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13-35)近代绘画·西洋画(1)

 五成 2013-06-26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13-35)近代绘画·西洋画(1)

 

    西洋画,主要是指油画。它是从西欧引进中国的,经过中国几代画家的努力,已经在中国生根落户了。在中国近代绘画上,油画家是生力军,他们为发展我国绘画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徐悲鸿是一位艺术全面的绘画大师,国画、油画、素描、书法等无一不精,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遍法、英、德、意等国,接受西方系统的绘画训练,掌握西方绘画技能和技巧而终臻大成,可谓是中西贯通。他在油画方面最大的成就是使印象主义的光与色的表现与古典主义严格而完美的造型相结合,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13)近代绘画路西洋画(1)
纪94《梅兰芳舞台艺术》·徐悲鸿1918年用中西合璧画法为梅兰芳所绘《天女散花》

(2)潘玉良(1895—1977年),原姓张,后随夫姓,改名潘玉良,又名张玉良,字世秀,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师从朱屺瞻、王济远学画,后考入罗马国立美术学校深造。纵观潘玉良的艺术生涯,可以明显看出她的绘画艺术是在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融合中萌生发展的。她的油画含有中国水墨画技法,用清雅的色凋点染画面,色彩的深浅疏密与线条相互依存,很自然地显露出远近、明暗、虚实,色韵生动。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13)近代绘画路西洋画(1)
上海1992年《潘玉良逝世15周年画展》纪念戳

(3)吴冠中(1919年-2010年),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13)近代绘画路西洋画(1)
古巴1999《北京国际集邮展览-中国当代绘画》·吴冠中《江南水乡》

(4)赵无极(1921-?),江苏南通人,出生在北京。1935年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后赴法国留学,并定居法国。在绘画创作上,以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13)近代绘画路西洋画(1)
法国《1994年艺术系列》·赵无极《蓝色抽象》

(5)王流秋(1919-?),祖籍广东潮安,生于泰国,1938年回国参加抗战。1945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后到部队从事美术工作。浙江省油画协会首任会长。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13)近代绘画路西洋画(1)
上海1996《王流秋从艺50周年回顾》纪念戳

(6)陈澄波(1895-1947),台湾嘉义县人。台北国语学校师范部毕业,曾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就读,其后赴上海新华艺专等美术学校任教,返台后与台湾艺坛同好共组 「台阳美术协会」,全心投入提昇台湾艺术发展工作。其油画《夏日街景》以笔直的电线杆挺立在画面正中间,打破3个半圆形灌木丛所围成的规律空间,构图引人入胜。大片的黄土地传达 干爽炎热的气息,3株绿荫盖顶的树丛,又造成清凉的对比,其运笔、用色亦堪称一绝。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13)近代绘画路西洋画(1)
台湾2002《台湾近代画作》第一组·陈澄波油画《夏日街景》

(7)李梅树(1902-1983),台北县三峡镇人。台北国语学校师范部毕业,是少数同时活跃于艺坛与政坛的前辈画家,毕生投入三峡祖师庙的重建工作。其油画《白衣小姐》走向西方古典绘画,细腻的笔法,优雅柔和的色调;构图亦降低了视平线,以3分之2 的大半身取景,主题人物的增大,以及去除膝盖以下的取景方式,使得画面人物变得崇高了 ,也是其人物画的特色。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13)近代绘画路西洋画(1)
台湾2002《台湾近代画作》第一组·李梅树油画《白衣小姐》

(8)廖继春(1902-1976),台湾丰原县人。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毕业 ,曾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就读,其后返台任教于各级学校,曾组「5月」画会。其油画《有香蕉树的院子》画的是家居前院生活即景,点出了南台湾宁静、朴拙与闲适的气氛,在艳阳下因香蕉树的光影交错而益发浓郁。景物中红绿色彩互应,丰富了主题内涵与造型的变化趣味。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13)近代绘画路西洋画(1)
台湾2002《台湾近代画作》第一组·廖继春油画《有香蕉树的院子》

