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读书要不耻下问

 雪峰读书 2013-06-21

13、读书要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呢?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字作为他的谥号。后来作为成语,形容虚心好学、眼睛向下、真心诚意向学问比自己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也包括向年龄比自己小的人)请教为耻。人的一生中,定会有不少迷惑不解的问题,需要搞清弄明,需要解决,对此,大凡有两种办法,一是向人请教,二是向书中觅答案。我认为,在两者中,自然以后者的感触更为深切,因为后者较之前者,经过了历练,故其读书之美妙,见书之亲切,更易在心中扎下永恒的根,大概此就是入书法,如果将请教与读书结合,既在书中得之,经实践,又用得透脱,那大概就算是出书法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在他的《五柳先生传》中有一句名言:好读书不求甚解。从这句话的本意来看,好像陶渊明平时读书很马虎,然而从其众多严谨的作品来看,这不过是他在自传中一句戏谑自嘲罢了。其实读书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能不求甚解,而是要刨根究底,不耻下问。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不耻下问是求学上的一个重要过程。宋代张载说:洪钟未尝有声,由叩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有知。明代唐甄说:学问之道,贵能下人(虚心向人请教);能下人,孰不乐告之以善?(谁不乐意把知识告诉你呢)清代著名的文字学家王筠说:时时请问之,令其善疑,诱以审问。这句话虽然是他站在师长教育学生的角度,但说的还是要不耻下问的道理。清代郑板桥说:善读书者曰攻,曰扫。”“攻则直透重围,只有层层剥进,才能抓住要领。这样就能一通百通,其他问题随之而解,故曰扫则了无一物。但抓住要领,并不等于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这就需要进一步地。因为书中的微言精义所包含的丰富深邃的内涵,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所穷。则更是发掘书中的精义’”的重要手段。他提倡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这样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可见,读书要不耻下问。

读书最可怕的是自满。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读书须求彻底了解。读书必须理解,遇到疑难问题,必须虚心请教,或查找有关资料。务必求得完全了解,千万不可囫囵吞枣,敷衍了事,马虎过去。要从书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中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中得到真正的知识。如果在思考一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答,我就去向古代的智者和当代的求索者求教,按照一个明显的目的,打开一本又一本书。有的书给人许多启发,有的书令人失望。即使在那些令我失望的书面前,还是感觉有收获。那就是:道路没有完毕,还得继续走下去。我认为,书籍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即使你没有上过学,没有任何文凭,只要你愿意去求教,它们都不会拒绝。书是我们的益友,诚如冰心老人所言: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做人处事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但是,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人,并不太多。究其原委,恐怕在于光读不想,只读不问。猎奇求趣、浮光掠影的读书方法,势必陷入孔子指出的学而不思则罔的迷宫,谈不上有所得、称不上会读书。所以,我觉得,读书需要不耻下问,这亦是,是虚心的一种成分、一种基因,惟虚故能受,满则无所容,因为,也正因为有这种需要在,读书才有了原动力,读书才有了一个直接的切入口。按需要找书读,读之味浓,一读遂入;一旦得之所需,心悦之情不可言语。如有多次,读书之热望便可能骤然提起。如若一时于书中找不着答案,而只要这种需要的欲望和要求尚在,继续找书读的意愿往往不会就此泯灭,进而寻寻觅觅仍常会在书中进行,又一朝得之所需,疑窦豁开,那种如同盛夏吃下冰淇淋的爽心感、甜蜜感,是他人无法感受的。所以,不耻下问是读书的一个极为重要和不可或缺的途径。

读书,如何不耻下问呢?我在这里推荐章太炎先生的思路。他再三强调,平生学问,得之于师长的,远不及得之于社会阅历以及人生忧患的多。《太炎先生自定年谱》1910条有言: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而在1912年的《章太炎先生答问》中,又有这么两段:学问只在自修,事事要先生讲,讲不了许多。”“曲园先生,吾师也,然非作八股,读书有不明白处,则问之。合起来,就三句话:学问以自修为主;不明白处则问之;将人生忧患与书本知识相勾连。借花献佛,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读书的诀窍。我在读书、教书、写书的过程中有一个习惯:就是做发问前的准备工夫,分清楚不知。这准备工夫大致上有三个步骤:第一、问题可分三类——A是什么B为什么 C怎样办。先断定问题是那一类。A类问的是事实,要弄清概念;B类问的是理论,要弄清道理; C类问的是方法,要弄清操作规程。问题一经断定是那一类,就应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那方面的,因而可免却混淆。若要问的问题包括是多过一类的,就要将问题以类分开。这一分就可显出自己的不知所在。第二、要尽量去将问题加上特性。换言之,你要问的一点是愈尖愈好。第三、在提问之前,要先问自己问题的答案是否可轻易地在书本上找到。若然,就不应花不耻下问的时间。大致上,用以上的步骤发问题,答案是自己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的。若仍须问别人的话,发问前的准备工作会使人觉得是孺子可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