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痰中医中药

 神医图书馆318 2013-06-30

    定義:流痰是發生於骨與關節間的結核性化膿性疾病。因其成膿之後,可流竄於病變附近或較遠的空隙處形成膿腫,破損後膿液稀薄如痰,故名曰流痰。又以其後期可出現虛癆症狀,又有骨癆之稱。

    特點:起病緩慢,漫腫酸痛,不紅不熱,化膿亦遲,潰出膿水清稀,並夾有豆腐花樣物質,形成竇道後,遷延不癒,易損筋壞骨,輕則致殘,重責成為虛癆,危及生命。

    好發年齡:以兒童及青年為多見。

    好發部位:脊椎最多,其次為下肢、膝、環跳、踝,再其次為上肢肩、肘、腕、指等骨關節間。

    病程:起病緩慢,化膿亦遲,潰後多不易收斂,全部病程常遷延數年。

    治療

    內治:

    初期 補益肝腎為主,溫經通絡,散寒化痰為輔 陽和湯合芩部丹加減
    成膿 溫補托毒 透膿散合芩部丹加減
    潰後 培補 氣血兩虛 人參養榮湯或十全大補湯加減
    陰虛火旺 大補陰丸合清骨散、芩部丹加減

    外治:

    初期 回陽玉龍膏外敷,或用陽和解凝膏另摻桂麝散或黑退消蓋貼
    成膿 切開或火針烙排膿
    潰後 五五丹插藥線引流,如膿水清稀,久不收斂,可配用附子餅灸法。將要收口之兆,宜改摻生肌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