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方续命汤治风本义探析

 shanlieng 2013-06-26
  • 古方续命汤治风本义探析

古方续命汤治风本义探析

上海中医药大学 潘华信

唐宋前治中风,主用大、小、西州续命诸汤,延绵七八百年,为治风准绳。然至金元戛然而止,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各持一说,视心火、气虚、痰热等为中风症结,后世翕然相从,遂论治改观,以为中风乃心火、痰热、肝风之证,断无辛燥益火之理,迄亦七八百年,医者辄以羚羊、黄芩、钩藤、竹沥辈为治风常规,与古方冰炭迥别,遂视续命诸汤为砒鸩,习俗相沿,无人或稍疑焉。而诸文献则续命汤犹虚设,令后学持疑,不知古方之义及其所由来也。

窃以为中风为内伤杂病第一证,续命汤历来为方书治风第一方。第一证,昧真理; 第一方,废其用,宁有其理致哉? 乃不揣庸妄,阐述管见如次。

《千金要方?诸风》云:“依古法用大小续命二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说明: ①诸续命汤为古法,非唐时发明。又《外台》称小续命汤出《小品方》,则可追溯至刘宋。②续命汤为五脏偏枯中风之通治方,即中风专用方,盖治病也。③大、小续命汤间无差别,非晚近概念所谓大续命汤药用辛热,小续命汤加入参、芍、芩等治偏向正虚及有热象者,如表1 所见,大、小、西州续命汤自古流传,各有数方,诸古方书收载亦互有出入,如《千金》所载大续命汤有石膏、黄芩、荆沥等,寒凉有逾小续命汤,足证古人“大”、“小”不分,治风即是续命汤,故孙氏有“大”、“小”、“通治”之论也。

图片:未命名.bmp


三方用药大致分为四类:辛温燥热:麻黄、桂心、附子、干姜、防风、防己、独活、细辛;行血活血:芍药、芎 、当归;补气健脾:人参、白术、甘草、茯苓; 寒凉清热:石膏、黄芩、葛根、荆沥。今日视之,三方驳杂,祛风有麻黄,补益有人参,温里用附子,清热用石膏,组方宗旨何在? 颇迷离费解,而惟独能于宋以前流行数百年之久,为治风规范,又岂偶然哉! 窃以为研讨之关键在于正确、全面认识辛温类药物之功用与治疗,麻、桂辛温发表,姜、附温里,今日临床绝无疑义,是以误会古人治中风者,外去风寒之谓也,盖与古方奥旨相去殊远。案古意则另有深入一层,除发表温经之外,辛味更擅宣通表里,疏畅络隧,行血破瘀,此点后人极少理会。如《本经》谓麻黄“破症坚积聚”,附子“破瘕坚积聚、血瘕、寒湿痿”,《别录》谓桂“能堕胎”、“通血脉”。可证辛味作用有二: 一则解表散寒,二则破瘀通脉,前者人所熟知,后者近人渐次淡化。由是观之,古人持辛味治风,藉以深入络隧,疏通血气,涤荡瘀滞,恢复人体坏死组织之血液供应,改善微循环障碍。显然,这对五脏偏枯中风的治疗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此说非个人臆测,《本经》之外,古人间亦阐发及之,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辛之能润,由疏浚气液,据宣通本义也。《灵枢?决气》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化五谷为精微,滋养四肢百骸,所赖者雾露之溉之细小通道也;“雾露之溉”之由来赖上焦气化开发,而辛味入肺宣发,专司是职耳。刘河间有玄府气液宣通之说,亦谓辛味开发,人体表里,无所不到。叶桂则更有辛润通络之说。记得1960 年左右,程门雪先生言及中风时,建议临床在辨证论治的同时,适当参入羌活、独活、防风之类祛风药,予当时甚诧异,肝风痰热症,何以用辛燥? 不知程老所寓深意,今日回忆,殆亦古意耳。又以当今西医临床言之,数十年来,阿司匹林是退热镇痛、抗风湿之常用药,为欧美家庭之必备,近年治风一变,藉以抗凝血,预防心肌缺血缺氧,西风东渐,近来沪上每晚服50~ 75m g 者比比皆是。姑不论西药机理,而其先之治感冒,其后之抗凝血,其表其里与中药辛味之解表、通络可谓有异曲同工之趣。今人不疑阿司匹林之抗凝血,独疑麻、桂、附辈之不能通血络,何者?

藉辛味通血络之佐证是,三续命汤俱用芎 、芍药、当归行血活血之品,俾辛味疏通血络之后,由归、芎 、芍加强行血化瘀之功。用续命汤治中风,辛热耗阴劫液之弊,古人早已觉察,而辛味又不可更易,遂制之以诸寒凉之味,《古今录验》等所载西州续命汤即去附子,入石膏,孙思邈又于续命汤中合入荆沥,称“旧无荆沥,今增之”,又云“凡风服汤(诸续命汤)药,多患虚热翕翕然”,并出经验方五补丸除热,集寒凉之大成,如羚羊、天冬、麦冬、芍药、地黄、升麻、菊花、地骨皮、石斛、黄芩、石膏、寒水石等与辛味之附子、桂心、防风、独活、干姜、生姜等组合,既辛味治风,又清热养阴,适合于体质阴虚内热之中风患者,故孙氏谆言:“古人立方皆准病根冷热制之,今人临急造次,寻之即行,故多不验,所以欲用方者,先定其冷热乃可,验方用无不效也,汤酒既尔,丸散亦然,凡此风之发也,必有热盛,故有竹沥、葛汁等诸冷药焉”。此属基于治病之辨证论治,然前提是治风为本,结合阴虚内热体质,酌用寒凉,但清热养阴为标。中医药治病有两大法宝,一则除病,二则益体。除病者祛除病邪以恢复正气也; 益体者补益机体以蠲除邪气也,出发点不同,而殊途同归治疗疾病也。唐宋及其前除病为主,金元以后益体为主,其实,治病益体当活泼泼互为标本,此处治风辛药为本,清热辅之,即其一端耳。

此外,《千金要方》大、小续命汤又增入人参、白术、甘草、茯苓以健脾益气,疗风人之正气虚怯,耐人寻味者,该治即后世名方四君子汤。此所谓芝兰有根,醴泉有源也。临床废止续命汤已数百年,而孙氏治标之药如羚羊、黄芩、竹沥、荆沥、石膏、菊花等却演变为后世治风大法。盖治其标而昧其本耳,辛味治风之药缺如,则续命汤本义荡然,疗效自非复当时了。
收稿日期 2001209204 浙江中医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