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子历史教师研修报告

 ccmm99 2013-07-03

  为了更好地转变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发展,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研活动,在挖掘本地的乡土资源、开发教师本身和学生的人力资源及对外交流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案例一: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挖掘乡土资源    

    2010年至今,我科组在县教研员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以“探寻历史文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活动目的有三:1、“以人为本”,促进教师、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课程宗旨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铸造民族精神,为培养未来社会合格的公民做准备。课程形态是开放性的。课程实施的特点是: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现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社会生活。作为一线教师,当今学生的厌学情绪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认为学到的知识没用,不能用书本上的知识来解读身边的社会历史现象。我们自己呢?我们是否具有开放的视眼和心态?我们是否也是“唯书本而书本、唯考试而考试”?我们自身是否在会关注现实生活,关注身边的历史文化现象?我们自己是否是负责任的社会公民?从自身做起,基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社会生活。    2、课程资源开发的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强调统编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种,应全方位地挖掘、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如作为世界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文化重要一环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还有作为课程资源的关键组成部分的教师和学生本身作为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区域的故事:从小渔村到大都市”、“来自家乡的报告”、“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从宗教景观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等诸多统编教材上的内容都可以利用深圳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使教学更生动,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更紧密。 我们的收获与体会:    1、通过类似田野调查方式获取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扩展了教师的课程资源,活动也增强了教师的调研能力和本科组教师的凝聚力。    2、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更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们有理由引导学生以一种或欣赏或敬畏或深思的眼光来探究历史文化,向一种真善美的境地进发。

 

        案例二:加强对外交流,拓展教师视野     

一、温馨、人文化的校园文化及教育的社会大环境给孩子们健康成长提供了土壤。土地有限,寸土寸金,校园一般小而雅致。校园虽小,但每一个空间都被充分利用,随处可见学生的美术作品、学生活动的照片和告示、警句格言、知识窗、启发学生智力的思考方法等,。参观时,感觉学校不是封闭的象牙塔,学校的围墙在无限地延伸,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很多。学校建立的家长教师委员会、和社区、社会团体共同举办的活动、经常带学生校外考察和去听高校开办的讲座等活动都在实践教育的目的:把学生培养成社会的人。这种浓浓的人文关怀和丰富活泼的校园文化跃然我们面前。  

    二、高效、实用、民主的课堂。听“中国历史课。听课教师共同的感受是:课堂流畅而实在,教师以平常心来对待观课,没有公开课的“花架子”;教师没有教案,只有一个粗线条的提纲;多媒体运用得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并不常用;学生活动适中,讨论不太热烈,整节课比较安静,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讨论活动重在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训练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时间尽量高效利用,学生课后作业较少,教师也没太多时间批改。对于学习有障碍的学生会用课后辅导来支援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三点半后就是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同学们陆陆续续来到他们喜爱的场所做他们喜爱的事情,这一刻是他们紧张学习一天身心放松的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