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临证分析

 神医图书馆318 2013-07-06
中医的肺病,大体上有感冒、咳嗽、哮病、喘病、肺胀、肺痈、肺痨等,相当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肺脓疡等。大肠疾病,以便秘最为常见,继而是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

  单纯从这两大疾病类型来看,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但中医治疗,并不单纯以单个脏器而论。藏象学说中某一脏腑的功能,可能包括现代医学中几个脏器的功能;而现代医学中一个脏器的功能可以分散在藏象学说中的几个脏器的功能中,所以,不能把中医藏象学说中脏腑与现代医学中的脏器完全等同起来。

  “表里”是一个纯中医的理论,是辨别病位的外内浅深。表与里是相对的概念,如躯壳与脏腑相对而言,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表,脏属里;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属表,脏腑属里。

  在人体十二经脉和脏腑的相互联系中,肺与大肠这一对组合,肺是脏属阴,大肠是腑属阳,肺为里,大肠为表,一阴一阳,一表一里互相交合,经脉相互络属,联系极为密切。“肺与大肠相表里”一直是中医脏腑相关研究的焦点之一。

  1 理论的形成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最早起源于《灵枢》篇:“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腑”的论述,经过后世医家的不断体会和发展,这个理论至今仍有效指导临床实践。

  肺与大肠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互相影响,是“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基本内涵。

  《素问》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为水之上源”,说的是肺具有主呼吸,通调水道和宣发肃降的功能。“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说的是大肠以通降为主,主要功能就是传导糟粕。“肺与大肠表里同气,肺气化精,滋灌大肠,则肠滑便”,意思是肺的功能良好,则津液得以布散,大肠得以濡润,犹如盈水行舟,大便自然顺利导下。“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肺有病后,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出现腹胀、大便干燥或者腹泻。

  《素问》还说:“大肠之病,亦能上逆而反遗于肺”,意思是说大肠的传导功能异常,也可以影响肺,形成咳嗽、喘。

  2 现代研究佐证

  现代研究表明,从胚胎发育的角度来看,气管的发育来源于肠子的一个皱襞,这种胚胎学的共同来源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肺和大肠是有内在联系的。还有研究称,肠内的气体经过肠壁血液循环吸收再从肺脏排出的量,比从肛门排出的量高20多倍。这两个研究都证明了中医肺与大肠关系的论述是有其科学依据的。

  3 临床证明

  在临床的治疗中,很多病人和医家都受益于此理论,在感冒发热期间,基本都会伴发便秘,宜采用宣上通下的办法,肺气宣通了,腑气才能下行,腑气通了,肺脏才得以安生。所以,宣白承气汤会被频频用到,用的就是釜底抽薪的办法。

  细心的人还会发现,在肺系疾病的治疗药方中,经常能看到杏仁、枳壳一类的药材,奥妙就在于此。

  因此,笔者建议,如果病人感冒选择自行购买成药,可以在选用桑菊感冒片、通宣理肺丸、止咳橘红液等药品的同时,适当少量佐以牛黄解毒一类的药物,在快速退热降温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