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篇-清明节的那些传说

 求佛如求己 2013-07-0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吟咏着杜牧的诗歌一路走来,你会发现清明时节,嫩嫩的青草、细细的雨滴,再加上牛背上的牧童,简直是古代的一幅水墨画卷。

       我给学生讲,事实上,清明节并不富有诗意,而是有一个很值得回味的故事在里面:
相传春秋时期晋献公崇信小三骊姬,打压自己的大儿子申生。结果申生被小三陷害,二儿子重耳为了避祸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苦尽甘来,自然忘不了以前的穷哥们,于是开始对参与流亡政府的人进行封赏,可惜唯独没有介子推的。这时候介子推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介子推这首诗就是讲的逃难途中自己割肉给重耳吃的经历。

       后来晋文公听到了这首诗,于是大为感慨,就请人让介子推接受封赏。哪知道介子推的老婆不愿意让自己丈夫前去接受封赏,他认为男人有钱就变坏,万一自己丈夫有权有势,一旦变心不要自己该怎么办?于是便处处对自己的丈夫进行提防。“丈夫丈夫,一丈之内才是夫”,这是介子推老婆的座右铭,十几年过去了,自己的丈夫跟随重耳好不容易九死一生的活了过来,如今怎能够轻易让他走。介子推一进家门,他老婆马上就用红锦九股索“唰”的一下锁住了他的脖子,跟拴驴一样拴在家里的柱子上,再不让他出去鬼混。介子推的家安在绵山,后来,重耳派人到山里找了好几次都找不到介子推家。重耳心里焦急,有个缺德鬼便出主意,说介子推不出来,只要一放火,他不就出来了吗?于是重耳下令在在绵山放火,企图逼他出来,不料当天介子推的老婆拴他时打了个死结,这“红棉九股索”拴的还真牢靠,怎么弄都弄不开,一看大火烧过来了介夫人慌了手脚,结果两个人一起被烧死了。重耳一看满山都是大火,丝毫也不见介子推的足迹,就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于是就命人上去搜山,最后发现了两具烧焦的骨灰,并且有介子推的两句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重耳痛心疾首,为了表明自己没有忘记介子推的深情厚谊,就下令在这一天拒绝烧熟的食物。为了让全国人民都学习介子推的先进事迹,晋文公又下令将火烧介子推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在这一天所有人都不得烧火。新节日设立的第二年,晋文公在这一天率领大臣们登山祭奠介子推,大家惊讶的发现那棵被烧焦的老柳树竟死而复活,于是晋文公便给老柳树赐了个名叫作“清明柳”,并且又增设了个节日,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可见古时的寒食节和清明节并不在同一天,但是因为当时的寒气过重,老百姓的日子在这几天并不好过。东汉末年曹操攻打并州,刺史高干投降,因为并州一带的老百姓生活很痛苦,于是就下令在这几天里把清明节和寒食节合在一天过。想起后人的那首清明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后来清明渐渐成了缅怀先烈、祭奠死去祖先的日子,再后来因为春意盎然,也逐渐成了踏青旅游放风筝休闲的日子。
(转)(2013.4.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