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桨听蝉声雨,浮屠映晚晴。

 笑熬浆糊糊 2013-07-01

 

一只温润如玉的璧,美到你不知道该从哪个角度去欣赏。或许你看到了它上下左右无暇,却忘记了透过光,或许你在温暖或冷艳的灯光下看到了它的内心,却忘了穿过时间。西湖,就是这世间独享天地的一颗璧。早轻信了人家“九寨归来不看水”的赞誉,靠近西湖后,才明白《老子 道德经》里那句“上善若水”的智慧,才明白《孙子 虚实》里那句“水无常形”的胸怀。

对于西湖环湖行,有的朋友回味,有的朋友神往,我调整了前一日的疲累,选一个最舒服的角度,将这一整天都献给西湖,去寻求属于我的内心的平静,或是是夏日风雨微澜。我住的酒店离柳岸闻莺入口步行只需要五分钟,既是西湖十景之一,那就是理所当然的起点。

周末已过,假日未来,也有气温的缘故,上午的公园里游人寥寥,我端上相机,漫步向水边。柳浪闻莺前身已是南宋御花园,虽以柳题名,但公园内的古木品种繁多,楠木雪松、海棠月季,以小园林的景致生长,并不杂乱突兀,四季景均不同。当然最为人所乐道的,依然是靠湖一侧风垂轻摆的杨柳树。从入口沿一个方向直行,行过流水小桥,总共大约六七分钟,就到了湖边。此时杨柳正绿,黄莺嬉闹,真如赵子直的词唱得一般:空外笙箫,云间笑语。才第一瞥西湖,已自觉入了蓬莱。可惜照片不带声音,但看这石狮子在这歌舞升平的枝桠绿地中笑得龇牙咧嘴,怕是特别明白这柳浪闻莺的醉人之处了吧。

在湖边突然纠结步行方向了,在地图上大概测了一下,环湖一圈大概是十二公里路程,向左向右忘了考虑,只好丢了一个硬币,决定了逆时针环湖行,完成徒步后才发现特别幸运,那硬币做了一个十分正确的决定。

一路向北十分钟,西湖在左手一侧如卷轴般展开,雷峰塔藏身山林间探出身段,俯仰山河,西子湖碧波万顷,微风拂面,心内开始放松。路遇游船码头,码头边功德坊矗立,钱王祠坐于东南,面朝西湖。钱王,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册封的吴越王钱鏐的祠堂。同时供奉了三世五王,基本均为复建的建筑,但也留存有北宋年间的遗迹,历至今时,也已九百四十多年。在祠堂内随意穿梭,开始渐渐领略西湖厚重历史气息的一面。

出祠继续向北,靠水而行。涌金楼和问水亭分立半岛两侧。涌金楼仍为仿古建,如今已是饭店,但仍大有来头,北宋时期翰林学士领受庆宴均设于此,几经朝代更替,民国时期为辛亥革命元老的的宅院,而今改为茶室,三层顶上赏西湖美景,把玩精致园林,饶有雅兴。问水亭则略显低调,湖岸自立,也有美诗“灯外兼星外,沙边更槛边”,让人不自禁要在亭内一坐,多品味些时间。

行至西湖东北角,横穿一二三六公园,徒步旅程已接近两小时,休息时身边的花圃里窜来一只松鼠,也不怕人,就自在的翻找东西吃,任旁人随拍。目力所及处,断桥已然东立于白堤之上,近在眼前。可惜炎炎夏日,不得残雪,也只有在导游们绘声绘色的描述之中,去猜想那冰雪初融,桥头仍藏在雪中似断非断的画面。

千米白堤,把西湖分为外湖和北里湖,绿杨阴里白沙堤就是指的此地。白堤自云水光中起,过断桥锦带,均是湖中漫步。走在白堤上,湖两侧的水全然不同,外湖烟波浩淼,好似正值二八芳龄活泼年岁,北里湖则平静许多,宛如豆蔻年华待字闺中的芳华。由北向南,左手一侧垂钓爱好者一字排开,都是一人操控着两三根吊竿,右手桨声灯影,帆船漂浮,各自不同,又相映成趣,行至终点,便是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

