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刘纯一医案小览 名家医案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杏林博览 2013-06-22

  在陈老遗物中,从仅存的零散病案医例记录来看,其学术思想和治疗法则可见一斑。 


   病例一:姚素华,女,55岁,住大西街,自述经常口干无津,大便干燥,食欲不振,面黄肌瘦。该病经多家医院辗转治疗,均无好转,后求诊于陈纯一处。陈老剖析病因,认为病员多系食用辛辣大伤胃肠,造成津液不生,则食欲不振。陈老认为本病因常食辛辣助长胃火以刑肺金、阴阳俱损,水乏液枯,首当滋阴,二补肺阳,着重恢复肺脏功能,遂处方以甘露饮加减连服三剂,病情大有转机,再加人参15g、蜂糖30g,服用半月,身体完全康复。


   病例二:胡素清,女,52岁,住南充市羽绒厂,患双脚痛症两年有余,经中西医及住院治疗多次,症情有减,但不能根除。后慕名到陈纯一处求治,主述小便少、食欲不振、全身乏力、浮肿,尤以双下肢为甚,陈老诊其脉象沉细,舌质淡,苔少。据此分析认为,该病属肝肾虚弱,阳气不足伤阴所致,病在下焦,属难治之列,当先滋补肝肾为要。方拟济生肾气汤(熟地、淮山、茯芩、附片、肉桂等中药共9味),服一剂后病人精神振作一些,再服一剂,病情好转,至此陈老认为本病治愈有望,病人亦喜。第三剂在前处方基础上加减,服后病家全身浮肿消退,下肢水肿缓解。后改服自拟六君汤加附片、肉桂二剂,调理脾胃中土并培肝肾之虚乏再固下焦,病情日益好转,最后去桂、附(肝肾险阳既平、肋火不可太过而致新的失衡)连服六君汤5剂,病痊愈,行走如初,恢复上班,至今退休后,此病不再复作。陈老认为,水肿病系一顽症,发于中老年。既不可等闲视之,更不可头痛医头,足痛医足,需探根求源,多从肝肾虚亏切入病所,方能痊功。


   病例三:范王照,男,50岁,汽车41队驾驶员。患多汗症已数年,不问寒暑,全身流汗不止,有时大汗淋漓,口渴难耐,先不为意,随便延医,经治不效,以至无法出车,后求陈老治疗。陈老认为,病员身高体硕,年岁较大,工种为驾驶员,为最易出汗的工种,虽体胖而不实,肤色晃白,属阳气虚衰不能固汗,汗乃津化、津液损则不上敷口舌,致口渴难耐。拟方:党参30g、白术15g、黄芪30g、获苓10g、制附片9g等味,结果药到病除,病家甚觉神奇。


   陈老在治病中将传统中医理论加以延伸,深刻认识到致病因素与自然变迁,人类社会活动的关联及相互影响。他在谴方用药中从不囿于成法成方,而是变通衍化,有的放矢,用药简炼、经济。临床50多年在数十万张处方中,常用药物不过百十来味。其分量一般5——10g,处方药物10味以下居多。但一经他运筹支谴则衍化无穷,处方用药精、轻、少,医界公认为一大特色,花钱少、效果好则是广大病家所企求的,故深受推崇。


   作为一名有数十年临床经历的医疗工作者,陈老深知经验的总结对社会对后者启迪的重要,在繁忙的诊务之余,陈老亦善于整理撰写出部分以证型分类,从辩证施治到埋法方药及治疗转归的60多例典型病案初稿,近十万字。为此医院还派专人协助搜集整理,再行扩充成书。不幸由于整理人家庭原因,将整理稿及陈老初稿丢失一尽,此乃心血所聚,令陈老疼惜不已。后陈老年事渐高,精力不济,亦无力再涉及此事,后经本人口授由他的弟子整理的《逍遥散加减之临床分型应用》、《咽炎论治》两文在“四川省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诊断治疗经验总结研究会”上交流并获一等奖。业内人士认为,陈老的临床经验和学术理论未能得到全面的系统的整理出版,实为中医界的一件憾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