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屁股后面的字母各是什么含义?
1 增压发动机
类型一:TSI

大众的TSI在国内外有着不一样的意思,国外的意思是Twincharger Stratified ion,指双增压(涡轮和机械增压)分层喷射技术。而国内的意思,T代表涡轮增压,Si代表燃油直喷,而不是T与FSI的简称,并没有燃油分层喷射技术,因为国内燃油质量一般,达不到分层喷射的要求。
在国内,我们经常会看到不同的TSI标志。有全红的、有就“SI”是红的、还有只有“I”是红的。但大家别误会他们技术不一样,这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排量而已。例如:2.0排量和1.8排量为“SI”是红色的,而2.0TSI车型中的高配车型或者高端车型则使用全红的标识,那么1.4排量的当然只能是只有“I”是红色的了。 类型二:TFSI

TFSI发动机也是涡轮燃油直喷发动机它可以说是FSI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的结合。即涡轮增压(Turbocharger)+FSI。它的T和TSI中的T一样,表示采用涡轮增压技术,后面的FSI即燃油分层喷射发动机(Fuel Stratified ion),S表示“分层次的”。TFSI发动机既分层喷射,又有涡轮增压,是TSI发动机的升级版。 类型三:TDI

TDI是英文Turbo Direct ion的缩写,意为涡轮增压直接喷射柴油发动机。 为了解决SDI(自然吸气式柴油发动机)的先天不足,人们在柴油机上加装了涡轮增压装置,使得进气压力大大增加,压缩比一般都到10以上,这样就可以在转速很低的情况下达到很大的扭矩,而且由于燃烧更加充分,排放物中的有害颗粒含量也大大降低。TDI技术使燃油经由一个高压喷射器直接喷射入气缸,因为活塞顶地造型是一个凹陷式的碗状设计,燃油会在气缸内形成一股螺旋状的混合气。 自然吸气发动机 类型一:CGI/CDI

发动机CGI技术是一种奔驰公司开发的缸内直喷技术。供油动作已完全独立于进门与活塞系统之外,ECU也因而拥有更多的主导权。超乎传统喷射理论的稀薄燃烧与更多元的混合比便得以实现。在稳定行进或低负载状态下,采用缸内直喷设计的发动机得以进入Ultra lean(精实)模式。
在此设定下,发动机于进气行程时只能吸进空气,至于喷油嘴则在压缩行程才供给燃料,以达到节约的效果。根据实际测试,其最高能达到1:65的油、气比例,除了节能表现相当惊人,整体动力曲线也能够维持相当高的平顺度。而CDI则为该技术的柴油版本。 类型二:VVT/CVVT/VVT-I/MIVEC/VTEC/i-VTEC

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VVT,Variable Valve Timing)原理是根据发动机的运行情况,调整进气(排气)的量,和气门开合时间、角度,使进入的空气量达到最佳,提高燃烧效率。优点是省油,功升比大而缺点是中段转速扭矩不足。

目前本田的VTEC、i-VTEC、;丰田的VVT-i;日产的CVVT;三菱的MIVEC;铃木的VVT;现代的VVT;起亚的CVVT;江淮的VVT;长城的VVT等也逐渐开始使用。总的说来其实就是一种技术,名字不同。 但部分车型仅具有可变气门技术而没有正时技术,虽然比一般发动机要省油,但依然赶不上带正时技术的发动机。 绿色发动机 类型一:Hybrid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 简称HEV) 是指同时装备两种动力来源——热动力源(由传统的汽油机或者柴油机产生)与电动力源(电池与电动机)的汽车。通过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使用电机,使得动力系统可以按照整车的实际运行工况要求灵活调控,而发动机保持在综合性能最佳的区域内工作,从而降低油耗与排放。而宝马的ActiveHybr同样属于此类系统。 类型二:DM

DM是Dual Mode的缩写。是纯电动车(EV)和混合动力(HEV)相结合的技术。DM双模电动车采用电动车系统和混合动力系统。是一种将控制发动机和电动机两种混合力量相结合的技术,实现了既可充电、又可加油的多种能量补充方式。
驱动系统 类型一:Quattro

