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1470-1523),吴县人,字子畏,又字伯虎,号六如居士。29岁乡试“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入狱。此后遂绝意进取,潜心书画,行迹放纵,性情狂放不羁。晚年生活困顿,54岁病逝。其人才华横溢,诗、书、画俱绝,擅长山水画,人物、花鸟、仕女、竹木也无所不精。“明四家”之一。
《溪山渔隐图》:绢本、设色,纵29.4厘米,横351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所绘《溪山渔隐图》,江干岩
岸,杂林疏朗,渔舍水榭坐落丹枫岸石掩映间。水面舟艇客与,舟上渔人或垂纶放钓,或横笛濯足,或拍掌击节和歌。屋内则促膝对酌,或凭栏观钓,或策杖闲步。画发苍古,用笔劲力,设色明艳,清雅幽丽,神采逼人。堪为唐寅灵妙婉妙品,极富艺术价值。

圭亚那《唐寅作品选》小型张·溪山渔隐图局部

台湾《明唐寅-溪山渔隐图》5-1

台湾《明唐寅-溪山渔隐图》5-2

台湾《明唐寅-溪山渔隐图》5-3

台湾《明唐寅-溪山渔隐图》5-4

台湾《明唐寅-溪山渔隐图》5-5

台湾《唐寅·溪山渔隐图》古画邮票

明·唐寅《溪山渔隐图》原画
《松荫高士图》:扇面、纸本、水墨,弧长:16厘米与45.6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绘二松交荫于前,一
松斜立于后,交柯盘绕。松下高士枕席而卧,正罢倦憩息。全图松风清流,天碧山青,极造境之妙。皴笔染墨均极深厚,空间留白处理得当,毫无迫塞之感。

台湾《扇面古画·折扇》唐寅·山水

唐寅·扇面画《松荫高士图》
《枯木寒鸦图》:扇面、金笺、墨笔,纵17.2厘米,横49.2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绘枯木、山石与寒鸦,
意境凄凉,给观者以强烈的感染力,可谓“气韵生动”。构图布局极具匠心,一石突兀于树干之前,愈显“孤独”之意。用墨不多,却抑扬顿挫,自由洒脱,落墨精炼,技法纯熟,画中真情尽露。

T77《明清扇面画》唐寅·枯木寒鸦图

唐寅·扇面画《枯木寒鸦图》
《王蜀宫妓图》:轴、绢本、设色,纵124.7厘米,横63.6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为唐寅早年工笔人
物画的代表作。画五代西蜀后主孟昶宫内四个盛装宫伎的神情状貌。图中衣纹用铁线描,细劲流畅,设色妍丽。以“三白”法将人物额头、鼻梁、颊部施以白粉,使仕女显得秀丽娇柔,具有立体的感觉。

圭亚那《唐寅作品选》·王蜀宫妓图

唐寅《王蜀宫妓图》原画
《班姬团扇图》:轴、绢本、设色,纵150.4厘米,横63.6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中班姬手拈团扇,独
自在棕榈树下,悄然而立。尽管是明眸粉颊,姿容秀丽,神情却怅然若有所思。作者通过人物与景物的巧妙配搭,具体呈现了画中人的感情和际遇,让观者超迈了时空的阻隔,共感于汉代美人的苍桑与情痴。

圭亚那《唐寅作品选》·班姬团扇图

唐寅《班姬团扇图》原画
《秋风纨扇图》:纸本、墨笔,纵77.1厘米,横39.3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作者用高度洗练的笔触,描绘了一
名手持纨扇伫立在秋风中的美人。画中手执纨扇的仕女,高高的挽起发髻,美丽端庄,亭亭玉立。目凝远方,圆润的脸庞上流露出一丝怅然若失的轻愁和忧郁,显得无助和无奈。作者将世态的严酷和美人的境遇和盘托出,发人深省。

圭亚那《唐寅作品选》·秋风纨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