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三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卷分析和2013年高考对策

 jywlkljh 2013-06-28

福建三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卷分析和2013年高考对策

学科:中学地理   年级:高中三年级   主持名师:刘奎元   活动类型:教研活动   浏览次数:

组织单位:子江中学   单位类型:高中   级别:校级   详细地点:行政楼5楼会议室   时间:2013-01-15 16:00

·活动简介:

    针对2009年新高考以来的地理卷详细分析,从考点及呈现形式、具体考点及分值、能力要求三大方面入手;对比分析近三年高考考点异同点寻找高考复习方向;分析高考福建省文综试卷地理试题命题特点和能力要求;为高三地理教学提供经验、反思,提出新一轮复习的对策。

    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建议注意以下三点:(1)提高基于地理能力方面的知识素养,指导学法指导;   (2)促进学生不断提高地理逻辑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各类地理图表(经纬网图、日照图、等值线图、地形图、地理统计图表、区域图、关联图等)的读图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和描述地图、绘图、记图中培养学生对地图的热爱,掌握读图用图的方法。;(4)提高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5)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回答问题,通过课堂提问或试卷面批发现和指出学生表达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注意提高表达的准确性;(6)提高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探讨能力与知识迁移的能力,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活动总结(共200人参加):

20102012年福建省三年高考地理双向细目分析表

2010

题号

考点及呈现形式

具体考点及分值

能力要求

1

从石化基地建设切入,考察工业区位和产业转移

石化基地建设区位优势(4分)

理解,判断

2

石化产业转移的意义(4分)

理解,判断

3

雪线

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4分)

判断

4

雪线高度变化趋势主要因素(4分)

分析,判断

5

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图

 

中心城市优势产业(4分)

理解、判断

6

产业链某位置上的竞争优势(4分)

分析、推理

7

三角洲及土地利用

三角洲面积增长(4分)

分析、判断

8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4分)

分析、理解

9

人口密度分布与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原因分析(4分0

分析、理解

10

GIS地理信息技术(4分)

理解、判断

11

从世博会切入考查时区、晨昏线内容

时区(4分)

计算、分析

12

晨昏线与纬线切点 变化(4分)

理解、判断

37(1)

西非区域发展问题

考查尼日尔河河段水量变化,分析自然原因(8分)

判断、理解、分析和语言表达

(2)

比较两地降水量差异,分析原因(10分)

比较、分析、理解,语言表达

(3)

简述发展高产水稻种植业面临的限制性因素(9分)

分析、理解,语言表达

(4)

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兴盛的原因(10分)

分析、理解,语言表达

40A(1)

选修2海洋地理

渔场与海洋锋关系、分析原因(7分)

比较、概括、分析、语言表述

40A(2)

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8分)

理解、分析、语言表述

40B(1)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程度关系及原因分析(7分)

概括、判断、分析、理解、语言表述

40B(2)

为次生地质灾害提出防治措施(8)

分析、理解、语言表述

40C(1)

选修6环境保护

水质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7分)

概括、判断、分析、理解、语言表述

40C(2)

简述水质改善的主要措施(8分)

分析、理解、语言表述

 

2011

题号

考点及呈现形式

具体考点及分值

能力要求

1

从山坡地改造、增产切入

施肥效果差的原因(4分)

理解,分析

2

建设水平梯田的意义(4分)

理解,分析

3

人口

人口迁移的影响(4分)

分析、理解

4

人口迁移社会发展刺激产业发展(4分)

分析,判断

5

城市住宅区

公共住房分布(4分)

概括、判断

6

布局的区位因素(4分)

分析、推理

7

气候对农业影响

等值线(4分)

计算、判定

8

分析等值线产生的原因(4分)

分析、理解

9

全球气候变暖对气候风险度影响(4)

理解、判断

10

等压线

晨昏线

风向(4分)

绘图、理解

11

国际日期变更线(4分)

理解、判断

12

晨昏线与月份判定(4分)

理解、分析

37(1)

流域发展问题

考查河谷荒漠、南北壁景观差异,分析其成因(7分)

理解、分析和语言表达

(2)

R流域工业不发达,分析原因(9分)

分析、理解,语言表达

(3)

   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8分)

分析、理解,语言表达

(4)

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R河径流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13分)

分析、理解,语言表达

40A(1)

选修2海洋地理

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分析原因(9分)

归纳、分析、理解、语言表述

40A(2)

海水温度变化对沿岸气候的影响(6分)

理解、分析、语言表述

40B(1)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冰雹发生的季节、分析原因(9分)

判断、分析、理解、语言表述

40B(2)

