找出的线索。(8)重读一遍。读完一本书后,如果很感兴趣,又不完全懂,那么立即重读一遍。多读几遍才会发现更多的东西。(9)在读作者的作品时,要将他拉到自己的脚下来读。这不是狂妄,这正是知其长,晓其短,师精神,弃皮毛。不要只把脚尖浸在名著的潭深水中,要跳进去。像前面一代代聪明的人类一样,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深处被那些历史上最有天赋的作家的思想和洞察力鼓舞着。(10)爱上这本书,就在一个时期多找些这位作家的书来读,再读外人对他的评论,所写的传记。也可再读读和他同期作家的一些作品。这样就知道他的文了,也知道他的人了,明白当时是什么社会,如何的文坛,他的经历、性格、人品、爱好等等是怎样促使他的风格的形成。任何一个大家,只能继承,不能重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