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阅读经典当做一种生活方式

 学海长流 2013-07-04

将阅读经典当做一种生活方式

2013/6/29 0:03:33 [稿源:红网] [作者:黄果] [编辑:叶鹏] 红网官方微博 红网新浪官微 红网腾讯官微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起的一项“死活读不下去前10名图书”调查引发热议。在这项3000多名网友参与的调查中,《红楼梦》高居榜首,成为“最难读”之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也尽数在列,此外还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上榜。有专家认为,碎片化的生活使得人们难以静下来读书,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张放昨日则将之归咎于“浮躁越来越盛,文化的体会越来越浅”。(6月28日《天府早报》)
  
  “死活读不下去”可见其实践过程之痛苦。别说那些含混晦涩,各大书市难觅踪影的“大部头”经典著作,就算让现在的人晒一晒每年自己读过几本书,恐怕都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每年读书日,中国人阅读状况堪忧的问题总会成为一个热议话题。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
  
  人均阅读量都如此难以上台面,其中能有多少是经典著作就更是可想而知了。互联网时代,海量的资讯信息呈几何式传播,并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设备呈现,随时随地都能看书,阅读的确是方便了。但与此同时,互联网语境下的阅读必然是碎片化阅读的方式,而传播的资讯信息也以适合广泛传播的浅显易懂的内容为主,这解释了为何经典著作在碎片化阅读时代、浅阅读时代“不受待见”的原因。
  
  此外,碎片化阅读更多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人读书少,而国民普遍浮躁、功利化的阅读风气才是经典少有人问津,一说起经典著作就让人望而却步的根本原因。与“死活读不下去的前10名图书”相对应的是,各大畅销图书的榜单上,无一例外都是成功学、厚黑学等著作的傲视群雄。走进书市、图书馆,《红楼梦》等经典名著要不就是觅而不得,要不就是躺在某个犄角旮旯里布满灰尘、无人问津。对于许多人来说,某本书值不值得读,就看对自己“有用”还是“无用”。而读经典著作,是能帮助升职加薪,还是能帮助屌丝逆袭?显然,既费时间又费脑筋的经典著作,并不在“有用”之书的行列,还不如街市上“速成”的《如来神掌》受青睐。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我们不光要读书,更要读好书。如果非要从价值角度上来分析,阅读经典名著到底有什么用?可用易中天的话来回答,今天我们读经典的原因在于: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这些看似宏大的命题超越了狭隘的世俗成功,让人停下脚步来反思:我是怎样一个人,从哪里来该往哪里去,我们该怎么生活在一起。从个体角度上来说,经典著作能涵养人的气质、品性,告别粗陋、浅薄。对于一个号称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来说,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无疑是那些跨越时代,历久弥新的的名家经典著名。
  
  越是浮躁、焦虑,就越是需要去重读经典。读书本不应停留在“有用”或“无用”的层面上,我们能不能将读书,读经典名著作为像吃饭睡觉一样每天必须的事情,将读经典名著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国家与社会有责任与义务,尽可能去为国民创造一个理想的阅读经典的环境和氛围。
  
  文/黄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