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注中医中药

 神医图书馆318 2013-06-30

流注是發於肌肉深部的轉移性多發性膿腫。特點為漫腫疼痛,皮色如常,好發於四肢軀幹肌肉豐厚處的深部,容易走竄,此處未癒他處有起。本病初起,發病急驟,潰後易斂,具外科陽性的基本特性。

證型 症狀 內治 外治
初期 暑濕流注 發於夏秋,感受暑濕所致者,可伴有胸悶,渴不多飲,苔白膩,脈滑數等濕重於熱的見證。 黃連湯合五神湯加減 腫而無塊的,用金黃膏或玉露膏外敷;腫而有塊的,加?紅靈丹貼之。
餘毒流注 因疔癤等引起,火毒走竄,入於血分,流注於肌肉中,使氣血不行而發病。
瘀血流注 因產後瘀露停滯,跌打損傷,破損肌膚,濕熱火毒流注經脈,或瘀血留滯,化生火熱,走竄經脈而生。
成膿期 腫塊增大,疼痛加劇約2週左右,腫塊中央微紅而軟,按之有波動感;兼見高熱不退,時時汗出胸腹可布白痞,口渴欲飲,苔黃膩、鼐洪數。 上方加當歸、皂角刺、炙山角 外敷金黃膏,膿熟宜切開引流
潰膿期 潰後流出黃稠或白黏膿水,因跌打損傷而致者,膿中常夾瘀血塊。 一般不須內服,切勿妄用補劑 先用八二丹、藥線引流,膿淨改用生肌散,均以紅油膏或太乙膏蓋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