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词释

 焦虎 2013-06-26
中医词释

嗳气 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候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古代称为噫气。属胃气失和而上逆。 ­

按胸胁 是指根据病情的需要,有目的地对前胸和胁肋部进行触摸、按压或叩击,以了解局部及内脏病变的情况。 ­

­按诊 就是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病人的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的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病情的轻重等情况的一种诊病方法。 ­

­按肌肤 指触摸某些部位的肌肤,通过肌肤的寒热、润燥、滑涩、疼痛、肿胀、疮疡等不同情况反映,来分析疾病的寒热虚实及气血阴阳盛衰的诊断方法。 ­

­ 按脘腹 是通过触按胃脘部及腹部,了解其凉热、软硬、胀满、肿块、压痛等情况,以辨别不同脏腑组织的发病及证之寒热虚实的诊断方法。 ­

八纲辨证 医生对通过诊法所获得的各种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变位置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 ­

白带 若带下色白、量多、质清稀、无臭味者,称为白带,属寒湿,是脾虚不运、寒湿下注所致。 ­ ­

百日咳 咳声阵发,发则连声不绝,甚则呕恶咳血,终止时作"鹭鸶叫声",名曰顿咳,也叫"百日咳"。常见于小儿,是属肺实,多由风邪与伏痰搏结,郁而化热,阻遏气道所致。 ­ ­

半表半里证 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于里,或里邪透表,尚未至于表,邪正相搏于表里之间,称为半表半里证。其证候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半表半里证在六经辨证中称为少阳病证。 ­ ­

半身汗 病人仅半侧身体有汗,或为左侧、或为右侧、或为下半身,另一侧则经常无汗者,属患侧(无汗一侧)经络阻闭,气血运行不周所致。可见于中风、痿证、截瘫等病人。 ­

崩漏 月经忽然大下不止谓之"经崩",长期淋漓不断称为"经漏"。凡崩漏经色深红有块者,多属热证;经色淡红无块者,多为冲任损伤或中气下陷、脾虚不能统血所致。 ­

­

扁平胸 指胸廓较正常人扁,前后径小于左右径的一半,又称"胸廓扁平"。属形瘦阴虚体质,多见于肺肾阴虚或气阴两虚的病人。亦可见于体弱者。 ­

­

便秘 大便燥结,排出困难,便次减少,甚至数日不便,称为便秘。便秘有寒热虚实之分,常见热结便秘、寒结便秘、气虚便秘、血虚便秘、气滞便秘。

­ 表寒里热 表寒未解而里热已作,或里本有热而表受寒邪,可见此证。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口渴引饮、心烦等。 ­

­

表寒证(伤寒证)表寒证以感受寒邪为主,故又称伤寒证。其特点是恶寒重,微发热,无汗,头身痛,苔薄白而润,脉浮紧。其机理是由于寒为阴邪,寒邪袭表,卫阳被遏。 ­

­

表里定位法 是病证横向传变的定位方法,在外感病证中运用广泛。六经病证中,三阳主表,少阳为半表半里,三阴主里;而卫气营血病证,病位由表入里顺序排列。 ­

­

表里俱寒 里有寒而表寒外束,或外感寒邪,内伤饮食生冷等,均可引起此证。症状有头痛、身痛、恶寒、肢冷、腹痛、吐泻、脉迟等。 ­

­

表里俱热 夙有内热,又感风热之邪,可见此证。症状有发热、喘而汗出、咽干引饮、烦躁谵语、便秘尿涩、舌质红、舌苔黄燥或起芒刺、脉数等。 ­

­

表里俱实 外感寒邪未解,内有痰瘀食积,可见此证。症状有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头痛、腹部胀满、二便不通、脉实等。 ­

­

表里俱虚 气血两虚、阴阳双亏时可见此证。症状有自汗、恶风、眩晕、心悸、食少、便溏、脉虚等。 ­

­

表里同病 表证和里证在同一时期出现,称表里同病。出现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外感病,由表证发展至兼见里证;或外感病未愈,复伤于饮食劳倦等。一类是内伤病未愈而又感外邪。 ­

­

表热里寒 素体阳气不足,或伤于饮食生冷,同时感受温热之邪;或少阴病,始得而发热、脉沉者,可见此证。症状有发热汗出、饮食难化、便溏溲清、舌体胖、苔稍黄等。如表热证未解,过用寒凉药以致损伤脾胃阳气亦属此类。 ­

