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油之王”和商品时代的终结

 鹤鸣于野2021 2013-07-04
作者:刘建  2013-7-4 0:00:00  来源:原创  浏览:180


  6月26日,嘉能可创始人、全球原油现货贸易机制的建立者——马克·里奇(Marc Rich)在瑞士去世。这一消息并未在市场中引起较大反响,因为已经很少有人还记得这个与洛克菲勒并称为“石油之王”的现代石油市场之父。

  马克·里奇1934年出生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一个贫困的犹太家庭,其原名为马克·瑞奇(Marc Reich),Reich在德语中指德意志帝国,其家境的困窘也与当时陷入困境的魏玛共和国颇有几分相似。然而这一姓氏却并未给马克·瑞奇带来任何好运,1940年,希特勒的军队席卷比利时,身为犹太人的瑞奇一家为避免遭受纳粹迫害,不得不背井离乡,迁往美国卡萨斯州。在那里,瑞奇一家开了一间人造珠宝店,并随后将姓氏改为里奇(Rich),期望能摆脱穷困潦倒和颠沛流离的生活。
  
  
  马克·里奇初试牛刀
  
  
  或许因为改姓,或许因为犹太人天生的精明,马克·里奇从小在经商方面就具有异于常人的敏感与胆识,在学业方面却并无任何兴趣。1952年,里奇在纽约大学仅就读一年就选择了辍学工作,经过了两年历练之后,1954年里奇进入了当时顶级同时也是犹太人创立的全球商品贸易商——菲利普兄弟公司(Philipp Brothers,后称Phibro,曾被所罗门兄弟和花旗收购,2009年被西方石油公司收购)。随后几年,里奇开始展露出惊人的直觉和远见,他并未将目光集中在当时交易活跃的石油和金属上,而是希望通过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汞,来获取更大的收益。
  1952—1953年,美国深陷朝鲜战争泥潭,在当时的军事水平之下,大量炸药需要以汞为原料的雷管作为引信,汞同时还用于生产军用电池。在连续多年的战争中,美国的汞供应已经开始吃紧。进入菲利普兄弟公司之后,里奇认为局势还会进一步紧绷,汞的需求量将继续增长。他开始大量订购汞并设法获得了世界最大的两家公司的产品经销权。随后几年,紧绷的冷战终于激发了多场局部战争:1953苏联派兵镇压东德暴动;1956年爆发苏伊士运河危机,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同年,苏联镇压匈牙利人民运动。同期,美国政府启动了一项重整军备计划,需将美国空军和陆军的汞储备量增加50%以上,随后美国大量购买汞,菲利普兄弟公司也因此获得了巨大收益。
  随后10多年,里奇开始尝试接触革命后的古巴以及种族隔离期间的南非——这些被主流西方国家制裁或敌视的国家,并绕开美国制裁与之进行交易。虽然结果颇不错,但始终都只能算是“小打小闹”。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全球原油市场秩序开始转变,里奇终于迎来了人生的巨大转折,他也开始从“商品小子”一跃成为“石油之王”。
  
