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大学 丁宁 文化素质核心讲座之“国外公共艺术掠影”

 热带咖啡 2013-06-28

明:1. 我们强烈建议同学能够认真的在现场感受文化素质讲座,老师丰富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气语势,以及现场的互动和反馈,都是简单的文字记录所无法替代的。尤其是这类图片信息非常庞大的讲座,仅仅是文字的记录,力量确实略显单薄。

2. 我们曾非常努力的向丁宁老师征求图片以及PPT,但力量有限,最终被老师拒绝。如果同学想更加深刻的理解本次讲座,推荐大家结合文字去网上搜索相关资料。或者去我校图书馆查阅本次讲座相关视频。

3. 由于本次讲座依托于大量图片,我们对文字记录进行了一些简略修改,包括:增加了一些叙述背景(很少),加入了一些起承转合的连接词和语气词(较多),删减了一些记录失真意义不明的片段(极少),并尽量保证了记录的真实与客观。

 

以下为本次讲座记录:

系列十:艺术人生

时间:2011年10月21日星期五

地点:六教6C300

讲座题目:美在无墙的博物馆

——国外公共艺术掠影

主讲人:北京大学 丁宁

第一部分:

我们今天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当今中国非常需要讨论的问题——公共艺术应该走向何处。公共艺术应该是什么样的?公共艺术应该走向何方?

什么是公共艺术?什么不是公共艺术?

之前在一次论坛上,我很惊讶地发现,大多数人们都不知道什么是“公共艺术”。举个例子,有一个城市,用五年时间,做15000公共艺术作品放在城市里,我吓了一跳。

城市艺术不是空间范围内面向所有人的一种艺术。

不知道用途,但是如果你站在他面前,一定会被震撼,是突击出来的,艺术不是五年跃进式做出的。历史上能够留下来成为艺术作品的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

今天在中国,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的个性在渐渐消失。你从北京坐飞机到乌鲁木齐,会发现一样的街道,一样的城市。那么一个城市怎样获得独特的文化气质?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公共艺术”的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要求艺术家个人能够最大限度反映公众的意愿么?这不能算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在现代被政治观点所误导,有人说“大多数人民主”;“艺术家表达的附和公众共同意愿”,大多数人的意志,是选举,而不是艺术,艺术不能没有生命。

我要举的例子是巨石阵,很久以前的设计,我却看到了许多后来公共艺术孜孜以求追求的东西。没有金属,没有切割工具,想要把石头打磨成规整的形状非常难,并且没有现代方便的运输。而且可以完全肯定,这不可能是个人的喜好或者创作,一定是在很大体积大。还有被一些细节打动,比如,古代人有一些非常明确的想法,比如榫卯结构,榫卯结构非常精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做成这样是非常困难的。。古人的想法:不是今天做完就无用,而是保留一些细节,长期意义。希望巨石阵屹立在那里。

我想让大家明白,在古代,用巨大物品表现细小意义,做的非常好。

接下来讲一个岛,复活节岛。这个小岛在面向大海的地方,发现了巨大的雕像,无人能够解释,做什么用。巨大头颅,小身躯,没有腿。岛上居民弄不清楚从何而来。诡异的解释是ET来此度假。石像非常巨大,我曾问过雕塑系的老师,你一辈子能做几个,老师说2个,而岛上300多个。为什么要做?不知道,但是一定不是给一个人看的,否则何必。

公共艺术一定要看到历史,看到历史的高度,也许才会有一些新的创造。

研究生入门的时候,我建议他们去国外看看艺术作品,看看中国汉代的雕塑。看到之后会很震惊的,这样才合格。

意义、形式上都要体现艺术性,我觉得希腊城邦拱门上三角形两头狮子对峙,是第一件有公共艺术价值的作品。既能说明城邦显示不可侵犯,同时是重要历史场所。

提到希腊,就要提巴特农神殿,巴特农意思是“处女”,因为是要献给雅典娜,而雅典娜终身未婚未养育。我有非常大的偏爱,这是最精妙的艺术品。建筑本身,建筑商雕塑,雅典娜神像(菲尼雅思,让今天的艺术家望尘莫及)都是艺术品,而且很可能是人类再也无法超越的。

