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历史故事千古流传,人们津津乐道,但充满常识错误最不靠谱

 轻风无意 2019-03-29

寒食节源于周代以来的“禁火”制度,寒食节这天官员敲着木铎提醒人们不许烧火,只能吃寒食节前备好的食物。寒食节还有郊游、扫墓等活动。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与介子推和晋文公的故事有直接关系,但这个故事充满常识错误,最不靠谱。

这个历史故事千古流传,人们津津乐道,但充满常识错误最不靠谱

晋文公,名重耳,是继齐桓公之后第二位春秋霸主,开创晋国霸业持续150多年。重耳早年因“骊姬之乱”,逃往19年,流浪过8个国家。直到公元前636年重耳才在秦穆公派兵护送下,杀掉晋怀公即位为晋文公。

重耳在流亡中备尝艰辛。一次,中途绝粮,重耳因饥饿而昏厥,见此,介子推将大腿上的肉割下,熬成汤救活了奄奄一息的重耳,重耳感激涕零,声称一日为君王,定会重用介子推。可重耳归国为晋文公后,赏赐跟从他逃亡的人,介子推不谈爵禄,爵禄也没有轮到他。

有人贴出小字报,赋诗为介子推鸣不平,大意是随从晋文公流亡的贤士五人中,惟有“割股奉君”的介子推没被封赏,这不公平啊!

介子推说:“献公的儿子九人,只有国君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是谁?这实在是上天安排的,而那几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荒谬吗?偷窃别人的财物,尚且叫做盗,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在下之人把罪恶当成正义,在上之人对欺诈加以赏赐,上下相互欺骗,很难和他们相处了。”

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爵禄?就这样死了,怨谁呢?”

介子推回答说:“明知错误而效仿,错误就更大了。况且我口出怨言,不能吃国君的俸禄。”

他的母亲说:“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

介子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装饰。身体将要隐藏了,哪里还要用言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为了显露自己了。”

他的母亲说:“你能这样做吗?我和你一块儿隐居。”于是隐居到死。

晋文公派人到处寻找他没有找到,就以绵山作为介子推的封地,说:“以此铭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后来元剧《火烧介子推》使这个故事借助戏剧的载体迅速流传,并演变为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老百姓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这个历史故事千古流传,人们津津乐道,但充满常识错误最不靠谱

重耳没有封赏“割股奉君”的介子推,是重耳患了健忘症吗?非也!晋文公在分封群臣之时,绝对不会忘记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流亡成员,更何况介子推还曾“割股奉君”,令重耳感动得涕泪横流。设想一下,假如你在逃荒途中饿昏倒地,有人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熬成汤喂你,救了你一命,你会忘记他吗?就算介子推的功劳不及其他四位贤士,甚至公认的贤士中,根本没有介子推的名字,但他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总该有所封赏吧,姑且不论爵禄大小。

介子推没被封赏,说了许多不负责任的话,比如,窃取功劳呀,上下欺骗呀,其实,重耳所封赏者皆为有功之臣、有为之士。郑国大夫叔詹劝谏郑文公礼遇流亡至郑国的重耳,说晋公子有德有天助,狐偃、贾佗、赵衰这三个人的才干足以居他人之上,却一直跟随着他过着艰苦的流亡生活。楚成王亦言:“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如果不是这样,重耳何以成为晋文公,晋文公何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由此看来,晋文公不封“割股奉君”的介子推,绝不是晋文公“健忘”那么简单。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曹操根据介子推在当时的表现,就曾说:“夫子推,晋之下士,无高世之德。”清代著名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李渔认为,大凡做出的事情超越常情常理,必定不是顺乎本心,而是希望通过“奇能异行”,获得日后的“非常之报”。重耳该如何对待介子推呢?不经过地狱,他无法辨别谁是天使谁是魔鬼,他只知道齐桓公不听管仲劝告而任用杀子适君、自宫适君、背亲适君的易牙、开方、竖刁造成的悲惨结局,他忠于自己内心的感受,拒绝姑息养奸,以防他日肘腋生变,重蹈齐桓公晚年的覆辙。强大的心理暗示,加之重耳在漫长的流亡生涯中,介子推并未导之以仁义、辅之以计谋、卫之以勇力,又不合群,性格偏激,使重耳无法从内心里接纳介子推。可介子推毕竟有恩于重耳,也很难说他就一定会是将来的易牙、开方、竖刁,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封赏介子推,又会让天下人寒心。封还是不封,赏还是不赏,封赏多少为宜?重耳的内心很纠结,在其犹豫之际,介子推嗅到了异味,不想伐善邀功,争爵请禄,于是携母逃往绵山,这应该符合常理。

这个历史故事千古流传,人们津津乐道,但充满常识错误最不靠谱

再说介子推隐居绵山或被烧死在绵山之荒唐。绵山,被晋文公封给介子推,叫介子山也顺理成章。然而,绵山是在公元前569年“魏绛和戎”之后,才纳入晋国版图。此时是晋悼公时期。晋悼公是晋文公的五世孙,就是说晋文公当时不可能将位于灵石口以北的介休“绵山”封给介子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