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启新1889项目看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

 天天邵阳 2013-06-27
1889年,中国第一家水泥厂,诞生在唐山;唐山,因开滦而建市,因启新而闻明,由此而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三朝元老(满清、民国、共和国)启新,历百余年而不衰,获国内外荣誉至无数。连年日久的战争未能使之停产,千年一遇的地震也仅碰碰他的皮毛。启新的兴衰就是中国水泥发展的历史,启新的百年生产线也一直完完整整的保留在启新人的手中。这里具有建设水泥工业博物馆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启新水泥工业博物馆和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这是启新博物馆建设打出的广告,字面理解,这不是政府投资建设的,由开发商出资建设,(用450亩的房地产开发,代建一个95亩的博物馆)。抛开商业开发的部分,博物馆建设应该遵循:拆除九十年代新生产线,保留老的完整的水泥生产线,拆除历年加建的临时性建筑,清楚废墟、打通道路,对老建筑进行加固修缮,拆除一些辅助性的设备,清理出参观游览的动线,择地新建或选择标志性的保留建筑内部改造成博物馆主馆。在一些辅助性的车间库房或空地新建一些临时性的商业建筑作为补充。
而通过对启新博物馆的参观发现,启新1889的建设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一切以商业开发为主,博物馆仅仅是一个商业炒作的噱头。
大量的老建筑老设备拆除了,改造成万人广场,因为可以停放更多的车辆。
保留下来的建筑内部设备拆没了,因为要作为酒店出租了。
高耸的烟囱、增湿塔、收尘器曾经是识别水泥厂的标志,没有了。
奇怪的是一些九十年代的新建筑却保留了,因为方便改造成商业出租。
大量的新建筑出现了,深灰色外墙,点缀一些老建筑的残墙断壁和摆放一些减速机之类的设备。
每天接待各级领导参观的所谓的博物馆主馆,无非是把原来的水泥窑加了一个玻璃隔断,再摆放上几十本启新档案室的帐薄和启新发展的展板。更像是启新工会的厂史展览。
博物馆周围是铺天盖地的启新1889的宣传,但是弄不清楚它代表的是博物馆、产业园还是住宅小区。
所以这一切,几乎构成了启新1889的全部。
唐山市一个近代工业城市,没有久远的历史文化可开采,近年国家提倡的创建文化产业和唐山的五个一工程是一脉相承的,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对唐山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经历过76年大地震洗礼的唐山,能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更是凤毛麟角。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扩张,我们的城市在变靓变美,我们兴建了唐人文化园、唐津运河、滦州古城、影视基地等一批文化建筑,同时我们仅存的真正的历史痕迹在大量拆除、快速消失。启新水泥厂是保存最完整的近代工业遗迹,我们现在还在破坏它。这是新建多少个唐人街、滦州古城也替代不了的。
在新浪博客上,有一个启新老工人的文章,呼吁社会保护启新的老建筑。对这份拳拳之心很是感动,可能没多少人发现他,我转帖在唐山论坛上。希望大家看到他,最好发挥我们的能力为他做点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