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62例

 焦虎 2013-06-26
 
[转]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62例

尊享无限量精美信纸!立即开通黄钻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6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62例

  作者:邢 浩1,3刘 君2 陶可胜3 作者单位: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2007级研究生1;271000山东泰安市中心医院2;271000山东泰安市中医二院3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方结合三苯氧胺20mg/次,1次/日,维生素E丸50mg,2次/日;对照组用三苯氧胺20mg/次,1次/日,维生素E丸50mg,2次/日。结果:62例患者中显效80%,有效15%,无效5%,总有效率95%,对照组62例总有效率8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的疗效显著。

  【关键词】 乳腺小叶增生症 中西医结合 中药/三苯氧胺 维生素E

  乳腺小叶增生症是乳腺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生于25~45岁女性。肿块常为多发性,质韧而有囊性感,与皮肤和深层组织之间无粘连并可推动。目前多认为乳腺小叶增生症是一种与内分泌有关的非炎症慢性病,为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对乳腺小叶增生症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乳癖的诊断标准[1],收集124例乳腺小叶增生病病例,年龄17~45岁,平均36岁,病程30天~12年,平均23个月。124例患者均经彩超检查,可疑病例采用针吸细胞学检查以排除乳腺癌可能,并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如青春期乳痛、单纯性经前乳房胀痛及仅有乳痛而无肿块的乳痛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2例。

  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方,方药组成:仙灵脾15g,当归15g,仙茅15g,白芍10g,柴胡10g,荔枝核15g,香附15g,郁金15g,瓜蒌15g,茯苓10g,桃仁10g,红花10g,甘草15g。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肝火旺盛而心烦口苦者可加龙胆草15g;乳房胀痛明显者可加八月札10g,制香附5g;气血亏虚者可加黄芪25g。并同时服用三苯氧胺20mg/次,1次/日,维生素E丸50mg,2次/日。对照组采用三苯氧胺20mg/次,1次/日,维生素E丸50mg,2次/日。两组患者均在月经结束后3~5天给药,21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患者在家进行自查,每个疗程结束后来院检查,根据疗效进行下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乳癖的疗效标准制定[1]。①无效:乳房痛疼不减,肿块未见缩小;②有效:乳房疼痛减轻,肿块缩小1/3以上,超声检查提示暗影稍减小;③显效:乳房痛疼消失,肿块缩小1/2以上,超声检查提示暗影明显缩小;④痊愈:乳房痛疼消失,肿块消失,超声检查提示暗影消失。

  治疗组62例,显效5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62例,显效37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1%。

  乳腺小叶增生症是乳腺结构不良症中较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本病与内分泌紊乱,雌激素分泌过多,黄体素分泌过少有关,使雌激素长期作用于乳腺组织的结果。二者比例失调导致乳腺组织过度增生且复旧不全。多数病人在月经前4~5天出现症状,而在月经后疼痛缓解或消失。三苯氧胺为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与体内雌激素争夺受体,从而阻碍雌激素刺激乳腺腺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还可降低血清雌激素水平,对乳腺癌的发生起化学性预防作用,维生素E调节体内酸碱平衡。


  祖国医学认为乳腺小叶增生症属中医“乳癖”范畴,从中医角度来讲,认为该病主要病机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冲任不调所致,经前之气血聚于冲任,经脉壅阻,不通则痛,肿块得生,形成乳癖。冲任为气血之海,肝主疏泄,亦主冲任之通调,脾主运化,思虑伤脾,聚湿生痰,均可致冲任失调。治疗时应疏肝行气、理脾化痰,多环节、多途径调节冲任。本基本中药方以仙灵脾、当归、仙茅、白芍补肾助阳而调摄冲任;以香附、柴胡、荔枝核疏肝行气解郁以调和冲任;瓜蒌宽胸散结;以茯苓、甘草化痰散结、健脾和营以调冲任;甘草调和诸药。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病取得效果较满意,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由于IE浏览器升级禁用了alt+x快捷键,请用alt+q快捷键来快速进入写说说入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