还有黄金象牙。据说最后看到是在伊斯坦布尔,虽然无人见过。此人是最伟大雕塑家之一,做过宙斯神殿,宙斯神庙中的宙斯雕像:让人猜测,宙斯一旦站起来黄金就要被掀掉。制作工具放在奥林匹亚博物馆。我曾经去看过,那跟我在雕塑系看得完全没有关系,放在那里一排一排,仿佛是钟表匠的工具。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我想今天的任何雕塑家都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

巴特农神殿现在是废墟,曾有两个国家想恢复其辉煌,十九世纪英国,造到第十二根柱子的时候,无经费材料(英国表示:这是我们的耻辱,和希腊人竞赛);美国人无大理石,用钢筋。但这个废墟,依然让我们惊讶——希腊式必去的地点之一,台阶是32米多一点,很神奇,在一头放一支笔,你在另一端看,看不到。不是水平台阶,因为他们发现用浅颜色大理石做成水平,则在中间看到是凹形,所以做了调整。

亚里士多德说“优秀是希腊人的习惯”,从另一个实验也能证明,八根柱子,用软尺量,则粗细不同,因为发现希腊阳光灿烂,反光很厉害,尺寸一样的柱子反而看上去尺寸不一样。中间的六根柱子和侧面两根柱子受光不同,看起来不同,所以改成不同尺寸。克林顿喜欢希腊,“我走向夕阳西下的巴特农神殿时,我突然想想他跪下”。按平常比例做,会觉得上半部分小。而已经进行了调整,有人定义为“希腊古代视觉民主”的发源。

前面说了这几个例子,是让我们面对历史更加虚心一些。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马德里的斗牛场,是西班牙特有的艺术特色。斗牛场前的广场上有一个斗牛士像,牛跳得非常高,超出现实,把牛的身体拉长,加了一道挡板。你会看到一个矫健斗牛士形象。

这一件几乎是马德里符号(一只熊),童话据说有一只熊追少女,逃进草莓地,巨大的草莓非常好吃,熊不顾女。后来孕育了马德里,马德里就是“大草莓”的意思。

还有一件,母狼喂奶,跟中国说法不一样。在西班牙意为“英雄”,你的血液里有一半人血,一半神血。国王害怕侄子侄女篡位,将其杀死,将公主派到远处做女祭司,引起战神注意(马尔斯),从女孩梦中进入,生双胞胎(英雄)。扔到海中,海水倒灌,漂到无花果树下,两个孩子被母狼喂养。后发誓在此处缔造一个强大的政权。罗马有很多徽章以狼为形象。

安徒生童话,美人鱼大家都听过。丹麦人把它做成一个雕塑,作为哥本哈根的形象。当时中国要用,运走前人们哭,以后运出去前要公投,不能过没有美人鱼生活。世博会没有办法,放一个摄像头,把图像传回去(海边屏幕)。有意思的是网络不稳,显示中文“网页无法显示”,丹麦人都要崩溃了。

很多城市我们了解到,一个城市的灵魂是艺术。

莫扎特给维也纳带来“音乐之都”称号,人们献给他雕塑。大家听过最多是小约翰斯特劳斯,所以在公园给他一个金色塑像,令人瞩目。我非常感慨的是,在不远处会看到一个“苏联红军解放纪念碑”。二战是苏联进驻,让我感动的是,虽然是耻辱,但是先进保护良好,并且一直有人献花。

这时艺术已经不是一种意识的代表,而是保护历史,记住历史。公共艺术不是一块点缀,可能是一块历史的展示碑。

德国人也是一样,柏林有苏联红军纪念碑。而不像日本一样,不承认历史。德国人、奥地利人远远超过了他们。我个人很喜欢这个塑像。

下面这个塑像,要提到一个人,梵高弟弟提奥的孙子,因为拍电影有争议,有一天回家被暗杀,为纪念他,这个雕塑叫做“言论自由”。用了人张开嘴的轮廓线,又像声波传递的样子,组成一个呐喊的感觉。