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的核心是Torsen中央差速器,他比任何电子控制技术更快的调节前后轴力量的分配。EDL(电子差速锁)在必要时将多余的动力传送到车轮上,增强抓地性。当车轮空转或者没有与地面接触时,这些浪费的驱动力就被输送到可以受力的车轮上。一旦出现外部条件引起的前后轴的速度差异,Torsen就会自动地,毫无损失的将大部分的能量传输到有能力工作的驱动轴上,自动优化和分配四个车轮的动力。由于轴荷的平衡分布,驾驶者能够更好的掌握转向的精确性和灵活性,而不需要扭矩转向辅助。25年前,奥迪的工程师以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在驱动技术领域树立了里程碑。 类型二: 4WD(4X4)/AWD/ xDrive/sDrive

四轮驱动系统(4wd系统,车身上标识4X4与4WD意思一样)是将发动机的驱动力从2wd系统的两轮传动变为四轮传动。 4wd系统之所以列入主动安全系统, 主要是 4wd系统有比 2wd 更优异的发动机驱动力应用效率, 达到更好的轮胎牵引力与转向力的有效发挥。就安全性来说, 4wd系统对轮胎牵引力与转向力的更佳应用, 造成好的行车稳定性以及循迹性。 除此之外 4wd系统更有 2wd所没有的越野性。

AWD (全时四驱系统)已经变得和 4WD 几乎一样了,唯一的区别就在于 AWD 比 4WD 少了低比率的传动装置,不过 AWD 仍然提供在湿滑路面、恶劣天气以及轻微越野路面的牵引能力。但实际情况是,对一辆车的越野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车辆的离地高度而非 AWD 能力。所有的 AWD 系统是全时四轮驱动的,这也就意味着你不用进行 2 轮驱动或者全轮驱动模式的转换。而宝马的xDrive、奔驰的4MATIC与AWD一样是全时四驱系统,仅仅是称呼不一样,而sDrive则为后驱系统。
特殊车型: 类型一:奥迪-S/RS

奥迪S系列包括了S3、S4、S5、S6、S8及更为高级的RS系列。奥迪S系列集合了奥迪最先进的技术并把车型调教至性能与卓越运动性相结合,并且全部配备了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奥迪RS是S系列里面最为顶尖的产品,相当于宝马的M系列与奔驰的AMG系列。 类型二:大众-GTI/R

大众标识了GTI的车型分别有高尔夫GTI与POLO GTI,他们属于原车型真正意义上的运动版,不但外观有所改变,发动机也比原型车的发动机更为强劲。R系列为大众车型的高性能版本,帕萨特与高尔夫皆有R系列产品,比GTI版本车型的性能更为强劲。 类型三:宝马-M/车型中的数字

我们在这所说的“M”与X5M/X6M这样的运动版不一样,我们要介绍的是代表宝马最高性能的“M”。熟悉宝马的人都知道,宝马m公司是宝马集团内的一个专业机构,其使命就是把性能卓越的宝马汽车推向巅峰。在一部宝马车上的字母“m”代表了非凡的运动特性、专属性和高超的工艺,同时也是优秀的驾驶技艺和个人风格的象征。m分部可以和梅赛德斯-奔驰的AMG相媲美,在它手中所诞生的产品进一步延伸了这个全新的性能理念:BMW高品质跑车——M系。宝马的M公司除了设计和制造高性能的车型之外,它的业务还延伸至一个新的领域——bmwinpidual(宝马个性化)改装部,主要是按照客户的个性化要求设计制造新的个性化宝马车型,满足客户极端的个性需求。
而在一般宝马车的型号也许会让人困惑,他与一般用排量命名的方式不一样。宝马采用了按扭矩大小的方式命名,车型的3位数字中首数字为车系,而后两位为扭矩识别。例如318i与320i同样使用2.0自然吸气发动机,但因为调教不一样,所以他们的扭矩分别为180N.m和200N.m。 类型四:AMG