­

表热证(外感风热证)表热证是感受温热(风热)之邪,又称外感风热证,在温病学中属卫分证。其特点是发热重,微恶寒,口渴,咽痛,舌质正常或尖边稍红,苔薄白而干或苔薄微黄,脉浮数。 ­

­

表实里虚 素体虚弱,复感外邪,可见此证。症状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时或腹痛、纳少或吐、自利等。 ­

­

表虚里实 内有痰瘀食积,但表气不固,可见此证。症状有自汗恶风、腹胀拒按、纳呆、便秘、苔厚等。 ­

­

表证 表证是外感六淫之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轻浅证候的概括。表证主要见于外感疾病初期阶段。 ­

­

表证入里 是指先有表证,然后出现里证,表证随之消失,即表证转化为里证,其病机谓外邪入里,如外感风热之邪,形成表热证,若表邪不解,向里而成里热证。表证入里一般见于外感病的初、中期阶段,是病情由浅入深,病势发展的反映。 ­

­

并病 伤寒病凡一经之证未罢,又见它经病证者,称为"并病",如太阳少阴并病、太阴少阴并病等。 ­

­

病 病即疾病,是在病因作用下,机体正邪交争,阴阳失调,所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全部演变过程,具体表现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相应的证候。 ­

­

病色 疾病时的面部色泽。 ­

­

病色交错 正病正色--病与色相应,病色交错--病色不相应。生克顺逆--病色交错中,相生为顺:色生病,吉中之顺;病生色,吉中小逆。病色交错中,相克为逆:病克色,凶中之顺;色克病,凶中之逆。 ­

­

病因辨证 是根据病人的发病情况和疾病产生的症状加以分析,推断疾病究竟是由三因中哪个原因所引起,然后进行治疗,设法消除致病因素,以求治愈。 ­

­

病因 宋代陈言根据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将病因区分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三类。后世医家对陈言的三因逐渐加以充实发展,病因已有六淫、疫疠、七情、痰饮、瘀血、饮食、劳逸、房室、外伤等。 ­

­

病证结合 指诊断要明确所患疾病及所属证候,把辨病与辨证结合起来。通过辨别病证,认识疾病的本质,即所谓"辨证求因"。 ­

­

糙(裂)苔 苔白燥裂如砂石,扪之粗糙,称"糙、裂苔"。皆因温病化热迅速,内热暴起,常见于温病或误服温补之药。 ­

­

产后恶露不绝 产后血性恶露淋漓不断,持续20天以上者为产后恶露不绝,可由气虚、血热、血瘀等因引起。 ­

­

产后发热 产后发热持续不退,甚则壮热者称为产后发热,可由感受外邪、火邪内盛、阴虚生热等引起。 ­

­

肠道湿热证 肠道湿热证是指由于湿热侵犯肠道,传导失职,表现为以泄泻下痢为主的证候。亦称大肠湿热证。在三焦辨证中属下焦病证,多因夏秋之季,感受暑湿热邪,侵犯肠道,或饮食不洁,致使湿热秽浊之邪蕴结肠道而成。本证以下痢或泄泻及湿热征象为审证依据。 ­

­

肠热腑实证 肠热腑实证是指由于邪热入里,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所表现的里实热证候。在六经辨证中称为阳明腑实证,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属气分证,在三焦辨证属中焦病证。多因邪热炽盛,汗出过多,或误用发汗,津液外泄,致使肠中干燥,里热更甚,燥屎内结而成。本证以腹满硬痛,便秘及里热炽盛见症为审证要点。 ­

­

肠燥津亏证 肠燥津亏证是指由于大肠阴津亏虚,传导不利,表现以大便燥结,排便困难为主症的证候。多因素体阴亏,或年老而阴血不足,或吐泻、久病、温热病后期等耗伤阴液,或因失血、妇女产后出血过多,以致阴血津液亏虚,大肠失于濡润所致。本证以大便燥结,难以排出及津亏失润见症为审证要点。常见于瘟疫或内痈。 ­

­

常色 常色指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 ­

­

潮热 发热如潮汐之有定时,按时发热或按时热更甚。 ­

­

齿痕舌(齿印舌)舌体边缘见牙齿的痕迹,称为齿痕舌或称齿印舌。常与胖大舌同见。主脾虚和湿盛。 ­

­

赤带 若带下色红粘稠、或赤白相间、微有臭味者,称为赤带,多因情志不舒、肝郁化热、损伤胞络所致。 ­

­

虫积肠道证 是指蛔虫等积滞肠道而表现的证候。多因误食不洁的瓜果、蔬菜等,虫卵随饮食入口,在肠道内繁殖孳生所致。 ­

­

除中 若久病,重病本不能食,而突然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称为“除中”,属病危。 ­