很多城市令人记住的是因为人,比如佛罗伦萨,但丁,达芬奇也算。米开朗琪罗更是几乎成为佛罗伦萨的代表特征。这幅图是做得最大的大卫像,做成了一个五米的美男子。用一块有裂缝的石头,而且放在市政厅前面,告诉人们——所有体格健康男子应为国捐躯。改变大卫形象(大卫早期的形象是12岁的牧羊孩子)。米开朗琪罗广场是佛罗伦萨最高地方。

在伦敦中心有一个雕塑是献给一位独臂将军,米尔逊,他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从此走向大国。二战德国有过“海豹计划”,上面说占领英国的标志是拆掉该雕塑,并且运到柏林建起来,实际没有实现。

我们可以看出来,一件公共艺术品,甚至与国家的存亡划等号。

它承担的符号的分量很重。

其实历史上小人物也会成为艺术,阿姆斯特丹一个小女孩雕塑,安妮,曾经用稚嫩的笔,记录最残酷的历史。使每个人都感到一种凝重感。

我注意到爱尔兰街上有许多人像。一个咖啡馆门口的詹姆斯·乔伊斯雕像,他曾在里面写作。文学大师叶芝,萧伯纳,斯威夫特,贝克特,都来自爱尔兰。

我看到一个公园里又一个彩色雕像——奥斯卡,我想我们的鲁迅可能无法做成这样。这令我很有感触,不应该所有的雕塑都板着一副脸,好像清华研究生的表情一样。(全场笑)

意大利小城有一个最有名的阳台,朱丽叶站在上面,还有莎士比亚名句。我想说的是阳台下面一个雕像,亮的耀眼。这创造了一个说法,你如果对爱情有期待,要来意大利摸一下朱丽叶,爱情的奇遇会降临在你头上。不应该摸手,要摸心口,因为罗密欧不相信爱人死了。后面墙上贴了许多小卡片,有许多涂鸦,写着许多浪漫的话语。一件艺术品,给人们无穷对爱情的遐想,真的很美好。

下面的景色是塞纳河,有六座桥值得一看,公认最美的是一端是大王宫、小王宫,另一端是拿破仑棺材。俄罗斯人建了三年送给法国,上面有许多俄文,俄国人写“这么美丽的桥不在俄国,真是遗憾”。桥的作用是走过去,但是走过这座桥,看到非常美丽的桥墩,一半是飞马的形象,飞马是希腊神话中非常重要形象,阿波罗每天驾驶着金色的时光之车,马就是飞马。飞马踩过的地方冒出仙泉,喝过冒出灵感。另一端是吹少女的号角,西方有独特含义——胜利的凯旋。整个这样一组雕像,跟巴黎气质非常符合,加上小天使形象,有一种如痴如醉的唯美色彩。

巴黎一定会提凯旋门,法国要建世界大战纪念碑,和古英雄附在一起,非常完美成功。无名英雄墓上镌刻“这里安息的是一位没有名字的战士。”凯旋门上的名字仿佛注视着为国捐躯的人们。

第二部分:

很多人反对埃菲尔铁塔建造,比如莫泊桑,但也不乏一些支持者。后来事情变得有些无厘头。反对者说铁塔生锈会倒,支持者说倒了就砸你。后来莫泊桑天天去铁塔里面喝咖啡,有人问他,你不是讨厌这个地方吗?他说,这是整个巴黎唯一一个看不到它的地方。

借此想说的是,巴黎此时形成了艺术转型,传统古典到现代艺术。

塔是建筑和艺术的双成就,320米。功能上来说,当代也在上面。上面有一个总统套房,蜡像馆,法国餐馆,可以登高看法国。

建筑也会成为一个参照物,比如迷路时的导向标。也会成为其他艺术品的参照品,军事科学院上面有一个和平纪念碑,一个角度很难看,换个角度,以埃菲尔为背景,似乎还不错。我就注意到很多艺术品有塔无塔都变得不一样。比如在买票点和蜡像馆,下有四个金色雕塑,以塔为背景会觉得非常美。