强调高性能的传统,特别是大马力发动机的应用以及M和AMG特有的造车理念-限量供应,这些都会使全世界的车迷如醉如狂,也造就了像M和AMG这样的公司长盛不衰的辉煌。1988年,AMG成为生产制造高性能汽车的一支重要力量。那一年AMG与奔驰公司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而奔驰也开始重返德国汽车巡回赛等赛事。两家公司合作发展的第一辆车是1993年出品的C36 AMG,如今奔驰公司承诺要在每种奔驰车上生产其AMG型号。
最全最省油的18个方法
1、 从前去加油总是很有钱的说:"给我加满"!现在知道了加满一箱油在市区拉着几乎等于拉着一个人,学会只加半箱油。
2、 计划好路线:有数据显示,如果每天多行驶2公里,那么你平均每月多消耗6L汽油,按照欧Ⅲ标准计算也就是一辆车每月多排放270克的二氧化碳。
品。即使是一箱矿泉水,也会让你每个月多烧掉将近1L的汽油。
4、 高速行驶时不能开窗户:实验表明,关闭车窗,风阻将降低30%。想像一下吧,你的车顶有面帆是什么效果?开着车窗基本和它类似了。
5、 慎用刹车:记住,每一脚刹车的成本是1毛钱,这其中包括你发动机油嘴刚刚喷出的那口新鲜的油以及刹车皮损耗和轮胎损耗等等。
6、 平缓加油:一次猛加和缓加,同样的速度,油耗相差可达12毫升,每公里会排出多余的0.4克一氧化碳。另外,由于急加速造成轮胎与地面的强烈磨擦而造成的啸叫噪音更是匀速驾驶时的7-10倍,轮胎磨损增加70倍;追尾风险增加4.3倍......
7、 匀速行驶,不要超速。对一般汽车而言,80公里的时速是最省油的速度,有统计表明,每增加1公里的时速,就使你的耗油量增加0.5%。
8、 直线驾驶:直线驾驶能节省多少燃油呢?答案是,尽量走直线的车比频繁变道的车每公里油耗平均节省12%。变线时需要频繁地改变速度、急加速、刹车......从而使大量的汽油在你完全没有知觉的情况下变成了没充分燃烧的尾气。
9、 避免让车长时间怠速:试验证明,发动机空转3分钟的油耗可让汽车行驶1公里。因此,凡是等红绿灯超过一分钟、堵车怠速4分钟以上、停车等人......最好都要将引擎熄火,重新启动需要的燃油比怠速一分钟要少差不多1%。目前在欧洲为减少尾气排放,停车熄火这一做法已被强制固定下来。作为绿色驾驶司机的你,是不是应该主动做好这一点呢?
10、 尽可能减少短距离行驶:如果你总是用你开车第一公里的油耗走完你要去的所有地方,那辆号称100公里耗油只有8升的车会让你为这种行为付出将近40升油。在实际工作中,冷车的发动机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后才能让各部件达到最佳状态,这个距离一般来说是----4公里。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是去小区门口的超市,还是走着去吧,这样不仅环保,而且对身体也有好处。
11、 保证轮胎正常气压:爱车载你行万里路,你也应为爱车保证好轮胎气压。经测试符合规定要求的胎压可以降低油耗3.3%。若轮胎气压降低30%,当汽车以40km/h的速度行驶时,轿车油耗增加5%-10%,柴油载货汽车油耗增加20%-25%。只要有一个轮胎少打40千帕斯卡(KPa),这个轮胎就会减少1万公里的寿命,而且令汽车的总耗油量多3%。为了节省油耗,去测一下你的胎压吧。
12、 勿盲目使用耗电设备:后风窗加热器使用10小时,整车油耗将增加1升。不要以为车上的电不用电卡就是不花钱的,算算帐你就知道,车上的电比你在银行买的电贵多了。把没用的电器都从你的车上摘下来吧,这样不仅能够减轻车重,而且省很多电。
13、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要注意看温度表,发动机正常的水温应保持在80℃-90℃之间,过高或不足都会使油耗增加。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水箱水量不足,很容易导致水温快速攀升,当水温超过95℃时,油耗比正常温度时增加30%-40%,并且很容易导致机件磨损和损坏。YB7汽车网站大全
14、 不要随意更换轮胎的大小。选择更宽的轮胎或许让你的车看来更有"跑车味",但轮胎越宽,车轮阻力越大,会白白浪费汽油钱。此外轮胎直径如果加大,将增加发动机的工作负荷,也会令燃油消耗量有所增加。
15、 用黏度最低的发动机油。你的汽车手册上应该有说明汽车所能用的最低发动机油黏度。发动机油黏度越低,发动机就越"省力",也就越省油。