­

杵状指 手指变形指关节呈梭状畸形,活动受限者,多由风湿久蕴,筋脉拘挛所致。指(趾)末节膨大如杵者,称为"杵状指",多由久病心肺气虚,血瘀湿阻而成。 ­

­

传经 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称为"传经"。 ­

­

喘症 是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的表现,甚者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实喘发作急骤,气粗声高息涌,惟以呼出为快,仰首目突,形体壮实,脉实有力,多属肺有实热,或痰饮内停。虚喘发病徐缓,喘声低微,慌张气怯,息短不续,动则喘甚,但以引长一息为快,形体虚弱,脉虚无力,是肺、肾虚损,气失摄纳所致。 ­

­

唇风 口唇发痒,色红且肿,破裂流水,痛如火灼,名为"唇风"。多由阳明胃火上攻所致。 ­

­

错语 指语言错乱,语后自知言错的症状。多因心气不足,神失所养,多见于久病体虚或老年脏气衰微的人。 ­

­

大肠虚寒证 是指大肠阳气虚衰所表现的证候。多因禀赋阳虚,或过食生冷,或久病、腹泻持续不愈以致损伤阳气所致。本证的辨证要点为大便异常,包括腹泻或便结,与虚寒象并见。 ­

­

大汗 即汗出量多,津液大泄,临床上有虚实之分:病人蒸蒸发热,汗出不已,兼见面赤、口渴饮冷、脉洪大者,属实热证。病人冷汗淋漓,兼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属亡阳证。 ­

­

胆郁痰扰证 是指由于痰热内扰,胆失疏泄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情志忧郁,气郁化火,灼津为痰,痰热互结,内扰心胆,致胆气不宁,心神不安所致。本证以惊悸失眠,眩晕,苔黄腻为审证要点。 ­

­

但寒不热 即病人但感畏寒而无发热。可见于里寒证。其产生的原因,多因素体阳虚,不能温煦肌表;或寒邪直接侵袭,损伤机体阳气所致。 ­

­

但热不寒 病人只发热,不觉寒冷,或反恶热,常见于实热证。 ­

­

盗汗 病人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兼见潮热、颧红等症,属阴虚。 ­

­

得神 即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

­

地图舌 若舌苔不规则地大片脱落,边缘厚苔界限清楚,形似地图,称"地图舌"。 ­

­

独语 是指患者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的症状。多因心气不足,神失所养而引起;或由气郁痰结,阻蔽心窍所致。可见于癫证、郁证。 ­

­

短气 指呼吸气急而短,不足以息,数而不能接续,似喘而不抬肩,喉中无痰鸣声。 ­

­

鹅口疮 婴儿满口白斑如雪片,称"鹅口疮",系胎中伏热蕴积心脾所致。 ­

­

呃逆 唐代以前称为哕。是胃气上逆,从咽喉部发出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击声,声短而频,呃呃作响,后世称呃逆,俗称打呃。 ­

­

恶寒发热 病人自觉寒冷同时伴有体温升高。见于外感表证。外邪袭表,影响卫阳"温分肉"的功能,肌表失煦,则恶寒;正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则发热。 ­

­

恶寒 是病人有寒冷的感觉,虽覆被加衣近火取暖仍不能解其寒。 ­

­

恶色 即面色枯槁晦暗。 ­

­

耳聋 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甚至听觉丧失,不闻外声,谓之耳聋,亦称耳闭。一般耳暴聋者,多属实证。常由肝胆火逆,上壅于耳,清窍失灵而成。若温病出现耳聋,多由热邪蕴结上焦,蒙蔽清窍所致。凡属实证耳聋,均较易治。久病耳渐聋者,属于虚证。多因精气虚衰,不能上充清窍所致。此外,年老耳渐聋者,一般是生理现象,多是精衰气虚之故。 ­

­

耳鸣 患者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鸣,或如潮声,妨碍听觉的,称为耳鸣。耳鸣有虚实之分,一般地说,凡突发耳鸣,声大如蛙聒,或如潮声,按之鸣声不减者,多属实证。多因肝胆火盛,上扰清窍所致。若渐觉耳鸣,声音细小,如闻蝉鸣,按之鸣声减轻或暂止者,多属虚证。常是肝肾阴虚,肝阳上扰所致;或由肾虚精亏,髓海不充,耳失所养而成。 ­