公共艺术之间会形成一种特殊网络和连带关系。swatch手表做广告,故事是一场沙滩排球赛,以埃菲尔铁塔为背景宣传,人像变得很美,很多情。还有观光车上女孩子顶一个铁塔模型,成为时尚。几乎成为巴黎的一个符号。

顺便提到06年,提议巴黎北京互动,巴黎用蓝色系列打铁塔,天安门也是,未实现。建议大家晚上去,有灯光&音乐伴奏。

巴黎建成了埃菲尔铁搭之后,巴黎实现了城市风格的转型。它是由古典型转向了现在艺术前沿的代表。

埃菲尔铁塔的存在使得巴黎所有的景色因为有它而有不一样的感觉。因为埃菲尔铁塔总是让人联想到浪漫,时尚和艺术。

接下来看卢浮宫“垂死挣扎的奴隶”,有人问为什么奴隶会这么安详,米是为了探讨肉体和灵魂的关系的哲学命题,表达了灵魂出窍的平静瞬间。

有人把它做到建筑物上去,是个警察局。这是全世界最艺术的警察局。有时候你有一种感触,巴黎已经有非常多艺术品,有气氛配合,觉得可以接受。

公共艺术,有的量越大,能够容纳的量更高。巴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接下来看一条街,巴黎歌剧院旁边的街,很多人步履匆匆,经过这条街毫无感觉(百货公司),这里的灯柱是我看到巴黎最美的,走过去看到的都是少女雕塑的灯柱,比较一下,对比卢浮宫的灯柱,很震撼。很多人只顾着低头走路,忘了抬头看看。

巴黎有时候小巷子随时抬头看看,充满艺术灵感。潘神的中心。

巴黎的地铁,入口很有艺术性。北京记不住每个口区别,巴黎会看到造价低的,自然化的艺术入口。巴黎的报刊亭最老、最有艺术性。

巴黎很多东西保留下来,很有艺术价值。

一个雕像让人想到曼哈顿小岛上的自由女神,美国符号,承载许多。

接下来是一个巨大的手和巨大的头颅,我看不懂,请教法国朋友,原来非常贴切。教堂纪念一位将领。他喜欢打猎,碰到一只纯色鹿不忍心打死,将它活捉。峭壁边上小鹿转过头看将军,背对阳光,将军被刺眼的光芒震慑了,最终皈依了宗教。游客站在巨大的头和手之间,有一种被呵护的感觉。面对小鹿的心态,就和这种状态有一种息息相关的意义。

波兰艺术家,把古代艺术品局部放大,有裂缝,乱放,现代古典兼具。

春之祭,用雕塑和音乐对应,一个女音乐家做了一个广场,很卡通,恍惚之间,听到了斯特拉卡夫斯基的音乐。

蛇,是罪恶,不过也可能是法老头上的保护者…各种文化意义融合,与音乐很契合。现场看可能像小孩子一样兴奋甚至尖叫。

接下来大家看到可能匪夷所思(路没有铺好——平展的路面上有上下翻飞的地板,很有动感)。在一切规矩有序的地方,有一件与众不同的艺术存在,很是有意义。

所以说,公共艺术品在非常丰富的情况下,可以容纳各式各样的类型。

巴黎另一地方,软雕塑,大拇指。看到之后不由自主看自己的大拇指,心情好,我想后面办公楼。有时候艺术就是把日常的东西放大。

单杠上坐着三个人,很高。如果你也在,那表情一样。希腊海边,天非常蓝,出神恍惚。每个艺术品是因时因地的。

第三部分:

最后探讨一下大学校园里的雕塑,我们来看看国外名校雕塑是什么样的。

大学是一个特殊场合,年轻人带着青春智慧聚集的地方,

北卡:反映真实生活。

布拉特:船的骨架,寓意为知识、高等教育就像船一样,把你带到很远的地方。

canon:炮对准哈佛。

Chicago:亨尼莫雕塑.

Princeton:金狮子,普林斯顿的狮子几乎都是一脸惊诧于真理的表情。(哈佛是我们的敌人)打败哈佛靠的就是这种表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