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苏州)人。不应科举,长期以事绘画和诗文创作,擅山水,初继家传,后取法董源、巨然,中年以黄公望为宗,晚年醉心于吴镇。笔墨坚实豪放,形成沉着浑厚的风貌。亦作细笔,于谨密中仍具浑成之势,人称“细沈”。兼工花卉、鸟兽,擅用重墨浅色,别有风韵。也画人物,名重当时。明四家之首。
《沈周自画像》:绢本、设色,纵71厘米,横52.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本图为沈周80岁时自画像。本幅
无作者款,但其刻画真实,体察精微,晕染得当。生动的表现了老年沈周精神矍铄,仙风道骨的形象。

莫桑比克2009年《沈周逝世500周年》小全张

明沈周《自画像》
《蕉荫琴思图》:纸本、设色,纵16.6厘米,横50.4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左画一太湖石,老硬厚重,
芭蕉一株,舒展自如,反叶为浅绿,正叶转青,虽不繁复,却变化万千。芭蕉叶下坐一高士,合手拥琴,表情若有所思。笔简意骇,细细品之,回味无穷。

台湾《扇面古画邮票》沈周·人物

明沈周《蕉荫琴思图》原画
《秋林独步图》:金笺、纸本、墨笔,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近处画有坡石,右有古树两株,叶子虽然落尽,但
岸然挺立。树下一文士策杖而行,左上有沈周题诗一首:“兀兀小桥外,独行人不知;秋风将落叶,故向鬓边吹。”画面的笔法,方而壮,粗而豪,字体学黄庭坚,正是沈周典型风格。

77《明清扇面画》6-1沈周·秋林独步图
《庐山高图》:轴、纸本,设色,纵193.8厘米,横98.1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是沈周为他老师陈宽
(醒庵)70岁生日祝寿,凭借想象而创作的一幅国画精品,时年沈周41岁。画面上崇山峻岭,层层高叠,近似王蒙的笔法布局。危峰列岫,长松巨木,起伏轩昂,雄伟瑰丽。作者善于虚实、黑白的处理,画面饱满却不觉的挤迫窒息。全画笔墨坚实浑厚,景物郁茂,气势宏大。

台湾《明沈周·庐山高》古画邮票

莫桑比克2010年《沈周逝世500周年》·庐山高图

沈周《庐山高图》原画
《杖藜眺望图》:册页、绢本、水墨,纵38.7厘米,横60.3厘米,现藏美国纳尔逊·艾京斯美术馆。这是一幅充
满诗意的小景。左下方的白云草草勾出,略加淡墨渲染,便有徐缓飘荡之态。山石皱纹和林木屋宇,点画随意,干湿浓淡,浑然一体。远山则用整块淡墨。这样,近景见笔而实,远山见墨而虚,虚实结合,有空灵深远之感。画中人物登高杖藜眺望,意境引入青山尽头,白云深处。

莫桑比克2009年《沈周逝世500周年》·杖藜眺望图

明沈周《杖藜眺望图》原画
《旷野骑驴图》:纸本,水墨,尺寸不详,现藏美国纳尔逊博物馆。丛书、茅舍、楼阁、行旅、溪桥、钓翁,一
派江南山水景象,画面几乎不见重心,四平八稳,信手写来,依照自然,显得疏朗清空,水墨淋漓。

莫桑比克2009年《沈周逝世500周年》·旷野骑驴图

明沈周《旷野骑驴图》原画
《临戴进谢安东山图》:轴、绢本,水墨、设色,纵170.7厘米,横89.8厘米,现藏美国一私人翁戈手里。成语
“东山再起”说的是东晋谢安辞职归隐东山,其后复职为相的故事。此图表现的是谢安东山携伎外出郊游的情景。此图人物的描绘、树木的勾填、山石的皴染均极工致富丽,反映出沈周刻意描摹的认真态度和不分门户,兼容诸家的坦荡胸襟。

莫桑比克2009年《沈周逝世500周年》小型张·临戴进谢安东山图

明沈周《临戴进谢安东山图》原画
《瓜榴图》:纸本、浅设色,纵85厘米,横43厘米,现藏美国底特律艺术学院博物馆。图绘折枝石榴树枝从左延
伸开来,上挂石榴两个,石榴枝上丝瓜藤缠绕满身,已无法分开来。枝、叶、瓜、石榴均用没骨法绘制,设色淡雅,布局巧妙。图上部大段题跋为明大学士王鏊书写,书画合璧,相得益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