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功的气质——《高盛帝国》

 迷雾森林360 2013-06-24

次贷危机中,华尔街五大投行的贝尔斯登、美林、雷曼兄弟轰然崩塌,摩根士丹利依靠储蓄银行业务苦苦支撑,只有高盛逆势上升,高速成长。市场上不乏关于高盛在次贷危机中不光彩角色的“阴谋论”者,也不乏对高盛顶礼膜拜之人。然而,事实是,高盛又再次成为成功者,成为危机中的最大赢家。

 

  高盛拥有100多年的历史,描写高盛集团的书籍也非常多,由查尔斯·埃利斯撰写的《高盛帝国》是很精彩的一部。他除了描述高盛发展历史中的重点事件外,尤其对在高盛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所发挥的作用浓墨重彩,如西德尼·温伯格、约翰·怀特黑德、约翰·温伯格等。他高度赞扬了合伙人制度,并强调,高盛所获得的成功最终是高盛的企业文化和精神的成功。

 

  西德尼·温伯格被称为“高盛的灵魂”,他开创了高盛的合伙人时代,让高盛真正踏入华尔街金融核心业务圈。他没受过传统教育,从一个高盛的助理清洁工成长为高盛历史上最重要的领导者。这种经历给予了温伯格勤奋、务实、坚毅的风格,也正是温伯格个人的风格深刻地影响着高盛。

 

  “大部分伟大想法的发展都很缓慢,而且伴随着不少幸运的瞬间并积聚力量。只有等到最后,它们才以神来之笔的形式表现出来。”高盛也曾经作为一家由犹太人经营的公司而只能在很狭窄的范围内开展业务,也曾经是一家有很多弱点,仅在大宗交易、商业票据以及风险套利这三个独立业务上拥有明显优势的二流企业,在多项投资和决策中也有过失误并曾经付出高昂代价。但凭借不懈的努力,高盛客户至上的原则使之成为华尔街最出色的投行。

 

  书中,查尔斯·埃利斯高度赞扬的合伙人制度,也是高盛长期以来保持高效和充满活力的制度动力。正如书中所讲,“上世纪70年代大多数公司的上班时间是早上9点,很多公司也可能在8点半上班,只有一小部分会在8点就开始工作。唯独高盛,所有人都会在7点到岗,因为他们是真正想做事的人。这也使得他们有着不同于其他公司的自我认同感,他们认为自己就是与众不同。”如今,高盛的员工视两年一次的合伙人选拔比总统大选还要隆重,选拔会历时7个月,2.4万名员工都想通过竞争成为300名合伙人之一。

 

  也许,高盛的传奇故事在脱离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后,并不能得以完全复制与借鉴。但我们可以从高盛的传奇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成功的模式有很多,而成功的气质却只有一种:重视客户、关注细节、追求卓越,它造就了一家伟大的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