(9)郭柏川(1901-1947),台湾台南人。台北国语学校师范部毕业,曾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就读,其后任教于北平师范大学、北平艺专、京华艺术学校,返台后任教于成功大学建筑系,并创设台南美术研究会。其油画《日出》画面以逆光表现,重峦叠嶂、集云聚气,薄暮霞光,以油彩透过宣纸浸渗吸收的特质,营造浑厚天成的氛围。山稜线上,行草书法笔 意的线条,拂掠而过,写意传神。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13)近代绘画路西洋画(1)
台湾2002《台湾近代画作》第一组·郭柏川油画《日出》

(10)吕铁州(1899-1942),台湾桃园大溪人。曾赴日本学习绘画,其画作多次入选台展特选,并开设「南溟绘画研究所」,培育不少胶彩画家。画作以客观方式观察自然,尤其以鸟禽、热带植物题材取胜。其胶彩画《后庭》构图严谨,色彩安排及肌理处理功夫,十足显现其绘画的功力与风格。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13)近代绘画路西洋画(1)
台湾2003《台湾近代画作》第二组·呂铁州胶彩画《后庭》

(11)林克恭(1901-1992),台湾板桥人。原至英国攻读法律,其后在伦敦、巴黎、瑞士游学习艺,其扎实的绘画技巧,在作品中自然展现优雅动人的气质。油画《金矿·九份》精致的构图布局与简洁富韵律的造型,将九份山城层叠建筑物与坡峦起伏的地形,条理分明地描绘出来,全图笼罩在灰黄乳白的明净色光中,闪耀饱满的光彩。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13)近代绘画路西洋画(1)
台湾2003《台湾近代画作》第二组·林克恭油画《金矿·九份》

(12)陈进(1907-1998)台湾新竹香山人。曾赴日学习绘画,为国内胶彩画界的翘楚,其画风优雅细致,洋溢女性清秀的气质。胶彩画《悠閒》以大家闺秀温婉高尚的神态,配合精致豪华的螺钿家俱,确切表达出当时上流社会的生活型态。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13)近代绘画路西洋画(1)


台湾2003《台湾近代画作》第二组·陈进胶彩画《悠闲》

(13)李泽藩(1907-1989),台湾新竹人。从事教育工作50年,发展出个人独特的不透明水彩画法,创造“水洗”、“重叠色层”等风格,常以风土人情为画题。其水彩画《东门城》将古迹建物、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搭配得宜,全图展现悠然和谐的气氛。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13)近代绘画路西洋画(1)
台湾2003《台湾近代画作》第二组·李泽藩水彩画《东门城》

(14)颜水龙(1903-1997),台湾台南县人。曾赴日本、法国习画。返台后,深入山地部落,持续创作他的绘画主题-山胞画像。其油画《鲁凯少女》正面全身坐姿,隆重而繁复的衣冠珠饰,配合对比鲜明的色彩,烘托出特有的装饰性。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13)近代绘画路西洋画(1)
台湾2004《台湾近代画作》第三组·颜水龙油画《鲁凯少女》

(15)杨三郎(1907-1995),台湾台北市人。曾经留日、游法,战后推动“台湾全省美术展览会”,其画作崇尚自然之美,坚持华丽之外的宁静。油画《台北旧街》描写大稻埕街道的景致,鲜艳的宝蓝色与砖红色形成强烈的对比,活泼轻快的笔触营造出愉悦的视觉效果。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13)近代绘画路西洋画(1)
台湾2004《台湾近代画作》第三组·杨三郎油画《台北街景》

(16)李石樵(1908-1995),台湾台北新庄人。曾赴日本学习西画。早期工夫着重写实,50年代则为造型及空间几何性安排,60年代抽象风格,70年代为人体群像创作。油画《田园乐》为早期写实群像代表作之一,描写家族生活情景,画风纯厚动人。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13)近代绘画路西洋画(1)
台湾2004《台湾近代画作》第三组·李石樵油画《田园乐》

(17)刘启祥(1910-1998),台湾台南县人。曾赴日本学习洋画,也是台湾战前4位游法画家之一,曾临摹罗浮宫马奈、赛尚的画作。生活淡泊平和,画风亦简洁优雅。其油画《鱼店》为留法时期代表作,独特的空间分割法及优雅的造型与色彩笔触,颇能吸引观者凝注的目光。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13)近代绘画路西洋画(1)
台湾2004《台湾近代画作》第三组·刘启祥油画《鱼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