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为宁远张氏家谱作序一姓之源流,所以能历世千百代而不紊,子若孙皆能溯其所自出,相与传信而昭垂奕异(视旁加异?)者,恃有家乘而已故钜族比有谱而谱,之能否无中断阙略,则视其篡修之勤怠以为衡。然则,言续述者可不知道所重哉!末俗浇漓。敬宗收族这义多废焉不讲矣。同姓之亲,视犹陌路。数典不渐(惭)忘祖。其于谱牒存亡,又奚足以关念。虑然,贤而知本者,独不惜殚竭心力,旁搜远绍俾衍而日蕃之血胤,皆能按牒而详其世系。如宁远张氏万二公支裔之勤修其家乘,足以风己。张子晴峰为余言,其远祖盛郎公,由江左迁宁邑九疑山麓,曰:由村洞。六传而肇分。曰:万一,万二,万三丁。元末造避乱分散,万二公卜宅邑南大阳村,传二十余世,子姓数千人。自逊清顺治乙未,创立宗谱,中间数十年一增修,此为第八次篡辑。其系表断自盛郎公,公以上无可考,故略。而弗敢牵附,云其谨严,如此,余观海内之强宗望族,因人事之变迁,至历百数十载,不能一修其谱牒者,若宁远张氏可不谓善于继述哉!仰吾闻张氏之族,日益光大,材俊继起,虽鲜殷富,而颇能自给足,盖其先世,广置公产,以赡族子孙享之,垂数百年而未有艾焉!夫邦国者,家族之积,今安得万千聚族而居者。尽知张氏之能固其根本也耶!是为序 前清翰林,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现任监察委员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拜序。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丙子秋八月邮寄(来源:宁远张氏家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