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古清官皆孤僻

 mijinduzhe 2013-06-23

自古清官皆孤僻

叶轻驰

给这文章评分
(0 投票)

  包公是个清官,地球人都知道。可鲜为人知的是,这清官还挺孤僻的。

  据史书记载,包公一生没什么书信往来。这在当时可谓骇人听闻了,要知道,在通讯落后的古代,交流基本上都靠笔。宋朝人都是话唠,平常扯扯嘴皮子尚不过瘾,还喜欢写笔记。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同僚的笔记中,甚少提到包公。而在宋代的官场,能享受到这种“隐形人”待遇的,也只有包公一人。可见,包公的人缘实在够差了。

  会做清官,不会做人?可细细翻看包公的生平事迹,我们便能明了个中缘由。

  包公还没做官时,老家有个款爷,觉得他日后必有前途,于是盛情相邀。小酒喝着,小菜吃着,红包少不了,说不定还能带个小美人回来,可这样天上掉下的大馅饼,硬是让包公给推了回去。人家几番相请,包公硬是以闭门羹应对。

  有人相询,为何如此不近人情?可包公振振有词,人家摆明了是放长线钓大鱼,今天给你钱,明天你发达了,能不回报?

  于是,包公总结出了一条结论。当清官,可是项孤僻活儿。从少时做起,不结交款爷,不交朋友,连亲戚往来都可以省了。这么一来,以后要是当了官,谁犯了事,都下得了手,没有后顾之忧。简而言之,离人远一点,做官清一点。

  细细品味,包公对人情世故,可谓洞若观火。身处关系网中,不管你愿不愿意,总有牵涉其中的时候。若真要铁面无私,就得跳出关系网。反正和谁都没什么交情,办起案子来,自然不用给谁面子。

  包公这清官哲学,看似另类,却颇得同类的赞同。明代的海瑞,同样两袖清风,性格和包公如出一辙,被视为“怪胎”,孤僻无比。

  自古清官皆孤僻,在古代,这是做清官的前提条件。这是包公的明察,却也是时代的不幸。在一个人情胜过天的时代,要做清官,只能先“灭人欲”、“绝亲情”。否则,困在世情的网络中,做清官便是奢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