­

发热 病人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病人全身或局部有发热的感觉。 ­

­

肺气虚证 是指由于肺机能减弱,其主气、卫外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虚弱证候,多由久病咳喘,耗伤肺气,或因脾虚水谷精气化生不足,肺失充养所致。本证以咳喘无力,吐痰清稀及气虚见症为审证要点。 ­

­

肺热炽盛证 是指邪热内盛于肺,肺失清肃而出现的肺经实热证候。简称肺热证或肺火证,多因外感风热入里,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蕴结于肺所致,以肺系症状和里实热证并见为审证要点。本证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属气分证;在三焦辨证中属上焦病证。 ­

­

肺肾阴虚证 是指肺肾之阴液亏损,虚火内扰,肺失清肃,肾失滋养的虚热证候。多因燥热、痨虫耗伤肺阴,病久及肾,或久病咳喘,肺阴亏损,累及于肾,或房劳太过,肾阴耗伤,不能上滋肺金所致。本证以咳嗽少痰,腰膝酸软,遗精,并伴见虚热之象为辨证依据。 ­

­

肺阴虚证 是指由于肺阴不足,失于清肃,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若虚热内扰之症不明显,称为津伤肺燥证。多因燥热伤肺,或痨虫蚀肺,耗伤肺阴,或汗出伤津,阴津耗泄,或久咳不愈,耗损肺阴,渐致肺阴亏虚而成。本证以干咳或痰少而粘和阴虚内热见症为辨证要点。 ­

­

风痹 指风与寒湿合邪,阻痹经络,流窜关节,见四肢关节及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的病证。 ­

­

风寒犯肺证 是指由于风寒之邪侵袭肺表,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多由外感风寒之邪,侵袭肺卫,致使肺气失宣而成。本证以咳嗽,痰液清稀和风寒表证并见为审证要点。 ­

­

风热犯肺证 是指风热邪气侵袭肺系,肺卫受病所表现的证候,乃因外感风热之邪,侵犯肺卫所致。本证以咳嗽和风热表证并见为辨证要点。 ­

­

风水 是指风邪袭肺,肺失通调,水津失布,风水相搏,临床见发热、恶风、头面浮胖、小便不利的病证。 ­

­

风疹 本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皮肤疾患,由于风热时邪所致。疹形细小稀疏,稍稍隆起,其色淡红,瘙痒不已,时发时止,身有微热或无热,一般不妨碍饮食和工作。 又指风邪客于肤腠,临床见皮肤瘙痒,漫无定处,皮肤出现丘疹、斑疹,或红或白,时隐时现,遇风加剧的病证。 ­

­

肝胆湿热证 是指由于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湿热内生,或由脾胃纳运失常,湿浊内生,土壅侮木,致使湿热蕴阻肝胆所致。由于肝胆位居中焦,故在三焦辨证中属中焦病证范畴。本证以胁肋胀痛,厌食腹胀,身目发黄,阴部瘙痒及湿热内蕴征象为审证要点。 ­

­

肝风内动证 是对内生之风的病机、病状的概括。泛指患者出现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具有“动摇”特点为主的一类证候。 ­

­

肝火炽盛证(肝火上炎证,简称肝火证,亦有称肝胆火盛证、肝经实火证) 是指由于肝经火盛,气火上逆,而表现以火热炽盛于上为特征的证候。又称肝火上炎证,简称肝火证,亦有称肝胆火盛证、肝经实火证者。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因火热之邪内侵,或他脏火热累及于肝以致肝胆气火上逆所致。本证以肝经循行部位表现的实火炽盛症状为审证要点。 ­

­

肝火犯肺证(木火刑金证) 是指由于肝经气火上逆犯肺,而使肺失清肃所表现的证候。按五行理论又称“木火刑金”证。多因郁怒伤肝,气郁化火,或邪热蕴结肝经,上犯于肺所致。本证以咳嗽,或咳血,胸胁灼痛,易怒,并伴见实火内炽之象为辨证依据。 ­

­

肝肾阴虚证 是指由于肝肾阴液亏虚,阴不制阳,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在三焦辨证中属下焦病证。多因久病失调,阴液亏虚,或因情志内伤,阳亢耗阴,或因房事不节,肾之阴精耗损,或温热病日久,肝肾阴液被劫,皆可导致肝肾阴虚。本证以腰膝酸软,胁痛,耳鸣遗精,眩晕,并伴见虚热之象为辨证依据。 ­

