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最后的母系部落——东方女儿国
泸沽湖 一颗湛蓝晶莹的宝石,一个回归白然返朴归真做焚境。神奇的湖光山色、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旖旎静谧。世外轩昂的尘嚣没有染指她的纯洁与宁静,更掩盖不了女儿们花楼的恋歌。
我又重游泸沽湖感慨甚多.....
泸沽湖山门
俯视泸沽湖

摩梭人是蒙古族的一个支糸,具有悠久的历史。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元鼎6年,即公元前111年,迄今已有2000多年。从《后汉书》以后的历代汉文史籍中,均有关于“摩梭”的记载
泸沽湖半岛 女儿国,一个远古的童话世界,人类历史社会、婚姻家庭发展史上,一道古奥深邃的难解之谜。世居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沿袭着亘古独存、唯母独尊、暮合晨离、神秘浪漫而潇洒的‘阿肖’走婚生活,保留着种种原始的奇风异俗,这里凝佶着高原天国的干年历史文化
这里男女均不结婚,青年男女日间多为集体活动,透过歌唱、舞蹈向心上人表达心意,具有感情基础后,二人均同意,可以进行“走婚”。
走婚时,男方只能在入夜后偷偷潜入(摩梭人称为“摩入”)女方“花楼”(即女方房间),天亮之前离开(“梭出”)。这种走婚只依赖感情,与经济等一切外界条件均无关。男性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二人走婚生下的子女由女家抚养,男方不需负担,但父亲和子女都知道彼此的亲子关系。走婚的男女分手后,仍可以自由与其他人重新进行走婚。
摩梭母系家庭与走婚,二者相辅相成,因为走婚保持了一个家庭中的成员只会是一个母亲的后代,保持了母系家庭的母系纯洁性,维护了"同一根根"的延续;
摩梭人的走婚,是世界种种婚俗中,绝无仅有一朵奇葩, 这种至今保留着唯一的、亘古独存、淳朴独特的奇俗,数百年来摩梭人口增长速度之慢,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之最,
"走婚桥"是泸沽湖的草海两岸山寨的一座木桥,入夜后 “阿注”到自己“阿夏”走婚通过的这桥
穿上摩梭人的服装,在到"走婚桥"下洗诜脚,别有一番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