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月十五闹济源

 LAOSUI110 2013-07-01

正月十五闹济源

 

两次来到豫西北的小城—济源市,对她也不算陌生了。这是一座道路较干净、街巷较整齐的旅游城市。二零零二年的二月春节刚过几天,我们就走出家门来到了济源,住在了位于济源最繁华大街—宣化大街的一家宾馆。这一天是正月十三。刚进济源市区就能听到零星炮竹声时时不断的炸响,还会不时拌有整挂的鞭炮鸣放,大街上也不时会有锣鼓声传来,偶尔还会看到为正月十五而彩排的游行队伍从门前走过。从未在外边过过小年,没想到在大都市已不算什麽的正月十五—小年,在这个地域竟如此重视,还未到正日子,整个城市就早已沉浸在这浓烈节日气氛之中了,也许就根本没有从这春节大年的气氛中出来。

正月十五—小年,元宵佳节。整个济源城在这一天更浸透了浓烈的节日氛围,街上所有的人们都春风满面、喜笑颜开,城区里企事业和都市村庄村委会等许多单位,都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昨天的彩排,今天的开始,真是:旗幡招展,锣鼓喧天,号角齐鸣,翔舞翩缱,跑马走旱船,大头庆小年。晚上市区又有烟火燃放,整个济源城煞是喧闹。只不过今天也不过是热闹的预演,更热闹是在明天—正月十六这一天。

正月十六,好睡一夜,早起晨练,跑过干净整齐的街道,沿修葺一新的蟒河岸行,沿河北望是高耸的太行群山,顺河向东眼前就是蟒河大桥。空气格外清新,心情十分欢畅。跑上蟒河桥,眼前一下展现了一长列欢庆的队伍,彩旌飘飘,横幡静矗。不时地有编队加长着这只队伍,这是济源各乡镇村庄派出的表演队,人们都偃旗息鼓、养精蓄锐等待着庆祝仪式的正式开始。从晨七时开始,欢庆佳节的四镇、八乡,九庄、十八村的人们都开始蜂拥城内,会集到最热闹、最繁华的表演活动的主街道——宣化大街,不到八时街道两边已是人山人海了。

七时三十分左右各表演队已陆续集中到济水大街的东段,八时许第一支队伍上场亮相,济源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代表队,旌旗招展,秧歌翩缱,队中亮点:四位身着花红柳绿戏装的老太太,在队伍行进中,不断扭动身躯,舞动身段,挥动手中大烟袋,走出个8字花,跳出个欢快样,随鼓翩缱舞,闹个舒心怀。随着老太太们欢快的舞动,是人们热情的鼓掌、叫好声。几十个七、八岁的小学生组成的腰鼓方阵来到了,轻快的舞步,欢快的鼓点,整齐的步调,振奋的节拍,使人击节,令人称赞。

欢庆的队伍欢快行进,宣化大街已是水泄不通了,十里长街到处是欢乐得人群。随着欢快的表演,是人们的更热烈的鼓掌声和喝彩声。随着亮点不时出现,人群沸腾地欢呼不断发出。各表演队都在尽力拿出自己的绝活,展示自己的风采。

各乡镇的表演代表队上来了,极为精彩的是:轵城镇西轵实验小学队伍,三百面小型盘鼓,六十面小型镲钹,皆有九、十岁的小女孩、小男孩扛起擂响,甩臂击声。近四百人的方阵 ,服装一统:女孩头戴扎巾,腰系短裙;男孩头戴缨帽,身扎软靠;一律肩帔红巾、足登快靴,红中有黑,黑中带白。行进住足,煞是整齐;动静相持,端得分明。令旗一挥,鼓钹齐动,六十付镲钹相撞,铜音共鸣,三百面战鼓同擂,彻响大地。这是整个正月十五欢庆表演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随行队伍近一公里就是为了再听那震耳欲聋的鼓钹声,再看这整齐划一的鼓阵型。孩子们的表演确实叫人振奋。与这些孩子们稚嫩表演相比,成人们的表现更显得成熟、雄壮。

坡头镇的几十人威风锣鼓队边敲边舞上来了,几十面大鼓,十几对大钹,敲得起劲,舞的兴起,敲动震天鼓,舞响惊地钹,欢快的鼓点,敲出了豪迈,狂动的舞步,舞出了真情,威风锣鼓敲出了亿万农民的威风。

梨林镇的舞龙、舞狮队上来了,一条巨型青龙,十几名青壮小伙舞动,龙头启动,龙尾紧随,闪转腾挪,钻身翻腰,盘转回旋,甚是好看。四只雄狮带四只小狮翻腾而至,大狮摇头晃脑,小狮匍匐动尾,龙珠腾空,群狮追逐,滚翻上台,探爪下海,跃上高梯,展现出一副春联:欢腾祥和,龙马精神。

整个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下午的四时许,时间长达八个小时。真没有想到在这个小城里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会如此热闹,浓烈的节日气氛,使人仿佛回到了童年,又找回了一丝孩提时代的记忆。据同事说此处的正月十五欢庆活动还不是最热闹的,最热闹地方要数豫东地区。但愿能有机会再到豫东一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