16、 在保证行车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空挡滑行的方式来省油,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电喷车可以用带挡滑行的方式来节油。
17、 二次油门。有很多人认为"自动"是无级变速,油门一踩到底,车速会自动上升,可实际上它仅仅是自动换挡而已。因此我们需要在起步以后,在每一次发动机转速达到1500~2000转时回一下油门,让它有一个换挡的过程。哪怕车速已经达到每小时100公里以上,当你回过一次油门,重新稳住油门,你就会看到此时的发动机转速仅仅在2500转以内,可是车速却能稳在120公里以上,燃油的经济性可想而知。由此可见,每个车主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驾驶习惯,在合理的发动机转速下换挡,(无论是"手动"还是"自动")减少急加速,在高速公路上稳住油门,用较低的发动机转速来维持车速,合理地延长滑行距离,将会极大提高燃油的经济性。
18、 最后,一辆汽车能否节油,除了与驾驶员驾驶习惯有关外,汽车本身技术状况的好坏也是节油的关键,而技术状况的好坏与车辆的保养有着直接的关系。车主在平时的驾车生活中,一定要养成定期维护爱车的习惯,包括保养空滤器、清除积碳、维护消声器、检查火花塞等。
手动变速器(MT) 手动变速器,也称手动挡,即用手拨动变速杆才能改变变速器内的齿轮啮合位置,改变传动比,从而达到变速的目的。 自动变速器(AT) 自动变速器,利用行星齿轮机构进行变速,它能根据油门踏板程度和车速变化,自动地进行变速。而驾驶者只需操纵加速踏板控制车速即可。一般来讲,汽车上常用的自动变速器有以下几种类型:液力自动变速器、液压传动自动变速器、电力传动自动变速器、有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式机械自动变速器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液力自动变速器。 无级变速器(CVT) 无级变速器是由两组变速轮盘和一条传动带组成的。因此,其比传统自动变速器结构简单,体积更小。另外,它可以自由改变传动比,从而实现全程无级变速,使汽车的车速变化平稳,没有传统变速器换挡时那种“顿”的感觉。 手自一体变速器 手自一体变速器由德国保时捷车厂在911车型上首先推出,称为Tiptronic,它可使高性能跑车不必受限于传统的自动挡束缚,让驾驶者也能享受手动换挡的乐趣。此型车在其挡位上设有“+”、“-”选择挡位。在D挡时,可自由变换降挡(-)或加挡(+),如同手动挡一样。驾驶者可以在入弯前像手动挡般的强迫降挡减速,出弯时可以低中挡加油出弯。现在的自动挡车的方向盘上又增加了“+”、“-”换挡按钮,驾驶者就能手不离开方向盘加减挡。
怎样识别进口轿车仪表盘 进口汽车驾驶室内仪表上都标有英文字母,为识别各种仪表,介绍一下仪表上字母的含义。 燃油表,字母是“FUEL”,指针指向“F”表示满,指针指向“E”表示空。 机油压力表,字母是“O/L”,指针指向“M”表示油压偏高,指针指向“L”表示油压偏低。 水温表是“TEMP”指针指向“H”表示水温过高,指针指向“C”表示水温过低。 电流表,字母是“AMP”,指针指向“+”表示充电,指针指向“-”表示放电。气压表,字母是“A/R”。 车速里程表,字母是“SPEED”,单位为km/h(公里/小时)或 MPH(英里/ 小时)。
何为“欧I”和“欧II”标准 近年来,汽车的排放是否符合排放标准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自2001年9月1日起,国家禁止生产、销售化油器轿车,更使这个热点话题升温。在涉及排放标准时,在有关规定和文章中经常出现“欧I”、“欧II”标准的提法,那么何为“欧I”、“欧II”标准呢? 据有关资料介绍,“欧I”、“欧II”是欧洲I号标准和欧洲II号标准的简称。欧洲标准属于一个专业的技术范畴,它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91/441/EEC制订的统一指令,涵盖了不同类型汽车排放的有关规定。 现以设计乘员数不超过6人(含驾驶员)、总质量不超过2.5吨的汽车为例,在1999年1月1日到2003—12月31日期间,必须达到的排放极限值为:一氧化碳不超过3.16克/公里,碳氢化合物不超过1.13克/公里;另外,柴油车排放的颗粒物不超过0.18克/公里,耐久性为5万公里。这就是欧洲I号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在2004年1月1日以后,要求这类汽油车排放的一氧化碳不超过2.2克/公里,碳氢化合物不超过0.5克/公里;柴油车排放的一氧化碳不超过1.0克/公里,碳氢化合物不超过0.7克/公里,颗粒物不超过0.08克/公里。这就是欧洲II号标准的有关规定。
