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读书要循序渐进

 雪峰读书 2013-06-21

15、读书要循序渐进

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凡读书,须有次序,且如一章三句,先理会上一句,待通透,次理会第二句、第三句。他强调,读书要一步一步来,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还是扎扎实实前进为好。他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这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本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这是在告诉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读书也是个渐进的过程,须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不能一口就想吞下书中的全部知识。不求甚解,不注重消化吸收,不稳固构筑根基,难免会流于浮躁,为日后留下概念不清、逻辑错乱的弊病。比如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其智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是不同的,特别是在儿童阶段。以智力开发为主线,学习知识内容为辅线,以其当时的理解接受能力为标尺,选择适应此年龄段的精品书籍。儿童书籍还要兼顾儿童的兴趣爱好、接受和理解能力。孩子的大脑神经系统像消化系统一样,有其自然发展过程,这是智力的天然基础。要给低龄儿童选择使用儿童语言的读物,形象直观,像牛奶一样易于消化吸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添加辅食,渗透增加逻辑思维的内容,引发提问和思考,向培养和锻炼抽象思维能力方向转化,使其的消化吸收功能更强大。另外,除了书籍的内容之外,出版社、发行量也是衡量书籍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精心选择符合上述要求的精品书籍供孩子学习阅读,是使孩子的潜智和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极大的发展物质前提。所以,我认为,书籍既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读书就要去艰苦跋涉,不能急于求成,一步登楼。特别是对于任务重工作忙的成年人来说,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就更为重要了。从我的读书体会来说,读书要循序渐进,必须做到这么几点:

一是读书要常温习。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心理科学实验表明:学习、理解、掌握知识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读书不仅要学,还要时时温习,不断复习强化,才能利于后边的学习。因为旧知与新知是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的。正如《为政》记下的孔子名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只有先温故,只有先继往,才能知新,才能开来。要知,要开,就不能照搬故、搬往,就要发展,就要创造。 温故而知新,读书要动脑筋。可以采取全面系统的复习使过去读过的书在脑中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可以采取重点复习以巩固薄弱环节;可以对比前后找出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带着疑惑与书对照,找出症结所在。这样做,才能使知识真正消化,由得其门而入变为破其门而出。温习乃研究之母,任何重要的书都应该立即再读一遍。一方面因为再次阅读能使你更清楚地了解书中发生的各种事情之间的联系,知其结尾,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开端;另一方面,第二次阅读时你会有不同的心情,得到不同的印象,就像在不同的照明中观察同一件东西。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我认为就是循序渐进读书法。所谓总,就是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在浏览前言、后记、编后等总述性东西的基础上,认真地阅读目录,概括了解全书的结构、体系、线索内容和要点等。所谓分,就是在体了解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中,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所谓合,就是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经过认真思考、综合,弄清全书的内在联系,以达到总结、深化、提高的目的。

二是读书不要盲目乱读。我读书有个教训,为了尽快增长知识,对读什么书都有一种新奇感,而且,愈是枯燥乏味的书,愈是会耐着性子去读。书中的概念愈多、愈深奥、愈抽象,就愈是觉得非要读通它不可。总以为读不懂,才说明书中的知识丰富。于是,不厌其烦地翻字典、找资料,而结果却弄得张冠李戴,面目全非,讲起来似乎也能头头是道,然而,多半是知其一,不知其二,难说不是似是而非。后来随着年纪的加大,读的书越来越多,我逐渐认识到,读书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型劳动,需要调动你已有的全部知识,调动你的人生经历全情投入,因此读书要循序渐进。限于年纪、知识、阅历,在某一个阶段,有些书是读不懂,也不宜于急着去读。例如:年青时读阿Q,嘲笑别人是阿Q;中年时读阿Q,这才发现自己是阿Q;过了五十岁读阿Q,这才悲哀地感到,没有一点阿Q精神,中国人怎么活下去啊……又例如:我曾经有过读《红楼梦》的四个时间段及其反映:在中学时读《红楼梦》,烦,讨厌书中那些婆婆妈妈的叙述与描写;在大学时读红楼梦,嫉妒贾宝玉在脂粉中不求功名利禄的神仙生活;在县文教单位工作时读红楼,这才知道这本书的沉重,它是一部史书啊!到省委党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后,特别是过了知天命之年读《红楼梦》,开卷有泪……所以,我主张:不同的年纪,不同的经历读书会有不同的理解,要选择最适合自己某一个阶段最恰当的书来阅读,效果最好。读书也不能盲目乱读,否则时间、精力花费太多太长,而所获则不够理想。

三是读书要学会下学上达。所谓下学上达是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后汉书·张衡传》说:有闲余者曰:盖闻前哲首务,务于下学上达,佐国理民,有云为也。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就是说从故的这个特殊性中,发挥人的思维能力,下学上达,抽象出更一般性的东西,这是一个新;再发挥思维能力,联想到更多的东西,这又是一个;再来个上学下达,认识了更多的特殊性的东西,这又是一个新。《老子》一书里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理解,这里说的是读书、学习,就要能下学上达、循序渐进。所读的、所听的、所接触的都是具体的、特殊的、形而下的,这是下学;作为人,作为高级人才,还得上达,上达于抽象的、一般的、形而上的。书,书大都是因时而著,包括经典著作,都是在当时形成的,不可能超越当时的历史条件。因此,只看形而下的,不问形而上的,那大量的内容,甚至大部分内容都得推翻打倒废弃。怪不得,文革中就有一种论调:清官比贪官还坏!为什么?因为清官麻痹了群众,阻止群众起来革命;而贪官暴露了黑暗,激怒群众起来造反。至于不属那种要打倒的内容,当然也得下学上达。

四是读书要切忌速成。如今,书刊成海,网络横行。这种繁荣兴盛的知识爆炸时代,确为我们求知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方便,增加了捷径。然而,读书是心灵的运动。品尝读书之乐,切忌速成。只读不想,或者读死书,死读书,就真成了书橱,还可能造成鲁迅先生笑谈的那种不说话时害己,一开口就害人的巨大杀伤力,后患无穷。钱穆老先生认为,凡读书,要么求益,要么求速成。欲速成的便不想再求益。只求速成的学风一旦弥漫,文艺哲理的书籍,全变成读者求速成之工具。鉴于学问之道,千门万户,累层曲折,因此,敬劝读书人本为己之旨,具求益之忱。”“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这就告诉人们读书切忌欲速,欲速自然不达。勤奋与休息并不矛盾。只有容光焕发、锲而不舍,方能修得读书的正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