冰雹灾害及防御措施(6)

分析、理解、语言表述

40C(1)

选修6环境保护

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及形成原因(9分)

概括、判断、分析、理解、语言表述

40C(2)

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6分)

分析、理解、语言表述

 

2012

题号

考点及呈现形式

具体考点及分值

能力要求

1

从中国对美投资切入

投资分布区域(4分)

理解,判断

2

影响中国企业到美投资家电制造业的主要因素(4分)

理解,判断

3

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4分)

判断

4

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4分)

分析,判断

5

气候生产潜力

 

等值线弯曲方向成因(4分)

理解、判断

6

空间变化规律一致性(4分)

分析、推理

7

分析手段---GIS地理信息技术(4分)

理解、判断

8

河流蒸发量

蒸发量差异的影响因素(4分)

分析、判断

9

河流判断(4分)

分析、理解

10

晨昏线、影子规律

时间季节判定(4分)

分析、理解

11

时间计算、晨昏线原理(4分)

计算、理解、判断

12

正午影子走向(4分)

分析、理解

37(1)

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发展问题

区域地形特征(7分)

判断、理解、分析和语言表达

(2)

分析R河口多沙洲的自然原因(8分)

分析、理解,语言表达

(3)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点,分析该变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10分)

分析、理解,语言表达

(4)

分析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12分)

分析、理解,语言表达

40A(1)

选修2海洋地理

 海岸类型,发展滨海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分析(9分)

分析、判断、理解、语言表述

40A(2)

简述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6分)

理解、分析、语言表述

40B(1)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地质灾害类型及形成原因(9分)

概括、分析、理解、语言表述

40B(2)

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6分)

分析、理解、语言表述

40C(1)

选修6环境保护

城市生活垃圾不可回收成分的地区差异;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9分)

概括、判断、分析、理解、语言表述

40C(2)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危害(6分)

分析、理解、语言表述

项目一:分析近三年高考考点异同点寻找复习方向

从以上三年高考细目分析表可以得出高考命题中存在一些相同的考点,每年必考的考点(必修内容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主要体现在三个地理学科的分支体系分布:

自然地理着重考查地理基础(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地形特征、经纬线)、宇宙环境(晨昏线、日界线、正午物体影子、太阳高度)、大气环境(气候相关等值线如气候风险度和气候生产潜力线及、等压线、蒸发量;水体(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地表环境(河流地貌、地形特征)、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带、雪线、整体性和差异性)

人文地理着重考查人口(人口数量变化、人口密度、人口迁移)、城市(城市住宅区等功能分区、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城市产业链、城市化)、功能(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对农业影响、土地利用结构及变化)、工业(区位因素、产业链)、第三产业(新兴服务业等)。

区域地理考查中,选择题重点渗透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和产业分工与合作及产业链。必修三试题集中在综合题第37题,综合考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综合题考查流域,特别是古代文明区域,都是以河流切入,因为流域是自然界与人类关系最神奇的地方,人类活动与之关系特别密切,在流域命题中可兼考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学科知识。在考题中着重考查地形地势特征、气候比较及成因分析、水文水系特征及成因分析、河流地貌及其成因、自然带差异及成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对自然环境影响、农业或者工业和第三产业等产业地理区位分析等。区域地理考查内容广和范围大,仍将以河流流域为命题点,命题区域可能由世界地理转向中国地理,也可能在世界地理的原有命题区域进行改革再命题。

对选修试题命题分析:

《海洋地理》考查洋流及其影响、海岸类型及特点、海洋生态保护等为主;

《自然灾害与防治》着重考查气象灾害、水文灾害、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和防御;

《环境保护》着重考查水资源开发、水质、城市垃圾等,从特点、成因、危害和治理角度命题。

选修题难度下降,基本可以从信息中获得答案。

诚然三年高考中存在明显的差异:每年考查的考点分布不相同,具体考点不尽一致。比如考生感到最难的宇宙环境中的内容,2010年考查时区、南极圈和晨昏线,2011年考查北极圈、日期变更线、晨昏线又如城市化问题,2012年考查晨昏线、经线上距离和正午物体影子,命题切入改变,主要考查方向有改变。反映该考点的试题难度比以往有下降。再如城市章节,2010年考查城市群、2011年考查城市住宅区中的公共住房、2012年考查城市化水平。表明每年考查的重点进行轮换,这是应当值得注意的问题,因为这反映了考查的方向与考点的全面性。