­

肝胃不和证(肝气犯胃证、肝胃气滞证) 是指由于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表现以脘胁胀痛为主的证候。又称肝气犯胃证、肝胃气滞证。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所致。本证以胸胁、胃脘胀痛,或窜痛,呃逆嗳气为审证要点。 ­

­

肝血虚证 是指由于肝血不足,所系组织器官失养所表现的证候。多因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或因失血、久病,营血亏虚所致。本证以筋脉、目、爪甲失于濡养的见症及血虚表现为审证要点。 ­

­

肝阳化风证 是指由于肝阳升发,亢逆无制所导致的一类动风证候。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伤阴,或素有肝肾阴亏,阴不制阳,阳亢日久,亢极化风,从而形成本虚标实、上实下虚的动风之证。本证以平素即有头晕目眩等肝阳上亢之状,而又突见动风之象,甚或卒然昏倒,半身不遂为辨证依据。 ­

­

肝阳上亢证 是指由于肝肾阴亏,肝阳亢扰于上所表现的上实下虚证候。多因恼怒所伤,气郁化火,火热耗伤肝肾之阴,或因房劳所伤、年老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木失荣,致使肝阳偏亢所致。本证以头目眩晕、胀痛,头重脚轻,腰膝酸软等为审证要点。 ­

­

肝阴虚证 是指由于肝之阴液亏损,阴不制阳,虚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火灼肝阴,或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致使肝阴不足而成。本证以头目、筋脉、肝络失于滋润的见症及阴虚内热的表现为审证要点。 ­

­

肝郁脾虚证(肝脾不和证) 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而表现以胸胁胀痛、腹胀、便溏等为主症的证候。又称肝脾不和证。多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失条达而横乘脾土,或饮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而反侮于肝,肝失疏泄而成。本证以胸胁胀满,腹痛肠鸣,纳呆便溏为审证依据。 ­

­

肝郁气滞证(肝气郁结证,简称肝郁证) 是指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肝气郁结证,简称肝郁证。多因情志不遂,或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因病邪侵扰,阻遏肝脉,致使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所致。本证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窜痛,或妇女月经失调等表现为审证要点。 ­

­

膏淋 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者,为膏淋。 ­

­

臌胀 若腹胀如鼓,皮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者,称为臌胀。多因酒食不节,或情志所伤,或虫积血癥,致使肝、脾、肾功能失常,气、血、水互结,聚于腹内而成。 ­

­

光滑舌(镜面舌、光莹舌)舌面光洁如镜,光滑无苔,称光滑舌,也叫"镜面舌","光莹舌"。主因胃阴枯竭、胃气大伤。不论何种舌色,皆属胃气将绝的危候。 ­

­

寒痹 寒邪侵袭肢体经脉,气血凝塞而不畅则见寒痹,症见四肢关节疼痛 、拘挛、屈伸不利。 ­

­

寒热错杂 可分为表里与上下两部分:表里的寒热错杂表现为表寒里热及表热里寒;上下的寒热错杂表现为上热下寒及上寒下热。 ­

­

寒热往来 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又分二种类型① 寒热往来,发无定时,可见于少阳病,主半表半里证。② 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常见于疟疾。 ­

­

寒热转化 寒证与热证,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寒证可以化热,热证可以转寒。 ­

­

寒湿困脾证(湿困脾阳证、寒湿中阻证) 是指由于寒湿内盛,中阳受困所表现的证候。又称湿困脾阳证、寒湿中阻证。在六经辨证中,一般归属于太阴病证。多因饮食失节,过食生冷,以致寒湿停滞中焦;或因冒雨涉水,久居潮湿,气候阴雨,寒湿内侵伤中;或因嗜食肥甘,湿浊内生,困阻中阳所致。本证以脾胃纳运功能障碍及寒湿内盛的表现为审证要点。 ­

­

寒邪客肺证 是由寒邪内客于肺所反映的证候,以咳喘突然发作,伴见寒象为特征。 ­

­

寒证 是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阴寒邪气,或因内伤久病,阳气耗伤,或过服生冷寒凉,阴寒内盛所致。寒证包括表寒、里寒、虚寒、实寒等。 ­

­

寒证化热 是指原为寒证,后出现热证,而寒证随之消失的病变。常见于外感寒邪未及时发散,而机体阳气偏盛,阳热内郁到一定程度,于是寒证变成热证;或是寒湿之邪郁遏而机体阳气不衰,常易由寒而化热;或因使用温燥之品太过,亦可使寒证转化为热证。 ­