汽车驱动系统知识 由于变速器输入轴与输出轴以各自的速度旋转,变换档位时合存在一个"同步"问题。两个旋转速度不一样齿轮强行啮合必然会发生冲击碰撞,损坏齿轮。因此,旧式变速器的换档要采用"两脚离合"的方式,升档在空档位置停留片刻,减档要在空档位置加油门,以减少齿轮的转速差。但这个操作比较复杂,难以掌握精确。因此设计师创造出"同步器",通过同步器使将要啮合的齿轮达到一致的转速而顺利啮合。
同步器有常压式和惯性式。 目前全部同步式变速器上采用的是惯性同步器,它主要由接合套、同步锁环等组成,它的特点是依靠摩擦作用实现同步。 接合套、同步锁环和待接合齿轮的齿圈上均有倒角(锁止角),同步锁环的内锥面与待接合齿轮齿圈外锥面接触产生摩擦。锁止角与锥面在设计时已作了适当选择,锥面摩擦使得待啮合的齿套与齿圈迅速同步,同时又会产生一种锁止作用,防止齿轮在同步前进行啮合。 当同步锁环内锥面与待接合齿轮齿圈外锥面接触后,在摩擦力矩的作用下齿轮转速迅速降低(或升高)到与同步锁环转速相等,两者同步旋转,齿轮相对于同步锁环的转速为零,因而惯性力矩也同时消失,这时在作用力的推动下,接合套不受阻碍地与同步锁环齿圈接合,并进一步与待接合齿轮的齿圈接合而完成换档过程。
汽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部件,称为万向节。万向节与传动轴组合,称为万向节传动装置。在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车辆上,万向节传动装置安装在变速器输出轴与驱动桥主减速器输入轴之间;而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车辆省略了传动轴,万向节安装在既负责驱动又负责转向的前桥半轴与车轮之间。 那么,万向节在汽车上起到什么作用呢? 汽车是一个运动的物体。在后驱动汽车上,发动机、离合器与变速器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在车架上,而驱动桥通过弹性悬挂与车架连接,两者之间有一个距离,需要进行连接。汽车运行中路面不平产生跳动,负荷变化或者两个总成安装位置差异,都会使得变速器输出轴与驱动桥主减速器输入轴之间的夹角和距离发生变化,因此要用一个“以变应变”的装置来解决这一个问题,因此就有了万向节这个东西。 同样的道理,越野车变速器与分动器之间,前驱动的可转向驱动桥与半轴之间,都需要这个万向节做“关节”。万向节的结构和作用有点象人体四肢上的关节,它允许被连接的零件之间的夹角变化。但它与肢体关节的活动形式又有所不同,它仅允许夹角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万向节有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准等速万向节(双联轴式和三销轴式),等速万向节(球叉式和球笼式),扰性万向节。
目前后驱动汽车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普通万向节由万向节叉、十字轴等基本零件构成。十字轴装配在万向节叉上做连接,十字轴的轴头上装有滚针轴承,当轴头接入万向节叉时,十字轴与万向节叉之间就可以有相对旋转,也就产生了多角度变化。万向节叉上的花键连接又可以做小许的轴向移动,这样就适应了夹角和距离同时变化的需要。 单个的万向节不能使输出轴与轴入轴的瞬时角速度相等,容易造成振动,加剧机件的损坏,产生很大 汽车发动机的动力经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最后传送到驱动桥再左右分配给半轴驱动车轮,在这条动力传送途径上,驱动桥是最后一个总成,它的主要部件是减速器和差速器。减速器的作用就是减速增矩,这个功能完全靠齿轮与齿轮之间的啮合完成,比较容易理解。而差速器就比较难理解,什么叫差速器,为什么要“差速”?
