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位于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距京城40公里,距京石高速公路琉璃河出口2公里。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是距今三千年前周武王灭商后在北方建立的最大一处诸侯国——燕国的都城遗址,是北京地区目前已知的时代最早的一座古代遗址,也是迄今西周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处城址、宫殿区及诸侯墓地并存的遗址,为揭示燕国早期文化面貌和世袭传承及西周初年的社会制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把北京的建都城史推进到了三千年前,为今日的北京文化品格找到了自己的源头。
北京博物馆通票参访团三十几位团友昨天来到了西周遗址博物馆,在博物馆金牌讲解员的带领下,一起追溯北京初始阶段的辉煌历史。

博物馆建于商周遗址的墓葬区,琉璃河一带已发掘西周时期的大小墓葬共三百多座~~

博物馆占地2万多平方米,楼阁式仿唐风格建筑

馆内有展厅、文物库和二处墓葬处,二处车马坑。展示的文物有陶、铜、原始青瓷、玉、漆、俑、石等器物数千件

北京人的根在周口店猿人遗址,北京城的源头在琉璃河遗址(西周燕都遗址),这句话大概没错~~

馆内共七个展示厅:有序厅、青铜礼器厅、墓葬车马坑厅、青铜酒器兵器厅、陶器玉器漆器厅等

在古代,青铜礼器被用于贵族间各种礼仪活动,也被称作礼器,为中国古代青铜器所特有。堇鼎与伯矩鬲是西周燕都遗址出土的最为重要的文物之一,今年首次从首都博物馆请回,举行“鼎天鬲地 敬德保民”的主题活动,庆祝北京建城3058年~~

堇鼎—通高0.62米,重41.5公斤,是北京地区出土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

堇鼎腹内壁铸有铭文,4行26字,记述了燕侯派堇前往宗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为太保召公奉献食物,太保为堇的辛劳赏赐贝币,堇有用这些贝币为已故太子癸做这件宝尊鼎的故事。

伯矩鬲— 造型精美绝伦,艺术水平高超,形象地反映了商周时期的铸造技术,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件独特造型的青铜鬲,也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伯矩鬲上下铸造大大小小的7个牛头,盖内及颈部内铭文相同,盖内4行15个字,颈内壁5行15字。
释读为:“才(在)戊辰匽侯赐伯矩贝用作父乙宝尊彝”。

讲解员说,盖子顶端的牛头是有表情的,细细欣赏下~~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还有这两件—克盉、克罍

左是克盉,右是克罍(音雷),真品现存首都博物馆,计划明年请回故里“探亲”
克盉克罍也因盖内腹壁有铭文而备受推崇

克盉内壁铭文
克盉、克罍的铭文完整的记录和涉及了燕国立国史及西周早期分封制、宗法制度等诸多重要历史事实。。。

克罍内壁铭文
铭文对西周早期历史及燕开国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且可靠的史料价值和意义

圉簋(yu gui)和圉卣(yu you)
簋是盛食器,做礼器时与鼎配合使用,鼎用于烹饪或盛肉,晷则盛放粮食。。与列鼎制度相同,祭祀时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组合的列鼎配合使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晷,元士三鼎二晷。
卣是盛酒器。这两件展品为复制品,真品现存首都博物馆。
想了解西周燕都历史与文物的朋友可以就近去首都博物馆领略下真品的风采

陶器展品多为西周出土的瓦片真品的复原品,这两件很有意思,左边的相当于现在蒸锅上面的屉,右面的好比屉下面的锅

原来古人使用的屉是这样滴:底部有均匀分布的小孔

这位美眉为何那样专注?

原来是这件小陶项链。。。小小的陶器上钻有孔,三千多年前先人们的聪明才智真让人感叹

作为遗址博物馆,还有一大看点就是馆内保留的遗址:二处墓葬坑,二处车马坑。

以上两座是墓葬坑,真实的遗迹(拍了又删了,有点怕。。。)

两处车马坑,这个坑里还有个随葬的孩子

洛阳铲的图片介绍,洛阳铲是中国独有的考古勘探工具~~

除了青铜器、陶器、玉器、漆器等,遗址还出土了制作青铜器的陶模和陶范

除实物以外,还有许多重要的图片资料

博物馆通票参访团也有许多资深的博物馆义务讲解员,这位是首博的张老师,听过她讲解的世界宗教展览。。。

北京城今年3058岁了,欢迎大家到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追根溯源
友情提示:博物馆免费开放,周一闭馆。有充裕的停车位
欢迎浏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