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市越跌越要坚持做对的改革

 啸海楼 2013-06-25

股市越跌越要坚持做对的改革

易鹏 今天 14:30

这一天半,中国股市出现了大幅下跌。24日上海综合指数下跌109.86点,收于1963.23点,下跌幅度为5.30%;深圳成份指数下跌547.52点,收于7588.52点,下跌幅度为6.73%。25日截止午盘,沪指报1888.68点,下跌74.55点,跌幅为3.80%;深成指报7221.43点,下跌367.10点,跌幅为4.84%。从这种跌幅来看,可以说在23年的中国股市历史上也不多见。遇到这种局面越需要冷静,需要有足够的抗压能力,股市越跌越要坚持做对的改革,不宜又通过对银行放水来救市,最终让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经济总走不出低水平运行的怪圈。

出现这次股市暴跌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前段时间的银行钱荒。6月20日,上海银行间隔夜利率首次超过10%,报13.4440%,飙升578.40个基点;1周利率也首次突破10%,大涨近300个基点,达到11.0040%,这表明了中国银行业的资金已经出现了极为紧张的局面。加上当前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都不理想,以及新股可能继续发行等各种因素累积共同推动了这次股市大跌。其中央行面对银行资金紧张采取的不放水的态度,加剧了市场的担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图注:6月24日,杭州,一名股民看着全面下跌的数据发呆。供图。)

但我们必须要对央行不放水的政策予以理性、全面的看待。跟这轮钱荒恰恰相反的是,前5个月中国货币供应倒是相对宽松。根据两周前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5月份M2(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同比增速高达15.8%,新增信贷量仍然很高,人民币存款余额也已经逼近百万亿元的大关,1-5月社会融资规模达到9.1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2万亿元。这充分说明不差钱,出现银行间资金紧张的根本原因是当前实体经济普遍回报率低下,资金不太愿意进入到实体经济中,而是走投机路径玩钱生钱的游戏。于是大量资金在金融机构的操作之下,通过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套取利差,资金在各个金融机构间循环往复获取利润,大量资金因此空转,利率水平居高不下。这种钱生钱的投机模式,走久了,必然会导致“影子银行”大行其道,也使风险不断积聚。为此,决策层肯定不会对这种充满风险的路径视若无睹,必定会通过不放水的方式,对这种模式予以警示,从而避免风险继续累积。银行资金紧张的次要原因是在6月份的最后10天里将有超过人民币1.5万亿元的理财产品到期,因为期限错配导致银行的资金压力出现。

以前银行资金一紧张,央行就来做奶妈注入资金,而这次央行不按照以前的路径依赖出牌,故引起各界的过度解读。实质上要改变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的结构性问题,是必须做出这种改变的,不改变问题会日益积累最终难以解决,金融业在奶妈怀抱里面永远是很难成长为大人的,最终让中国金融业乃至中国经济出现更大问题。事实上,面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起伏,政府更多是要做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不能够为托市而托市。

明白这些基本道理就会对央行这次不放水,去杠杆化的决策和行动就能够有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这是一次对的改革,需要坚持做下去。

当然,这种改变也会触及到很多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尤其已经适应路径依赖的利益集团的利益。这些既得利益集团也许会找出很多理由来反驳不放水,比如这将引起全社会对银行业信心崩盘的严峻后果,而部分参与让股市连续暴跌产生更大社会影响力也是其逼宫的办法之一。这些行为都会给决策层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会让本来坚持是对的东西产生松动,最终让一些改变和改革最终夭折。

为此,面对这种压力和改变越需要有更大的抗压力,在中国进行新一轮改革和调结构转方式是肯定是要在挺住压力中实现的。不经历重重压力的改革和调结构是不存在的,为此需要有更强的抗压能力来面对一些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波动。千万不能够在一波动就改变之前的坚持,那样很容易导致所有的改革都没有办法启动。

只要是全社会都认为是对的改革,就需要顶住压力坚决的坚持下去,要给全社会更长远的信心,从而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打下最牢固的基础。这也会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更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王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