汽车差速器是驱动轿的主件。它的作用就是在向两边半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允许两边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 汽车在拐弯时车轮的轨线是圆弧,如果汽车向左转弯,圆弧的中心点在左侧,在相同的时间里,右侧轮子走的弧线比左侧轮子长,为了平衡这个差异,就要左边轮子慢一点,右边轮子快一点,用不同的转速来弥补距离的差异。 如果后轮轴做成一个整体,就无法做到两侧轮子的转速差异,也就是做不到自动调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在一百年前,法国雷诺汽车公司的创始人路易斯.雷诺就设计出了差速器这个玩意。 普通差速器由行星齿轮、行星轮架(差速器壳)、半轴齿轮等零件组成。发动机的动力经传动轴进入差速器,直接驱动行星轮架,再由行星轮带动左、右两条半轴,分别驱动左、右车轮。差速器的设计要求满足:(左半轴转速)+(右半轴转速)=2(行星轮架转速)。当汽车直行时,左、右车轮与行星轮架三者的转速相等处于平衡状态,而在汽车转弯时三者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内侧轮转速减小,外侧轮转速增加。 这种调整是自动的,这里涉及到“最小能耗原理”,也就是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倾向于耗能最小的状态。例如把一粒豆子放进一个碗内,豆子会自动停留在碗底而绝不会停留在碗壁,因为碗底是能量最低的位置(位能),它自动选择静止(动能最小)而不会不断运动。同样的道理,车轮在转弯时也会自动趋向能耗最低的状态,自动地按照转弯半径调整左右轮的转速。 当转弯时,由于外侧轮有滑拖的现象,内侧轮有滑转的现象,两个驱动轮此时就会产生两个方向相反的附加力,由于“最小能耗原理”,必然导致两边车轮的转速不同,从而破坏了三者的平衡关系,并通过半轴反映到半轴齿轮上,迫使行星齿轮产生自转,使外侧半轴转速加快,内侧半轴转速减慢,从而实现两边车轮转速的差异。4轮驱动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它早已超越越野车的范围,在休闲车和轿跑车上大行其道。现在的4轮驱动小汽车多采用常啮合式四轮驱动,可以自动转换驱动形式。它有一个起关键作用的部件叫做粘性偶合器,又称为粘性联轴器。 粘性偶合器利用液体的粘性或油膜的剪切作用来传递动力。根据牛顿内摩擦定律,假设在平行放置的两块平板之间充满粘性液体,当下板固定上板平行移动时,则板间液体受到剪切,如果液体粘度、液体厚度及平板移动速度、结构参数选取合理,就可以设计出能传递很大功率的液体粘性传动装置,例如汽车粘性偶合器。 流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如何能传递动力?举一个日常现象为例来说明。融化的口香糖是黏度很高的流体。如果把它黏附在两片木版之间,左手向上拉动左侧木版,右手向下拉动右侧木版,你会感到很大的阻力。两块木版并没有互相接触,它们是靠口香糖的黏度传递动力的。 粘性偶合器是一个密封的多板片偶合器,它是由壳体、外板、内板、内轴等主要零件构成,其中壳体和外板为主动部分,在动力输入一端;内板和内轴为从动部分,在动力输出一端;内、外板间隔排列在一起,它们之间的间隙很小,黏度很高的硅酮油液充入这些间隙中。当输入端与输出端转速差较少时,硅酮油和内、外板几乎以同一转速旋转,这时油液内部不会产生剪切粘性阻力,偶合器不传递动力。当输入端与输出端转速差较大时,接近内板的油液与接近外板的油液之间有较大的转速差,这时就会产生剪切粘性阻力,迫使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减少转速差,偶合器传递动力。 在4轮驱动汽车差速器上装置了粘性偶合器。当汽车在正常行驶时,各轮没有转速差,粘性偶合器不工作。如果汽车前轮(驱动轮)出现打滑空转,前后轮出现很大的转速差,粘性偶合器开始工作并将动力分配给后轮。这样,根据路面状态,车辆能自动地调节前后轮的动力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