就每年高考的考点异同点的分析,我们必须在复习中重视四点:(1)要注意常考点,这是高考永恒的内容;同时不要忽视仍然末考的考点。高考命题时会注意数年里全面覆盖考点(2)在第一轮复习中应该做到全面复习,不留知识点或者考点上的“死角”;(3)加强高考试题的演练,让学生在方法和能力上有新感悟;(4)重视教材案例和完整的地理知识,培养理解、分析、推理、迁移能力。

         项目二:分析高考福建省文综试卷地理试题命题特点和能力要求

三年高考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延续往年福建卷的题型和试题特点,整体上体现了稳中求变的思路。试题突出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总体而言,2012年的试题与往年相比考题难度有所降低, 但一些试题因题干和选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又有一定的难易梯度,部分考生在挖掘利用有效信息上还缺乏能力。

    文综地理学科命题特点和能力要求

    1、地理知识素养

    《2012年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地理》强调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地理特征描述、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的深入理解,本卷符合此要求。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括号内为本卷考查内容):

    了解或理解地理学科领域中的分类和分布(如地形类型、河流类型、海岸带类型、云量分布及影响因素、地形分布特点);理解地理事物的特征(如河流水文特征);理解地理因果关系(自然地理成因、人文地理区位理论);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如水量变化原因、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等;理解地理事象的空间差异;理解地理空间上的相互作用(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制约,如降水量的差异、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理解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协调与冲突,如河流断流、径流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等。

    2、地理学科能力素养

    “考试说明”强调对地理学习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核。近三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突出了对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品质的考查,考察的重点是对地理学习能力的考查。

    ①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分析,包括对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图表的判读、绘制、分析。本卷考查地图类型有关联图、直角坐标图、区域图、等值线图、光照图等,都是较常见的图表类型,而地球运动题目仍考查了学生补全、转绘等绘图能力。

    ②地理空间能力和地理运动规律的理性思维;如地理空间定位能力、传统的地球运动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几乎是近年高考必考内容,但学生得分率一般不高。

    ③善于观察、发现和分析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新课程强调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本卷很多试题的设计体现了 “观察与发现地理问题——分折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思路特点。

    ④善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整卷试题阅读量大,这就要求学生要进一步提高全面、快速而准确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⑤对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的综合思维方法等。如选择题中的人口迁移的影响、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评价其发展条件等。

    ⑥新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和地理知识迁移能力。如本卷“新兴服务业”“公共住房”等新概念、新名词。

    3、地理基本方法与观念

    历年高考命题都立足于地理学科的研究基本方法,突出地理学科的核心观念。本卷也有此特点。

    地理基本方法有地理观察(观察地图、示意图、模式图的方法)、检索信息(阅读图像与资料、获取有用信息)、地理比较(比较区域差异、综合相同特点等)、地理分析与综合(分析区域特征、综合区域特征)、地理归纳与演绎(归纳相同形成总体认识及运用已有模式分析新的区域的方法);地理核心观念主要有人地观、因地制宜观、可持续发展观,是贯穿初高中地理的核心价值。

    在教学中要注意学法指导,使学生能准确把握方法;注意渗透思想、情感、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观念。

    4、关注热点问题,鼓励创新思维:

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已初步形成“从实际出发,关注热点,鼓励以创造性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风格和特色。试题设计取材于实际、形式新颖、设问灵活、切中时弊,鼓励学生用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规律观察、分析、阐释和评价当今我国和世界焦点问题、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形成公民的环境意识,是近年高考地理试题命题的鲜明特色。如本卷对产业链、产业集聚、城市化、廉租房、资源能源问题等热点的关注与问题切入,体现了关注社会不回避热点的命题特点。

项目三:高三地理教学经验、反思和对策

    高考地理试题越来越注重基础知识、学科能力、基本方法的考察,而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准确掌握都需要不断的积累、调整和提高,就高中教学而言,必须从开始就要注意根据各年级特点努力做到宏观和微观上逐步使学生深入掌握知识和方法,形成能力。

就高三地理教学,我认为复习中要注意:

    (一)地理知识素养及其学法指导

     1、地理概念。地理概念是学习地理的基石,没有地理概念就形不成地理原理与地理规律,地理概念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理解地理要素内涵。地理要素包括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而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还可逐级细化,如:(以下划横线的为本卷考点,下同)

    自然地理要素内涵: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板块位置)、地形(海拔、相对高度、地形类型、特殊地貌)、气候(气温、降水量以及二者的关系、天气锋面、气压、气旋、反气旋、风力、湿度)、河流(河流流量、位、沙、冰、季节变化、河道情况水系干、支流特点)、生物(种类、数量、生活习性)、地质(构造类型、成因、依据、表现的地貌类型、外力地貌、风力地貌、流水地貌)、河流(补给成、成因、类型)、自然带(名称、地域分异规律)。

