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可能是潮州城区最硬核的工业风基地

 长光里 2021-07-02

视频摄影:香蕉王子

韩江东岸,桥东下津虎头,有座年代感十足的工业建筑。
很多潮州人都知道,它叫虎头水泥厂。

它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又为何废弃?却少有人知道。

虎头水泥厂原化验室主任佃文雄先生,给长光伯讲述了水泥厂的故事:

佃文雄先生在水泥厂化验室

潮州虎头水泥厂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时候的虎头水泥厂还是一个用竹蓬搭建起来的工厂,生产设备简陋,制作水泥的工艺是半人工半自动的,生产环境很差,每年才能生产数几千吨的水泥。

生产的水泥主要是供给潮安造船厂做水泥船之用。

而直到1969年6月,潮安县造船厂建造出茶阳号客货轮,才开创了潮州制造钢质船舶的历史。在此之前,潮安造船厂制造的船舶还是水泥船为主。(资料来源:潮州市志)

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潮州的城市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在这个大环境下,建筑的主要材料水泥成了非常紧缺的物资。虎头水泥厂也进行了扩建。

现在我们看到的虎头水泥厂厂房,就是1979年重建之后保留至今的形状。

水泥厂的厂房整体很有特色,除立窑高炉厂房为楼状外,其余的厂房都是圆筒形建筑。

这些建筑的造型是由水泥的生产工艺流程决定的。这种生产工艺也称是二磨一窑:

由生磨车间把以石灰石粘土、铁矿粉、煤为主的原料按一定配比混合后入球磨机研磨成细粉,称为生料。把生料传送至高炉车间圆盘转成球状,再投入炉中煅烧使物料化学反应结合成以硅酸钙为主要成份的物质,称为水泥熟料。熟料由炉下卸出冷却后加入适量混合材料和石膏,再传送入熟磨车间入球磨机磨成细粉,就完成了水泥的制作。

除了煅烧的立窑车间是方型楼状外,生磨和熟磨生产都采用圆筒式料库进行研磨,下面漏斗形出料,再通过皮带和螺旋沟渠送料运输。

当时虎头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全称为:凤城牌普通硅酸盐水泥。

年产量也达到了3.2万吨,为改革开放后的潮州建设做出了不少贡献。

然而,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虎头水泥厂的生产工艺没有相应提高,生产过程环保未能达标,成了环境污染企业,生产经济效益也未能提高。

到了1995年底,最终被行业淘汰关闭

在水泥厂停产之后,厂房也曾租借给一些小企业或作坊。

摄影爱好者好彩,2014年期间就在租用虎头水泥厂的铸造作坊中拍下了不少照片。

摄影:好彩  拍摄时间:2014年

也有户外运动爱好者利用原水泥厂的厂房进行户外救援的训练。





时至今日,虎头水泥厂已基本荒废。

这里杂草丛生,成了植物的天堂。

植物的天堂

寄生的藤蔓爬满了外墙,金凤花开的季节,红花绿叶灰墙蓝天,神秘又魔幻。

进入废弃的厂房,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钢筋裸露,一片荒芜,拾荒者不知在这里扫荡了多少回,除了搬不动的大水管,能拆走的东西已经一件不留。

而这座曾经是桥东的地标建筑将何去从从?

佃文雄先生感慨道:现在如能保存下来作为一种文化开发旅游资源也无所不可。

是的,将废弃工厂的厂房改造成文创园在全国各地都有成功案例,其中也有不少就是用水泥厂改造的。

改造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

虎头水泥厂滨江而建,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优势非常明显。

随着古城东岸韩江新城的建设,这座被废弃的老厂房是否会被拆除改造,还是能有大作为呢?

等待虎头水泥厂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生态昆虫艺术展
特价门票抢购中
点击动图购买





好文要等别人转你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