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钓鱼医生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6-21
钓鱼医生
徐林
  徐林

  读汪曾祺的《钓鱼大夫》,我脑海里也闪现出一位钓鱼大夫。他是我中学同学。他喜欢钓鱼和想当医生的“人生理想”,在学校时就初露端倪了。学校宿舍前有条河浜,周六下午没有课,他就拿竹竿在那里下钩,一钓就是几小时。另外,他言谈中总流露出对医生职业的兴趣和向往……

  后来他果然考进医学院,当了一名外科医生。由于敬业,很快他在医院里就有了名气,成了“一把刀”。他看门诊,病人都挂他的号。有时门诊医生都下班了,他却还有不少病人。但他从不急躁,认认真真一个个看下去,没有丝毫怨言。

  我也是个钓鱼迷,我们两家住得很近,所以早年间,每个星期天,天蒙蒙亮我们两人就骑上自行车到浦东去垂钓。只要不刮风下雨,几乎一个星期日也不会拉掉。时间一长,去垂钓的那个村子,都知道他是位医生。大伙也不请教他尊姓大名,就直呼他作“钓鱼医生”。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几个村子的人都知道星期天有个医生来钓鱼,于是常有村民请他看病。他来者不拒,后来干脆每次抽出两个小时作为看病时间。村民都说:“这个钓鱼医生真好,看病不收钱!”

  十年动乱,他这个“学术权威”,从早到晚打扫厕所,我们再也不敢去钓鱼了。可为了过把瘾,他就来和我偷偷见面,两人躲在亭子间回顾钓鱼往事。特别是那回他被一条十几斤的青鱼拉了几十米,最后还是我跳到河浜里才把鱼拖上岸。这“冷饭”也不知炒了多少回,但越炒越有味。炒冷饭炒得心里热乎乎的,原来满腹的烦恼怨气也一扫而光。

  当然,在那段日子里,他上不了手术台了,但他打扫完全院的十几个厕所,回到楼梯肚的小屋里,仍偷偷钻研业务。其间,还闹了个笑话:一次,他原来带教的医生碰到了个难题,请老师帮忙。但他白天不能出面,于是约定一个晚上,等到人下班了,他们来到病房。患者是个女性。他正在检查她的腹部,家属进来了,顿时大光火:“这是什么医院,打扫厕所也来摸我老婆的肚皮!”院领导赶了来,见是他,赶快用手套着家属耳朵说:“他是我们医院的一把刀!”

  “文革”结束,我俩又恢复一周一钓的老习惯。

  一次,半夜里医院把他从家里接了去,因为有病人被汽车撞破头颅,昏迷不醒。手术一直做到第二天,病人仍没苏醒,随时随地有生命危险。他二话没说,就在病人隔壁的小间里,搭了个小铺,昼夜守护着病人。两个多月时间,他一次也没有回过家。星期天钓鱼自然被他丢在脑后了。后来这个病人终于获救了。

  那天我问他:这么长时间不钓鱼,你手痒不痒?他笑笑说:“我这钓鱼瘾,还只有治病救人可以‘戒’!”说完这话,我俩一起哈哈大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