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清明节,其实只是沾了这个节日的光

 snwqk1 2017-04-03

唐代中叶著名诗人卢象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寒食》诗: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

诗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节日——寒食节的来历。那么,诗歌中的“子推”是谁?他又为何会在山中被烧死?他的死又为何促成“寒食节”这一特殊节日的形成?寒食节与清明节又有何关系?

故事要从诗人卢象创作《寒食》诗1300年前说起。

历史上的清明节,其实只是沾了这个节日的光 (一代先贤介子推)

忠心不二,子推割股救主

公元前655年,春秋时期的北方霸主晋国遭逢大变,昏庸的晋献公听信宠妃骊姬的挑拨,不但逼死了太子申生,而且开始迫害另外两位王子——夷吾与重耳。公子重耳流亡各国19年,最终成功逆袭,返回晋国即位,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在最初跟随重耳流亡的几位家臣当中,有一个人叫介推。后世也有叫他“介子推”或“介之推”的,但是,这里的“子”与“之”都属于敬辞性质,“介”是姓,“推”是名。

介推这个人平时沉默寡言,既没有赵衰的智计百出,也没有狐偃的能言善辩,更没有胥臣的英勇善战,在重耳的流亡团队中属于“打酱油”式的边缘化人物,很少引起重耳的注意。

根据《韩诗外传》记载,介推在重耳流亡的19年间,仅有过一次露脸的机会。当时,重耳刚刚从晋国出逃,在逃往卫国的途中,掌管干粮的随从觉得跟随重耳毫无希望,便偷偷潜逃了,临走还把众人的食物全都偷走了。

这一下,重耳君臣陷入了绝境当中。做臣子的还可以以野菜充饥,但是贵为公子又才刚刚开始流亡的重耳显然还没有适应颠沛流离的生活,对下属们献上的野菜难以下咽。眼看着自己的主公饿得头晕眼花,众谋臣一筹莫展,只有介推提出到路旁的山沟中去寻点野味来给重耳充饥。

可是,路边的山沟内哪有什么野味。介推不过是借此替重耳宽心。实际上,介推在走远之后,先找寻到一些野菜,再偷偷用刀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了一锅肉菜汤供重耳食用。

历史上的清明节,其实只是沾了这个节日的光

(介子推割股救君)

等到重耳吃饱喝足,发现介推走路一瘸一拐,才知道介推为了不让他饿死,竟然割肉给自己吃。感动之余,重耳对天发誓,如果有朝一日能够重回晋国,一定不会忘记介推的救命之恩和忠义之情。

不受恩赏,避嫌躲入深山

重耳在卫国、齐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流亡了整整19年,才得以回到晋国即位,史称晋文公。

为了感激那些在危难时刻跟随自己的义士,重耳在即位之初就大封功臣,赵衰、狐偃、胥臣等人都做了卿相;其他的跟随者也多有封赏,不是高官厚禄,就是土地财帛,闹了个皆大欢喜。

也许是在这19年中太过默默无闻,在流亡之初曾经“割肉救主”的介推,由于没有主动申报自己的功绩,结果阴差阳错地没有得到任何封赏。根据《左传》记载: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历史上的清明节,其实只是沾了这个节日的光 (重耳即位后史称晋文公)

就在同行的小伙伴们以为介推一定会大闹一番之际,没想到介推居然带着自己的老母亲,离开了国都,躲到了现在山西境内的绵山隐居起来。

当时,与介推一样,也有一些曾经跟随重耳流亡的人没有得到封赏,他们就纷纷闹上朝堂,指望谋个一官半职,而心地仁善的晋文公也一一予以满足。反倒是立有大功的介推,不吵不闹,与自己的老母亲一起安心于清贫的生活。

在介推看来,重耳能够回国即位,自己的心愿已足,至于谋求封赏,那不是贤者应该有的境界。为了表明自己的心迹,介推写了一首长歌:

