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血由于病因的不同,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血液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的不同,同样是便血,大便却呈现不同性状,根据大便的性状也可对便血的原因作出一些粗略的判断。 (1)排便后肛门滴血,血色鲜红,大便时肛门灼痛、啼哭,多见于肛裂、痔疮病儿,肛裂病儿大便干结,出血量少,痔疮出血量多。血色鲜红,出血量不定,血与大便不相混,粘在大便上多为直肠息肉。 (2)大便与血相混合,带有粘液和脓,排便次数多,则为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亦可能是肠息肉继发感染。 (3)大便呈果酱样暗红色,可能为肠套叠;大便呈赤豆汤样,有恶臭,可能是出血坏死性结肠炎。 (4)解黑便或柏油样便则是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出血,多见于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如果出血量多,畅运动快,大便也呈暗红色。出血量少且呈鲜红色,多为下消化道出血,如直肠、结肠出血。 |
|