    人文地理要素内涵:农业(分类、特点、地域类型、区位分析)、工业(特点、发展、区位分析、重点国家的工业情况)、城市(区位分析、规划和布局、城市化及问题)、交通(区位分析、交通运输的选择方式)、国土整治(生态建设、优势资源开发、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区域联系与合作)、环境问题(表现形式、成因、危害、防治措施)、自然灾害(类型、分布、成因、防治措施)。

    (2)概念的理解要注意一些概念之间的关联与区别。对一些相关联或相似的地理概念的混淆是学生高考中常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如地形与地貌、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光照与热量、气旋与台风、水源与降水、资源与自然资源、旱灾与干旱等,课堂上要注意比较分析,使学生明确概念之间的关联与区别,深化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使学生在考试中能准确理解题意和规范表述。

2、地理原理。中学地理原理主要有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原理、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区位、商业区位、人地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等。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主梳理知识形成体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画示意图,同时要注意应用高中地理原理去解释初中区域地理的一些现象。

3、地理规律。地理规律包括地理运动规律和地理分布(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规律。地理运动规律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大气环流、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板块构造学说及板块运动的影响;地理事物水平分布规律有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压线、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自然带、世界城市带的分布等;地理事物的垂直分布规律有大气垂直分层、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等。

    使学生深刻理解地理规律,复习时不能简单的按照高中教学那样再复述教材一遍。而最好是通过观察、绘图、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

    (二)地理方法的掌握与地理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1、重视地理学习过程的方法指导。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如预习、课堂听课与笔记、及时复习、独立完成练习、对练习的错题整理与反思等。

    2、促进学生不断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1)积极引导学生对主干知识进行理解、加工、整合,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如复习课引导学生紧跟老师思路与板书构建知识体系,课后要求学生复习时结合笔记或教辅知识体系复习或自主绘制单元或课时知识思维导图等。

    (2)引导学生运用综合的、对比的、迁移的方法去运用知识。例如沙洲——三角洲——堆积地貌、新兴服务业——产业——区位因素,通过同类知识比较,分析共性,找到答题方向。

    (3)鼓励学生去发现、探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运用读图、绘图分析、案例教学等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分析、解决或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4)帮助学生找到并熟练掌握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例如在一轮复习中就注意构建答题思路和各类地理问题的答题模式:

对综合题第37题解题思路和各小题答题模式,列举并且让学生掌握。

    3、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各类地理图表(经纬网图、日照图、等值线图、地形图、地理统计图表、区域图、关联图等)的读图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和描述地图、绘图、记图中培养学生对地图的热爱,掌握读图用图的方法。

    4、提高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1)学会读书。如一二轮的细读、精读,注意图文结合;三轮回归教材,可通过“想主干、建网络,看目录、想知识”的方法形成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

    (2)注意审题的严谨性。注意读图的全面性、图文的关联性、设问的针对性问题,要求学生养成在试卷圈注关健词的习惯。

    (3)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注意从热点问题中提取考点,但变中应回到地理原理和规律。

    5、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回答问题,通过课堂提问或试卷面批发现和指出学生表达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注意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6、提高学生自主学习、问题探讨能力与知识迁移的能力。

   (1)新高考试题往往依据考纲而不拘泥于考纲,材料常在大纲之外,并提供新名词、概念、原理、公式等,在今年省质检和本卷中都有所体现。试题中新知识的学习,要注意把试卷中的新概念与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掌握并初步学会运用新知识。

   (2)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效果低。高三教学要倡导“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体现“提出问题—论点—论据—表述—实践”探究思路,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作为一种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渗透到教学活动(包括复习备考)的方方面面。

   (3)地理知识迁移,要把新问题与教材中的相似问题进行比较,找到问题相同点与差异点进行迁移。

    7、通过针对性专题训练,提高对地理学科基本技能的应用能力。例如第二、三轮复习中的地理图表阅读专题、地球运动专题、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专题、区位专题、国土整治专题等,围绕高考考点与学生知识与能力盲点,重点突破这些难点,提高学生能力。

   (三)注重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1、注重课堂效益。认真备好每节课、撰写复习教案,课堂中注重知识网络的构建,突出考点,突破难点,注重学法指导。

    2、注重练习实效。精选适量适度练习,一轮复习抓练习的落实,二三轮复习可由学习自主选择练习。

    3、注重试题评讲的效益。对重要测试做好试卷分析,讲评时有重点、讲考查知识点与能力点、解题思路与重点等,评讲后让学生对错题进行分析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