­

寒滞肝脉证(寒凝肝经证、肝寒证) 是指由于寒邪侵袭,凝滞肝经,表现以肝经循行部位冷痛为主症的证候,又称寒凝肝经证,简称肝寒证。本证以少腹、阴部、巅顶冷痛,脉弦紧或沉紧等为审证要点。 ­

­

寒滞胃脘证(胃寒证) 是指由于寒邪侵犯胃脘,表现以脘部冷痛为主症的实寒证候。简称胃寒证。多因过食生冷,或脘部受冷,以致寒凝胃脘所致。本证以脘部冷痛及实寒证为审证要点。 ­

­

呵欠 是张口深舒气,微有声响的一种表现。呵欠频频不止,称数欠,多为阴盛阳衰,体虚之故。 ­

­

合病 伤寒病不经过传变,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的病证,称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太阴合病等。 ­

­

黄带 若带下色黄、量多、质粘稠、味臭秽者,称为黄带,属湿热,是由湿郁化热、湿热下注所致。 ­

­

积粉苔(粉白苔)舌上满布白苔,有如白粉堆积,扪之不燥,为"积粉苔",或称"粉白苔"。 ­

­

鸡胸 即胸骨下部明显前突,胸廓前后径长而左右径短,肋骨侧壁凹陷,形似鸡胸,多见于儿童。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肾气不充,骨骼发育异常所致。 ­

­

疾病 是指有一定的致病因素(包括六淫、七情、遗传、饮食、劳逸、外伤等) 作用下,机体与环境的关系失调,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生理状态被破坏,出现了机能、形态或神志活动等方面的异常变化,且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全部演变过程,反映为若干特定症状、体征和各阶段相应证候的邪正交争的病理过程。 ­

­

假神 是重危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为临终前的预兆。 ­

­

茧唇 唇上初结似豆,渐大如蚕茧,坚硬疼痛,妨碍饮食,称"茧唇"。亦属胃中积热,痰随火行,留注于唇。 ­

­

解颅 囟门迟闭称为解颅。是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常兼有"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等症状表现。 ­

­

金破不鸣 久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虚证,常因各种原因导致阴虚火旺,肺肾精气内伤所致,即所谓"金破不鸣"。 ­

­

金实不鸣 新病音哑或失音者,多属实证,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袭肺,或痰湿壅肺,即所谓"金实不鸣"。 ­

­

紧张度 指脉管的紧急或弛缓程度。脉管绷紧为弦脉;弛缓为缓脉。 ­

­

经闭 女子发育成熟后,月经应来不来,或曾来而中断,闭止在三个月以上者,称为经闭。 ­

­

经络辨证 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对病人所反映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综合,以判断病属何经、何脏、何腑,并进而确定发病原因、病变性质及其病机的一种辨证方法。 ­

­

惊悸 由于受惊而致心悸,或心悸易惊,恐惧不安者,称为惊悸。常由外因所引起,如目见异物,遇险临危等心神浮动,心气不定而心悸者,多时发时止。惊悸的全身情况较好,其病情较轻。 ­

­

厥阴病证 是伤寒病发展传变的较后阶段,表现阴阳对峙,寒热交错,厥热胜复等证候的概括。临床以上热下寒证为其提纲。厥阴病为六经之末,多由它经传变而成,其中尤以少阳病为主。 ­

­

均匀度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脉动节律是否均匀;二是脉搏力度、大小是否一致。一致为均匀;不一致为参差不齐 ­

­

客色 是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发生正常变化的面色。 ­

­

狂言 指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躁妄言的症状。多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痰火互结,内扰心神所致。多属阳证、实证,常见于狂病、伤寒蓄血证。 ­

­

劳淋 小便淋漓不已,遇劳即发者,为劳淋。 ­

­

类剥苔 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脱处并不光滑,似有新生颗粒叫"类剥苔"。 ­

­

里急后重 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多见于痢疾,为湿热气滞所致。 ­

­

里邪出表 是指在里之病邪,有向外透达之势,是邪有出路的好趋势,一般对病情向愈有利。 ­

­

里证 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

火毒 火热郁结成毒,壅于肌肉,出现疮疡疔毒,局部红肿热痛,脓血杂见。同时有壮热、口干舌燥、神昏躁狂、舌红、脉数有力等症。 ­

­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