“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

介推有一个好朋友,名叫解张。他看到介推和他的母亲生活清苦,就替介推打抱不平,写了一封讽刺重耳的信,放到了晋国都城的门口。

重耳读到这封信后,立即意识到自己没有遵守当初的誓言,追悔莫及,派人多次找到介推,要对其进行封赏,但都被介推回绝了。

历史上的清明节,其实只是沾了这个节日的光

(介子推带着母亲隐居深山)

火焚身死,留下千古佳节

根据《左传》的记载,介推与其母亲曾经有过一段对话,介推向母亲表明了自己甘于贫穷,不愿意主动伸手要官的决心,并得到了母亲的支持,最终母子二人隐居至死。后来,晋文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把绵山改为介山,作为介推的封地,为介推建立祠堂。

相比于《左传》的语焉不详,民间传说则要精彩纷呈得多。在民间流传的说法是,介推带着老母亲隐居绵山之后,晋文公不断派人搜山寻访,一定要把自己的恩人找到。然而,茫茫数百里绵山,要找到避而不见的介推又谈何容易。

晋文公身边有些大臣嫉妒介推的高风亮节,介推的存在就如同一面镜子,将他们对利禄的贪婪衬托得无所遁形。于是,就有人给晋文公出了一个馊主意:放火烧山。

他们告诉晋文公,介推是一个有名的孝子,不如派人将绵山团团围住,三面防火,一面留生,介推为了救母亲,必定从没有着火的地方下山,如此一来就不愁找不到介推。也许是太想证明自己的真诚,英明果决的晋文公竟然听信了这个荒诞的主意,真的就下令火焚绵山。

山火一起,岂能尽如人意控制,山风呼啸之下,整座绵山烈焰熊熊,山脚下的晋文公是懊悔不已。但由于火势太大,直到三天之后才渐渐平息。晋文公立即派人上山搜寻介推的下落,结果在一株已经被烧焦的大柳树旁,找到介推母子的尸体。

历史上的清明节,其实只是沾了这个节日的光 (介子推与母亲被烧死于绵山之上)

晋文公顿时放声痛哭,本想报答自己的恩人,却没成想反而导致恩人命丧火场。于是,晋文公命人收敛介推母子的遗体,并带回一段烧焦的木头,做成木屐,每天穿用,提示自己不要忘记介推的恩情,一定要光大晋国。

有时,晋文公看到脚上的木屐睹物思人,不由得悲从中来,会哭着说:“悲哉足下。”因此,“足下”一词也就成为了与他人交往时的一句敬辞。

时过境迁,寒食清明易位

为了纪念被烧死介推,晋文公下令每年到了介推被烧死的日子,晋国上下全都不允许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这便是寒食节的最初来历。

而根据传说,当晋文公第二年重返绵山祭奠介推的时候,发现前一年与介推母子一起被烧死的大柳树居然长出了新芽,于是,晋文公下令封这株柳树为“清明柳”,而寒食节之后的一天或二天就成为了“清明节”。

在宋朝之前,寒食节与清明节相比,是“主节日”,清明节是因寒食节而起,属于附属性的节日。唐代进士王冷然在他的《寒食篇》中写道:

“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

这充分说明了最迟在唐朝的时候,寒食节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超过了重阳和祭腊这两个民俗节日。

历史上的清明节,其实只是沾了这个节日的光

(寒食节是汉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

根据《唐会要》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玄宗皇帝亲自下诏书规定:“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寒食节正是成为了中国的法定假日,后来假期又陆续延长至五天、七天。到了北宋时期,寒食节也依然和冬至、元旦一起成为可以享受七天长假的头等节日。

寒食节地位发生显著变化是从南宋时期开始的。由于宋人南迁,为了不忘恢复故土,士人们便通过为先人扫墓来表达寄托哀思、继承遗志的目的。寒食节禁火食冷的习俗越来越被淡忘,而清明节祭祖扫墓的实用功能则更加突出。

到了元代,扫墓更是成为了汉人传承自身文化基因的一项重要集体性活动,因此,清明节的地位更加突出,而寒食的传统日渐衰微。到了明代之后,清明节的光辉已经彻底将寒食节掩盖,以至于时至今日,大多数人只记得清明节,却忘记了还有一个寒食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