孤山是西湖中的的风景胜地,东南一隅,是平湖秋月。再向西南上山,中山公园内,藏身杭州“三西”中的西泠印社,除此之外,浙江省博物馆,文澜阁,六一泉,秋瑾墓,楼外楼,各领时代风骚。

盘孤山而下,接连百十步路程,接上苏堤,远望曲院风荷,微微有些遗憾,正是六月中,荷花基本未开,只剩“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象,偶尔藏着一朵,也并不成气候。春晓时分也已过去,大多数花木花期已过,只留六座单孔石桥,依稀可辨春日美景痕迹。站在桥上,向西望双峰插云,岚翠可挹。向东雷峰塔悄然而近,让人不自觉加快脚步,想上塔一览胜境。

一路走一路歇,不知觉三公里长的苏堤也已经接近末端,原定在花港观鱼外的味庄吃饭,但走路忘了时间点,又只好回到花港观鱼公园。还未到林徽因纪念碑,突然天就阴沉下来,是山雨欲来的表征,闷热不同以往。没带伞,只好就近躲进蒋庄,和一群游客凭栏而坐,等暴雨降临。春雨如酒柳如烟,这是小时候关于西湖雨的记忆,可自己处在西湖雨中,才知道这雨的美。雨丝在湖面上点起万般涟漪,如一道水帘遮蔽远山,一整天的闷热突然就化为呼啸而过的风,夹着雨丝拂过脸颊,吹皱四池水,吹凉一颗心。我就这么靠在立柱上发呆,等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的雨,逐渐放空。

约莫等待了半个小时,风住雨歇,雨后的空气充满清晰感,之前的闷热一扫而空。继续走完苏堤,取道向东,继续登顶“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的雷峰塔。雷峰塔曾是砖塔,又名皇妃塔。历时900多年,不堪战争折磨,岁月摧残,在1924年终究倒掉,只剩塔基。如今塔基的部分作为登塔的一个展示厅,高两层,以巨型玻璃隔开那段千年历史。

乘电梯登上观光层,意外被塔上观湖的感觉迷住,面北三潭印月如绸缎上一颗明珠缀于其上,刚下过雨的天空通透度奇高,云被拉出广阔绚丽的畸变,让人爽朗开阔。凭栏绕行,南临南屏玉皇二山,看慧日峰耸秀,苍翠怪石玲珑。山下净慈寺,拟在脑中送别一次林子方,却清晰听见南屏钟声由远及近,直击至心。此时金乌似有西斜之意,表露出一点夕照之美。感谢自由自在的美好,我临时决定在塔上等夕阳晚照。可天公不作美,等了快两个小时,等来一大块云和一片阴凉。

于是下塔走向长桥。本来心存遗憾,怕是拍不到传说中雷峰夕照的绝世美景了,但走过长桥一片树林,夕阳竟然从一片树林后探出头来,逐渐发出温暖柔和的橙色光,把湖面染成锦缎的金黄。这是夕照开始的节奏。行走在桥上,无数的行人开始驻足,手机,相机,脚架,自拍的人布满桥面。我也毫不吝惜自己的快门,想将这美景从头到尾记录下来。

时间终究短暂,夜幕在光的收敛中开始侵吞天地。一日环湖行已接近末尾,再往前几步,又至柳浪闻莺公园,本想坐夜船去三潭印月,却无奈发现几乎全部船家都已经摇橹回家,只好悻悻然走回酒店,整理图片,计划着明日拜谒净慈寺内,再乘船去湖心。

西湖环湖一日步行,我自认这条线趋于完美,不疾不徐。运气好到无以复加,入口,方向,雨后,等拍,每一步都恰到好处,让我独享这流芳百世的华美。如前所说,苏堤春晓是春天的西湖,柳浪闻莺是夏天的西湖,平湖秋月是秋天的西湖,断桥残雪是冬天的西湖。看来西湖以后是免不了还得来几次,不然拍不到这四时风光,连相机也会不高兴吧。

依然挑一些小品图,放于最末。

年岁

渡舟

羡鱼

浮生

半妆

自在

休息时我听达达乐队的《南方》,羽泉《我的青春我的城》,我发现环湖行时还是适合听一些京味浓一点的歌曲,不然真的会醉死在这江南的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