  
  全球市场秩序的变局和现货市场的建立
  
  
  原油作为目前全球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大宗商品,虽然发现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但由于提炼技术的匮乏,一直都只作为药物、装饰物和战争燃料使用。真正工业化开采始于18世纪中叶,而真正大规模推广出现于20世纪初汽油机技术的革新和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正是由于原油是大宗商品中应用最晚的品种,因而其与经济以及人口的自然分布严重不匹配。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占全球70%消费量的前十大工业国,其原油储量占比不足10%,但由于原油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以及国防军事等各个领域,又决定了其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因而,从一开始,原油就注定与政治、军事和外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二战”之前,作为石油工业的先导者,美国在国内原油开采已经接近于峰值时,就开始了大规模对外扩张,同期,英国作为拥有最大殖民地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石油资源的攫取上也毫不示弱。1911年,标准石油被拆分成34家公司,随后的10年内,其中的新泽西、纽约和加州标准石油再度快速发展壮大,同期,两家发迹于德州大油田的公司——德士古和海湾石油,以及另外拥有英国政府背景的英波石油公司和英荷壳牌公司先后成立,这七家公司很快在全球原油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成立之初,七家公司在欧美市场大打价格战,在上世纪20年代末开始的美国大萧条时期受到了巨大创伤。1928年,壳牌、BP、新泽西三家石油公司达成了瓜分世界石油市场的“阿克纳卡里协定”,并且就世界市场的原油价格商定了一个“法则”——以美国德州海湾出口原油的价格加运费为基准。这个价格保证了所有石油公司都能够有利可图,避免了油价的进一步下滑。随后,其他四家公司都参加了这一协议,“石油七姐妹”就此形成。
  “二战”之后,英美加大了对中东地区的控制力度,以伊朗和沙特为中心,把持了中东的原油生产,“石油七姐妹”通过设立多达50家的合资公司,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利益共同体。在随后的20多年时间内,“石油七姐妹”垄断了全球近七成的上游原油生产,几乎所有国际原油贸易都必须通过这七家公司,仅有极少量的地区内交易能够以市场方式进行贸易。
  在控制了产量的基础上,这七家公司轻易把持了原油的流通和价格,产油国在价格上没有任何话语权,只能被动接受。“石油七姐妹”强迫产油国以固定价格签订长期合同,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它们将价格风险完全规避,最大化获取利润。随后它们还将影响进一步扩大,控制了生产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从油井开采、提炼、运输,再到将石油作为汽油加以出售的加油站。于是,在随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油价仅出现过极少几次波动。而任何下游炼油公司想要获取原油,都必须直接和七家公司中的一家交易,全球基本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现货市场。
  虽然价格的稳定有助于上下游规避风险,但却严重损害了上游产油国的利益,石油公司通过租赁合同获取长期的土地使用权,产出原油的收益只有30%分给产油国。在埃及纳赛尔的“大中东主义”的鼓舞之下,中东民族意识开始逐步觉醒,对“七姐妹”石油殖民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1973年,随着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以沙特和阿联酋为首的产油国集团OPEC在抵制英美支持以色列的同时,开始有步骤地将石油工业国有化。在随后的3年时间里,OPEC国家基本完全收回了石油资产,“石油七姐妹”的垄断局面开始瓦解。
  在这一背景之下,里奇抓住机会,果断介入原油市场,与多个石油生产国签订长期合同,通过他在商品贸易中广泛的人脉,提出了让产油国几乎无法拒绝的条件:更高的价格,不受制约的流向以及相对可选的贸易对象。产油国开始大量通过里奇进行现货贸易。随后更多的贸易公司涌入拥有巨额利润的石油市场,这大大削弱了“石油七姐妹”对市场的控制力,原油市场很快进入了新的阶段,直到目前的金融定价阶段,仍旧是里奇所构建的现货流通机制的延伸。现在,只要愿意,购买者可以在任何时候从任何石油公司或贸易商手中购买石油,现货市场很快进入卖方市场,购买者可以在市场上寻获最便宜的石油。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里奇也从中获取了大量的利润。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油价暴涨近5倍,6美元买进石油可以卖到30美元。然而里奇的付出却没有获取等量的回报,向Phibro索要100万美元奖金被拒绝后,他选择了离开,并随后在瑞士成立了马克·里奇AG公司。摆脱了来自于管理层的制约之后,他在石油市场上更加游刃有余,他的贸易广泛运转于中东、非洲和南美,获取了巨大的成功。
  而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就是美国在中东曾经的忠实盟友以及现在的死敌——伊朗。从1974年开始,里奇的公司通过以物换物方式,用武器和其他货物从伊朗换取了大量原油;1979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同年美伊交恶,伊朗扣押美国大使馆人员作为人质,美国政府禁止公民与伊朗进行贸易往来,但里奇却丝毫不受影响。他不仅将美国的制裁视若无物,更趁着伊朗急需原油出口以换取外汇和资源的当口,加大了与伊朗的原油贸易,而这也很快为他带来了大麻烦。
  
  
  命运的转折
  
  
  近百年来,“黑金”石油一直都与政治拖不了干系,就在里奇的生意如日中天之时,由于缺乏足够的“背景”,麻烦很快也接踵而来。1983年,美国当局指控里奇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伊朗人质危机期间,与伊朗进行非法原油交易以及偷税漏税。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里奇被深挖出更多的“罪恶”,他被指控与古巴、安哥拉以及推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等国家进行原油交易,同时他还与以色列和美国政府之间秘密合作,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里奇还将大量伊朗原油转卖到以色列,这两个势同水火的国家在里奇的积极运作之下,成为了互相反对对方的支持者,这让美国和以色列都极为难堪。
  然而这些控告,里奇并不认可,因为公司属于瑞士,并不需要遵从美国的法律。里奇不仅继续保持着每日的运营,并拒绝接受美国陪审团传唤。瑞士驻美国大使递交了抗议书,声称美国政府的诉讼是对瑞士经济的威胁。随后前苏联也开始公开支持里奇,声称美国是“公开的勒索”,是“企图通过经济制裁来威胁和干涉欧洲国家国际事务的行为”。
  然而美国的高压还是对里奇产生了影响,从上世纪80年代末之后,里奇的生意出现了困局,多笔交易出现了明显的失误。1994年11月,里奇将他所创立的公司悉数出售给了其他的股东,并从公司辞职。新老板们摒弃了这个能够继续诱发负面联想的名字,将其改为嘉能可(Glencore,全球能源和铜资源公司)。这家公司随后在大宗商品市场上翻云覆雨,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同时还保持着高度的神秘感,在公司的网站上只字未提马克·里奇。
  就在里奇逐步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去之时,一件重大事件又再度激起了人们对他的兴趣。2001年在克林顿卸任总统前的最后一天,发布了最后一道总统特赦令,其中就包含马克·里奇。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赦免是由里奇的前妻一手操办的,为了游说各团体,耗费了100万美元。然而此次赦免却事与愿违,不仅损害了克林顿刻意建立的亲民形象,还再度激发了人们对于里奇案情的兴趣,里奇此前10年刻意压低的曝光率等于白费,人们也更热衷于称其为“大魔王”和“叛国者”,掩盖了他作为大宗商品交易领域先驱者所取得的其他成就,同时也掩盖了他致力于犹太人公益事业的作为,这一切使得里奇再也无法返回美国。直至终老,他一直被困在瑞士这个鸟笼中。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里奇弥留时期,大宗商品市场出现了持续暴跌,市场看空声音一浪超过一浪,多家投行都高调宣称大宗商品的“丧钟已经敲响”。同期,嘉能可也因为涉嫌操纵北海原油市场接受调查,股价也从2011年上市的高点下跌了近70%。或许,伴随着里奇的离去,不仅仅是他传奇的一生,更是大宗商品时代的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