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照顾父母,你做对了没有?

 yagi1 2013-06-22

照顾父母,你做对了没有

 了年纪,走路愈来愈慢是正常的?跟他们讲话要拉高声音才听得到?老人家要常吃糊糊烂烂的食物,比较好消化吗?答案全是「错」,您答对了吗?

父母的健康是儿女的福气,但是在日常照顾父母的观念中,却存在许多迷思。在照顾父母的健康时,你的观念与作法是否正确呢?

◎迷思一:认为老人家走路愈来愈慢是正常的

很多人误以为老人家走路愈来愈慢是正常的。因为这个一般人最常见的迷思,反而让平衡感不好、关节疼痛、视力差...等真正让走路变慢的原因被掩盖,而忽略应该到医院就诊寻求治疗。

◎迷思二:认为跟老人家说话要拉高声调

当照顾银发族时,很多人以为在老人家耳朵旁尖声大喊,就能让耳背现象愈来愈严重的老人家听得清楚。其实,这样的做法反而会造成反效果。照顾老人家时声音可以大声,但是应该是要用「低沉」、「慢速度」的方式和老人家说话,才能让长辈听得清楚。

◎迷思三:认为年纪大了晚上就会睡不好

人们普遍误以为年纪大了晚上就会睡不好实际上,是因为生理变化,老人家睡眠时间会发生提早的「相位移前」现象,换句话说,早睡的老人家理论上就会「早起」,可是却常被认为是「失眠」或「睡不好」。

◎迷思四:认为老人家应该要吃糊糊烂烂的食物,比较好消化。

不少人认为要让老人家容易消化,最好将食物处理的糊烂,实际上,常吃糊烂的食物,会因为缺乏色、香、味,而让食欲减低,反而造成老人家营养不良。

◎迷思五:不知道吃葡萄糖胺不可以治愈或预防骨质疏松

有人认为葡萄糖胺可以治愈骨松。根据国外的研究,葡萄糖胺不能治疗或预防骨质疏松,只能帮助某些人的在退化性关节软骨的修补,有吃跟没吃的差异有限。

◎迷思六:少有人知道补充银杏不能预防失智

国外调查显示,银杏萃取物只能对已经有失智的患者具有某种程度的治疗效果,但是对没有失智的人,则是无法预防,但是不少却认为「银杏」能预防失智。

伴随高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照顾银发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但在如何「照顾银发族」的观念和行为上,许多人仍然存在许多错误迷思,需要澄清和导正;同时发现人们普遍还是对于「保健食品」的预期与期待过高,如果不当的使用反而会与其他银发族常见的慢性病药物产生交互影响的风险。只有掌握一定的「银发族」照顾专业知识并改善银发族的就医环境,才能真正提升银发族的生活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